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新旅界”官微,一起感受时代下的消费百态。
朋友们,我很少推荐大家买东西,但这次特殊。
《我的阿勒泰》真的好看,连我这个为了省两块钱配送费换外卖的主,都没忍住充了会员。
为什么这时候才写,担心剧透被揍。
现在内容完结了,网上也有完整的剧情介绍,我只是帮忙推广好内容。
但考虑到还有很多朋友没看过,尽量减少剧透,多少拿出来一些,借着聊聊生活。
说说规格,只有短短8集,但这个是我的感受,不是理性分析。客观来看,这8集没有零七八碎的边角废料,故事线完整清晰,人物刻画丰满圆润,而且细节满屏,甚至需要时不时暂停仔细琢磨。
这些只是表面,最打动人的是思想,是的,一切文化作品,最终目的是表达思想。
引用一位豆瓣网友的话:
“我好像潮湿的腐木,晒到了阳光。好明媚,好治愈,看着好想流泪。”
这句评论写得像短剧一样好,我这根潮湿的老腐木,确实有被晒到。
这就是《我的阿勒泰》的思想,阳光明媚,治愈人心。
01
我刚上高中的时候,所有同学都立志上清华,在第一个学期,大家比着熬夜,大概几个月,我发现自己真的没有那个能力,那些数学题不是我发发狠,就能学明白的。
后来上了个本科,我记得之前有人做过调研,大学生60%以上,都觉得自己毕业后十年内至少年薪百万,历史的车轮又转了一圈。
毕业后的十年,我投机性地参加各种「项目」,希望能搭车获得成功,但十年过去了,自视甚高,一事无成。开始陷入对自我的重新审视。
没想到这个夏天,我看到了《我的阿勒泰》,梦想与现实这个老课题有了新思路。
文秀一心想当作家,但连自己想写什么都不知道。
巴太的职业发展顺畅,前途无量,但面对着家庭的责任,必须去做两难的抉择。
一个是内因,一个是外因,都是梦想与现实的碰撞。
这种碰撞是无时无刻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换过很多工作,但我估计,除了职业诈骗,没有人参加一份工作是为了有一天换掉,最开始都踌躇满志,希望有一番作为。
但一段时间下来,才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文化不正、奇葩的领导、扭曲的管理,又或者人才密度太高,自己配不上人家。
婚姻也是一样,除了骗子,没有人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离婚而结婚,「理想与现实」这个知识点,一遍遍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大家做了一遍又一遍,总被扣分。
分被扣多了,容易自我怀疑,甚至因为从一件事儿全盘否定自己。毕业季找工作屡次碰壁,最后我把工资预期降低到2500(北京),甚至我想的是,只要有人用我就行。
李文秀替母亲张凤侠要账,弄得鸡飞狗跳,但最终意外地成功要回一匹骆驼。李文秀看起来成事不足,但最终成事。
李文秀后来问母亲,自己虽然看起来笨手笨脚,但其实也有点用,对不对?
张凤侠没有回答对或不对,而是说:
“啥叫有用,李文秀,生你下来是为了让你服务别人的?你看看这个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要是没人用,它就这么待着也很好嘛,自由自在的”。
实话讲,让我决定充值的就是这段话。
这种想法我不是没有,但被奋斗、出人头地、人定胜天的鸡汤完全泡透的90后,会觉得这种想法是不思进取,好吃懒做的,是羞耻的。
但听到张凤侠这样说,我与自己和解了。这可能就是远方古老智慧带给人的抚慰,一句顶一万句。
02
我觉得作者可能有强迫症,人物必须对称,就好像巴太与文秀,一个受困于内,一个受困于外,托肯和苏力坦则一个渴望新生活,一个拒绝新生活。
托肯是苏力坦的大儿媳,也是巴太的嫂子。丈夫常年酗酒,最终冻死在路上,作为一个年轻寡妇,在这个充盈着旧观念的村子里,备受约束,她最大的愿望是拥有一个自己的洗衣板,但就这么个小愿望,却一直被家人忽略。
苏力坦是村里知名的猎人,拥护传统,想要在家里维持自己的绝对地位。面对生活环境的变迁,不能打猎、不能养鹰、枪也要没收、村民也不再走仙女湾小路,他茫然无措。
渴望改变与拒绝改变,是另一个生活的知识点,这个知识点的难点在于,如何分辨。
在《五号屠场》大兵的铭牌上刻有一行字,写着:“愿上帝赐予我力量,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勇气,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生活的道理我们听了这么多,但还是过不好,原因就是每一条单独拿出来都对,但没有人能说清使用方法。
在最后的古尔邦节,苏力坦与巴太、儿媳和解,托肯勇敢也迈出了追求幸福的一步。
但又有谁能说清,他们的未来不是进入了新围城,就像我们跳槽进入一家新公司,想以此解决自己职业发展的瓶颈。
托肯的选择,最终能否带来幸福,无人可知,但至少她获得了当下的快乐与救赎。
也许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屋子需要每天打扫,否则就会落满灰尘。
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这个世界就是在改变,你追随与否都无法阻止。
但无论你追随与否,结果都不可控,没有百分之百正确的解法,不过都是接纳自我,顺应当下的本能。
03
再夸一些技法上面的成功。
这部短剧看完就像吃茶油鸡,胃里暖融融,丝毫没有看抗日神剧的那种五味杂陈。
这部剧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鲜明性格,并不会突兀地去做自己性格范围之外的事情。比如巴太和文秀,没有莫名其妙的巧遇,全剧中虽心生情愫,但分寸感十足。
巴太最后为救文秀,射杀踏雪的情节,你说他不爱文秀,他义无反顾射杀了踏雪,你说他爱文秀,第一时间去看踏雪。这种反应,极为真实,毫不突兀。
再放大一些,这部剧也加入了对哈萨克族牧民生活变迁的思考。
村民排队在一个简陋的背景板前拍照,板子上是天安门和长城,可见草原上的年轻人,是多么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现实也如此,牧民逐渐过上城镇生活,教育孩子的目标是重点高中。
里面的人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人想进来牟利。
外来收虫草的商贩,像几只大苍蝇一样盘旋在画面中,竭力压榨利润。
这部剧的真实感,让我一度以为是纪录片,面面俱到,极具细节。
比如文秀第一集回家,被树上掉下来的头骨吓得抱头鼠窜,但这个头骨其实是主人悬挂的爱马头骨,以便每天都能看到。
最后巴太将踏雪的头悬挂到树上,构成一种闭环的宿命感,仿佛再等待下一个文秀的出现。
04
这部剧的主旋律是治愈,治愈是包容一切。
剧里每个人都在诚实地追求自己向往的自由,不为他人妥协。作者没有作价值判断,只记录,留给观众去解读,去刻画自己的哈姆雷特。
希望这个夏天,有更多人被如此明媚的阳光,治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