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在看香港的电视剧、电影时,有没有留意到剧中大律师和法官,几乎都是身穿黑色长袍,头上还戴着一顶厚厚的白色假发,就像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毒舌律师》剧照 (图源:网络)

这是因为在以前,英国皇室成员和社会最上层的贵族出席公开场合都必须头戴白色假发,身穿华服,以区别于普通平民。而作为律师和法官是属于贵族阶层的,而且英国人认为这种白色假发配上黑袍给人一种庄严、礼仪化的感觉,也是英国司法系统的象征,因此在开庭时都需要佩戴假发。

而香港以前是英国殖民地,长期以来香港司法制度都沿袭英国传统,法官和大律师在开庭时佩戴假发的制度也沿用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往年香港终审法院开庭场景(图源:网络)

不仅如此,在香港的部分成文法例中,还保留着“女王陛下”或“联合王国”及“英属国土”等过时描述。香港的法律制度也一直沿用海洋法系,在一些案件审判时甚至还需要英国法院派遣法官。

这些都是英国殖民统治,思想渗透的一种手段,以此来掌控殖民地的司法。在沦为殖民地150年中,殖民文化可以说深入了香港的每一个角落,哪怕香港已经回归二十多年后,遗留下来的这些错误和陋习依然无法完全拔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由此可见,仍带有“殖民烙印”的香港司法界,“去殖化”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网络)

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从2021年年底开始,香港多支纪律部队全续转用中式步操及敬礼仪式,在2022年7月1日起香港警队全面摒弃英式步操,换成英姿飒爽的中式步操。

别的不说,就连在监狱的囚犯也要开始学习中式步操,日常沟通也开始由过往用英语“yes sir”、“thank you sir”、“sorry sir”等,改用“是的,长官”等广东话口令。这一小步,迈出香港“去殖化”一大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香港警队全面转用中式步操(图源:大公文汇)

而且,香港特区政府一直都有在为“去殖化”做努力。

5月10日,特区政府《2024年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刊宪,香港特区立法会于今天(22日)就该草案进行首读,以对多条条例作出杂项修订,并针对一些不切合香港特区宪制地位的提述在多条条例中作出简单直接的适应化修改,以及废除若干条例中的过时条文或提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今日(22日)在会上表示,律政司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提交《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以综合条例草案的方法,对多条条例有效率地作出修订,且是属于轻微、技术性及无争议的修订,但有助于更新或改善现行的法例,这样可以免去为每一条只涉及少量修订的条文,逐一申请提交法案档期的需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图源:星岛日报)

他续称,自上一条草案在2020年获立法会通过后,政府认为现在有需要再提出,以对不同条例作杂项修订,更借这个机会对一些不切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宪制地位的提述,在多条条例中作出简单、直接的适应化修改,并以综合方式废除若干条例当中过时条文或提述。

他指,条例草案分为15部分,建议修订大致可分为两组,第一是不含法律适应化的修改,即是第2至13及第15部,共处理约20条主体条例及12条附属法例。其次是含有法律适应化的修改,即第14部,共处理约19条主体条例,以及44条附属法例。

根据草案,“女皇陛下政府”、“总督”、“维多利亚”、“立法局”等字眼均会废除,例如《邮政署条例》(第98章),商经局建议废除“英国邮政署署长”的提述,又建议以“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取代“总督会同行政局”;以“特区政府”取代条文中的“官方”(英文文本内的“Crown”)。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