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一位建档立卡学生,在大学申请助学金的亲身经历(其实就是自己),人情世故是常态。

天津中德助学金这事,让笔者想起来当年的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助学金方面

根据中德学校的规则,助学金标准是50%困难程度+30%选票+20%成绩。

国内不少学校都是这个标准。

笔者当年也是差不多,评选助学金需要准备证明材料,然后平时表现,和班级内投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虽然笔者家里十几年前也是“建档立卡户”,但当时并没有人教这方面的规则,所以也不懂。

就和所有同学一样,写了各种材料,找村里开各种证明。

这中间流程折腾了很久。

整个系每个班申请人都不少,最大原因就是只要你能拿到证明,外加班里人缘好,基本都能上。

因为学校也不会实地考察,都是通过打电话问询,有的学校只要确认材料不是假的,甚至不会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名额确定后,就会开会评选,候选人一个个登台演讲,说白了就是“比惨大会”。

笔者内心是极其排斥这种行为的,那时候的画面直到现在还记得,害……。

不少女生演讲时候哭得稀里哗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结果“比惨大会”,就是硬生生戳破他们最后的自尊,把凄惨的经历拿出来让所有人观摩。

台上的撕心裂肺,台下的人匆匆看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便是自尊心被践踏之后,最后名额的确定依旧不是你能掌控。

笔者入学的前两年拿的是一等,第三年和评选的人杠上了,就是很排斥“比赛大会”,结果公布的时候是二等。

“比惨大会”结束后回寝室路上室友就劝说,不要戾气那么重,问什么就说什么,哭一哭买卖惨。

不过,我内心倒不是很在乎,没有就没有呗,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同学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评选时候落了下风,班里不合群,人缘不好,室友和其都有矛盾。选票怎么可能高。

笔者能选上除了证明,就是在票数上有优势,虽然在班里也是个小透明。

但室友之间很和谐,都会支持,然后就是室友女友女寝的支持。

一个班三十来人,如此就等于已经有了三分之一人员选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是困难的学生也会选上,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证明很容易拿到,然后选票也很容易拿到。

大多和辅导员关系很好,他们拿到助学金的第一件事是请辅导员吃饭。

不过,并他们并不会做的很过分,一般也就三等,高的就是二等,一等毕竟要留给真正的困难户,毕竟一旦查下来,吃不了兜着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奖学金方面

笔者的成绩在系里只能算是中等偏上,大学几年也就英语挂科。

对于奖学金这方面曾经也想着申请过,毕竟是国字开头,还有证书,无奈成绩不是拔尖的。

本身这个名额就非常稀少,一个系也没几个,百十来号人争一个,概率太小。

笔者能怎么想,其他人也是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无形之中就增加了申请难度,即便是你写申请书了,可是学校一看你成绩不行就会自动筛掉。

不过,这也并不代表就是完完全全真实的。

奖学金也是分等级的,顶尖的自然能选上,和导员关系好的,或者一些班干,他们只要申请且成绩不是很差,一般也会有名额,不过名次会低一些。

如果你是班干,成绩又拔尖,关系有门,那这一等奖学金没跑了。

当然,这种人全系都会佩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奖学金的申请条件有学习成绩这条硬性规定,并不像是助学金,主观能动性很大。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为何不去申请奖学金,反而跑去和困难学生争助学金名额。

如果你现在还在大学,你也申请过助学金,你会发现每年的申请人数都在增加,即便是你的室友,第二年也会写一写材料。

没人会和钱过不去。

【辣条著,未经授权搬运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