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二舅”刷屏全网。

二舅的故事,源自b站一位UP主创作的短视频。

视频11分半,以旁白形式回溯了“二舅”苦难却丰饶的一生:

天才少年因误诊成了残疾,成年后自学木匠,凭着手艺走遍天下;

一生未婚,收养了一个女儿,独自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长年帮村民修理各式各样的电器、玩具、劳动工具…

为什么“二舅”能爆火?

这是因为,平凡而又积极的故事,总能引发大家共鸣。

今年4月,又有一位普通老农刷屏全网。

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但可惜的是,这位老农已经看不到了。

老农叫张福青,享年78岁。

摄影师蔡山海,在采风过程中无意间闯入福青的葬礼,满墙文字吸引了他。

墙上的第一行字始于1998年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年间,福青在家中庭院墙上书写了数万字的家居琐事、日常农事、生活心事,让百万网友感动不已。

有人称,这是现实版的《父亲的散文诗》。

也有人想起史铁生的话:“唯有文字能担当此任,宣告生命曾经在场。”

或是一场命运的相逢,寻找张福青的行动就此开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出生于1947年,是山西农村人,大名张敏,小名福青。

儿时读过私塾,算是村子里的文化人。

村里人说他有文化、有头脑、肯吃苦。

50岁那年,还能骑自行车带百十斤辣椒到太原卖,一天打来回。

可勤劳为何不能致富,甚至连家里的老房子都无法翻修?

这源于福青的家庭屡遭变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有过三段婚姻。

第一任妻子,因性格不合离婚;

第二任妻子,生下大儿宏刚后,次年病逝。

43岁那年,福青去了三趟四川,才把金堂县的姑娘杜中秀娶回家。

这一次,彼此总算遇对了人。

两年后,仲秀生下儿子宏英。

仲秀是个好媳妇,对前房儿子视若己出,对公婆更是体贴入微。

“她服侍我父母期间,没有请我两位哥哥嫂子进屋服侍过一下,村民皆知,四个侄媳妇毕为证人。我更高兴。”

这是福清留在墙上的文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这么一个贤内助,这让福青没有后顾之忧。

他每天除了下地劳动,还要养羊,托举着整个家庭。

1998年,福青终于了却多年心愿:开始修建房子。

福青家的老屋建于清咸丰四年,到福青动手翻修的1998年,已经过去了144年。

翻新老宅时,没夯实的地基土被水冲坏了,水泥地也出现了裂缝。

这对福青来说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他希望后代记住。

而房子上的文字,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有的。

“2005年4月23日,福青仅用24天,翻新这房,开支8000元。

住房人应有防火、防水、害虫法,维护好房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起初,福青写字用的是粉笔。

但雨水和阳光很快抹去粉笔的印迹。

后来,他换成毛笔,又被雨水湮开了,索性就给这些毛笔字涂上防水的透明漆。

内容也越来越丰富。

上面记载的,不仅有房子的修建,还有农作物生长。

南墙边有两棵水杏,为了养活它们,福青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杏花,他的记录如同一首诗:

“每年杏花落打药一次,立秋后再打一次毛虫药,果越大越甜。每年剪一次树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闻十公里外的圭峰寺有一株龟背檀,福青邀请好友一同前去。

抵达后,又被寺院中的榆抱槐大树震撼到,回来后他就在墙上记录:

“榆抱槐大树均长高10米多。

问:当代科学家两种树木相抱成大树基因,而且榆抱槐树的头是柏树枝头。奇!”

每年,福青要买一本新版的地图册,在上面描画。

也许是中年时外出走过的路太差,受了太多苦,他格外关注地图上铁路和公路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县城新华书店没上新,福青等不及,托邻居家的孩子在网上买。

新的地图册定价88元,旁边有一行小字标注:

“实付74元4角8分网上订购价。”

要换做其他老农,那可舍不得。

福青是那种宁可顿顿咸菜馒头,省什么都不能省学习和教育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志向,他在墙上如此写道:

“给国家社会办些无穷的有利益的事业,推而至于能为全球谋出幸福那就更好啦!也就达到我平生之志啦!如若不然,虽生犹死,不枉来一世吗?白费国家的米粮吗。还够个知识分子吗!”

有着大志向的他,对两个儿子的要求是“能闯出去一个是一个”。

儿子们不负厚望。

大儿子宏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做生意,小儿子宏英在北京当厨师。

不常归家,但都有着踏实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福青修房子这件事,很多人没法理解。

他不但要修,还要修得好。

没钱了就停工,有钱了就继续修。

2008年左右,年轻人开始离开家乡,前往外地打工。

当时城里买房是新潮流,老家房子也不兴修了,任由它破败长草。

村里老人都说,都没人了,还修着房子干嘛呢?

只有福青,还在做一件事:修建房子。

他花了二十年的时间,把一间房变成五间,建成了一座四合院样式的红砖瓦房,将近500平米。

在西边柴房的木门上,福青写下了房子建造的时间脉络。

他希望儿子们能够把这座房子继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儿子们却不能理解。

大儿子宏刚算过一笔账,父亲建房的花费已足够在鄂尔多斯买套房子。

按照现在的行情,翻个30倍不成问题。

但宏刚是个好儿子,虽不能理解,但也支持。

为成全父亲的心愿,一有闲钱就打回家。

去鄂尔多斯三十多年,如今仍是租房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老一辈的人,一辈子没出过远门。

但福青不一样。

年轻时去过太原做买卖,后来跟着大儿子到鄂尔多斯做超市的营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还带着妻子中秀去过颐和园、故宫和香山。

酒店现代化的装修风格让福青新奇,不断念叨:

“我一个农民能住在这样的环境里,这是感觉很高兴的一件事。”

62岁那年,福青被诊断出冠心病和高血压,身体内植入了一个支架。

同年,中秀被诊断出精神病。

自此,福青很少穿亮色衣服,再没出过远门。

墙上的文字,也变得越来越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心事,他还畅望远方,写下对宇宙大小和自然变化的思考

“宇宙有多大呀?

太阳表面温度6000度,中心1500万度,体积是地球130万倍,重量是地球33万倍。飞机飞到太阳20年才能到。

月亮体积有地球四十八分之一,星星有2000亿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想念在异地安家的儿子时,他在墙上写下:

“长子定居鄂尔多斯,次子打工在北京海淀,两子各奔东西,都相离我俩四百多公里。我们俩在家养病,由两个儿子供生活费,欢度晚年。”

72岁那年,福青有了烦恼:

“务必去进化手机,网上交电费,我72岁不会交。

每年三月份、七月份找村青年人给福青、中秀用手机刷脸,各一次,才能领养老款。”

福青慢慢地变老了。

刚开始是提不动一桶水,后来上台阶也吃力,那些跟农作物和修缮房屋的活,福青只能找别人来帮忙。

“冬下雪及倒烟桶请XX、XX来做,给物或钱。我已74岁,不能做上两事。”

2017年,福青代替儿子帮忙参加了一名同辈老人的出殡葬礼。

回家后,他酝酿一年时间,花4600元买了两副寿材,放在正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一时期,写下对孩子未来的嘱托:

“父逝后,请宏英注重你母亲的思想波动,葬父后可找一位服侍她的人为伴,或送你们的母亲住养老院,然后请一位诚实户住我院东房开商店。

父母活时已得到你们兄弟俩的孝顺已满意,希望你们兄弟俩走在一处,团结为主。育好你们的后代,成为有孝心会团结的一家之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拍一张全家福,是福青一直念叨的事情。

每当他提到这个话题时,大儿子宏刚便会糊弄过去。

宏刚也有宏刚的难处。

当初父亲建房,花了太多钱。

妻子对此一直颇有意见,他哪敢在妻子面前提照全家福的事情。

去年,福青又感到胸闷了。

检查结果并不理想,因年龄过大,医生已经不愿意再为他做搭桥手术了。

回家后,他在墙上写下惦念的事情。

“何时拍全家福?”

“77岁的福青将能去看看(喀什)吗?希望我两个儿子去定居,大展宏图,吸引很多乡亲去共同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青离开很突然。

最初症状像是感冒,说嗓子不舒服,想让村卫生院给他输液。

输了两天液不管用,二侄子和同村的一个村民把他送到繁峙的医院。

被县医院判了死刑后,又匆忙送到省城太原。

大儿子宏刚赶回来时,福青已经说不出话。

几个小时后,便停止了呼吸。

小儿子宏英交通不便,赶回来时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

父亲过世以后,宏刚在父母慢性病卡的卡套里发现了一张纸片:

杜中秀,女,二级精神残疾人

张福青妻:183XXXXXXXX。请吃住者,电话联系我,等接领时必有重谢

看到此处,宏刚心里酸涩难言。

母亲患病后,父亲走到哪里都想把母亲带着,就像是装在口袋里的那种感觉。

他不知父亲是以何种心情写下这些话。

宏英从未想过这一切会发生得这么快。

父子俩最后一次见面停留在正月初八。

宏英离家北上,福青站在家门口目送,穿着深色衣服。

突然想到父亲墙上的文字。

当时的宏英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在墙上写字,写上这墙不就成“斑点虎”了吗?

他记得父亲认真地说:

“你现在感觉有点像,到时候你看这些字,就不会这样想了。”

如今,再看墙上的文字,两个儿子逐渐意识到一件事:

原来这些文字,父亲是写给他们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了十年独立摄影师的蔡山海,拍过人文,也拍过婚礼。

怎么也没想到,最出圈的竟是无心插柳的记录。

他将福青写在墙上的文字发在社交媒体上,不到半点时间,就有上万人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青和他的庭院就这么在网上走红了。

这些文字,宛如一位留守老人的喃喃呓语。

在漫长的岁月流转中,它悄然爬上正门的墙壁,柴房的梁间,最后缠绕在顶门的木叉之上。

留下满墙文字,是为了什么呢?

有人说,福青老人能写,爱写。

也有人推测,两个儿子在外打拼,肯定不会回来居住。

福青不想自己千辛万苦翻修的房子将来被卖掉,在院中写满字,儿子们也就不好卖掉了。

无论是哪种猜测,都有合理之处。

因为大儿子宏刚说,父亲离开后,满墙黑色笔墨被拍成照片的那一刻,他才意识到,自己第一次读懂了父亲。

“他把生平与心事写满了庭院,是想让人看到、记住,现在有很多人看到了。”

生活是有温度的。

对于每一个普通人来说,只要过好每一天,哪怕没能光宗耀祖,也足以告慰生平。

人生的精彩之处,从来不是取决于站得有多高,走得有多远,而是你是否有认真生活。

热爱,是生活最好的底色。

保持热爱,是生命最美的姿态。

感谢相逢,不负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