最近,香港高校的“迎新营(Orientation Camp)”,又冲上热搜了。

迎新营的传统可追溯至美国部分大学的“兄弟会”(Fraternities)或“姐妹会”(Sororities),这些学生组织经常举行活动招募新成员,让新生们获得展现个性、融入团体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网络

不过,部分迎新营的活动规则、游玩内容和赏罚机制往往不受严格限制,由高年级学生自行拟定,在予以学生充分自由度时,也无形中助长了各种极端活动的可能

01

以迎新为名,行不雅之举

比如,去年有香港高校,就出现这样的新闻:

“一名28岁教育大学男生今年暑假已经参加6次迎新营,涉嫌犯下至少四宗性罪行,包括非礼及窥淫。

此前香港大学护理学会迎新营亦怀疑发生非礼事件,一名20岁的港大男生被控两项非礼罪。”

结果:

不过,令人可气的是:20 岁男学生否认非礼、普通袭击两罪,5月6号在粉岭裁判法院获裁定罪名不成立。
“裁判官指相信事主的证供可信,但指事主没目睹触碰者,而同组 3 名男子亦是金色短发,故依赖事主朋友对该人背影的描述,不足以确定该人是被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有线新闻

而在知乎上,就有下列的提问出现:

“如何看待2023年,香港部分大学生‘迎新派对’变‘淫新派对’?”

不过,如果翻查历年香港高校新闻,大家不难发现:

迎新营的丑闻,每隔几年,都会出现

有自称是港科大本科的网友表示:

“13年入学港科大本科的时候,同一年本地生的ocamp就传出了性骚扰丑闻上了当地报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星岛头条

这类出格的的迎新破冰活动,绝大多数发生在香港本地本科生的部分社团迎新里。

其他内地生为主的社团,以及研究生为主的社团,几乎没有这类的活动,主要也是因为内地生对此类活动的忍耐度很低。

那么,究竟为什么,迎新会的这类“低俗行为”,会出现在香港高校呢?

02

网上也有诸多猜测。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文化入侵

“英囯流传过来的的,英联邦不都这样,新加坡不也三天两头出这种迎新的妖娥子,美国兄弟会姐妹会招新不也差不多?”

“香港与国际接轨,社会开放度远超你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明报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权力的展示

“用香港本地生的话来说,迎新营等活动有一种“虾薯文化”,虾薯是英文harsh的语音,意即对人苛刻、刻薄,后来演变成一些“整人游戏”

迎新营里做这些事情,要的就是新生对于老生的服从

大家怎么看呢?评论区欢迎留言

那么,针对这类丑闻,香港高校会否做出调整?

03

香港高校会否做出调整?

其实,这和港校的管理制度有很大关系。

与充满规则及纪律的中学不同,香港高校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当中的上课模式和校园环境、宿舍生活,均是以往大部分学生在中学时未曾经历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HK01

迎新营主要由各校的学生会、社团、舍堂主办,为给予学生更大的自由度,校方的参与很少

不过,这一管理制度将在今年迎来转折点!

行动最快的,当属香港岭南大学

上周四,岭大为学生社团举办迎新活动简介会,宣布最新政策指引,比如说:

新生需亲身出席8月26日的正式报到日,而学生社团举办的新生活动必须于8月31日或之后才展开

这意味着:岭大要确保新生第一手接触的校园相关信息来自学校官方!

第二,“由学生组织举办的迎新活动,不能使用‘迎新营’、‘迎新活动’等字眼,并要事先提交详细计划书,获准后才能以岭大名义举行和宣传;

第三,未成年学生须有家长或监护人书面同意才能参与,亦严厉禁止‘不雅游戏或活动’,

最后,每项活动须委任一名反欺凌及性骚扰大使监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HK01

平等机会委员会也表示:

“期望更多大学推出相应措施,并透过网课、短片等,向活动组织者加强教育。”

除了,也有观点认为:为了杜绝类似丑闻发生,不仅大学要采取行动,港府和教育局也应该介入

不过,也有人认为:

大学已经有相关的指引,不主张政府或教育局介入!

“因为那些学生很多已经是成年人,我觉得社会可以多些讨论,可以令那些迎新营教授自律,其实自律很重要。”

大家怎么看呢?评论区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