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后山人,偶作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卜算子·自嘲》为电视剧《天道》主人公丁元英在饭局上的自嘲之作。短短44字,却骂尽了古今酸腐文人。

剧中,女主角芮小丹请丁元英吃饭,另有三个文化人作陪。众人喝酒、聊天,话题从信仰危机、大众文化到人生境界、超脱情怀。聊着聊着,大家开始抱怨挣钱少、社会陷入了诚信危机,人与人缺少公平竞争的机会。这时,其中一人提议饮酒作诗助兴,不擅长舞文弄墨的商人丁元英被故意选中伺以出丑。丁元英虽已酒醉,但他毫不畏惧,慷慨吟诵了《卜算子·自嘲》,众人听闻此诗,皆面露愧色,纷纷告辞。

“认识这个人就像开了一扇窗户,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够让你思考、觉悟”,就像《天道》这部剧最凸显的主旨,《卜算子·自嘲》一以贯之,讲的是同样的两个字:认知。

“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因此,也就缺少了发现上升途径的眼睛。而一个真正站在认知顶峰的人,反倒最是谦卑。他凌于绝顶,览众山小,而不自傲,不自夸,罕售才华。只因知晓山外还有山高,人外更有人强,宇宙苍茫,知道得越多,愈知所知之越少,最终到达佛家所说的境界:“去我执,除偏见,万物通达于心,无量无边。”也即《庄子·齐物论》曰:“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你的认知程度,就是你的人生上限。”

真正阻碍我们进步的,从来不是学识和能力,而是认知上的困顿;真正让我们贫穷的,也从来不是经济的窘迫,而是思维上的懒惰。人这一生,都在为认知买单。

毫无疑问,推倒认知高墙,才能迎来转机。

纵观《天道》里的人物,一个人认知的升级,需要经历三道关卡。

第一关,是良知。“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有德而无才,或许只能称作平庸之辈;有才而无德,则可能沦为败类。缺乏德行作为基石,才能越是卓越,越有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说到底,那些目光短浅、见识有限的人,才会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无法洞悉事物的本质。认识不到自己的不足,就无法真正实现对自己的救赎。

第二关,是见识。“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敢于接触不同的圈层,看清时代发展的趋势,借鉴别人的经验,增加自己的信息量,才能牢牢抓住各种机遇,终至成功。

第三关,则是心性。在个人成就不断提升,达到一定层次之后,他/她各方面的能力、资源以及见识相较于同级别的人必定并无肉眼可见的差距。此时,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往往在于性格和心态等心理特质。拿得起放得下,才能越走越高、越走越远。

“去我执,除偏见,万物通达于心,无量无边。”

我们是幸运的一代人,赶上了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大的跨越发展期,科技进步,物资丰富,万物互联。那么,何不让我们的品行与心性、思维与见识,做到与时代的匹配,从现在开始,放弃“等靠要”的弱势心理,往后余生,做自己的救世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