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 解敏)高温超导带材批量化制备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高压采集终端可拆卸反窃电模组、污染土壤淋洗修复操作法……今天上午,松江工人文化宫里科技“含金量”十足,来自一线的创新成果是2024年上海职工科技节开幕式上当之无愧的“C位”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劳模工匠受聘成为“上海工匠大讲堂” 2024年度特聘讲师。市总工会供图

第35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2023年上海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法优秀成果、2023年上海职工职业技能系列竞赛项目获奖代表被一一请上台,领取了象征着他们智慧和汗水的奖项。在未来的一周时间里,更多有志于创新的职工将有机会在上海职工科技节这一舞台上施展才华、展示成果。

本次职工科技节的主题是“劳模工匠示范引领 激发职工创新活力”。科技节期间,市级层面精彩纷呈,包括:上海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第三场拍卖会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职工科创成果发布交易中心专场活动、工匠秀场、上海市工匠创新工作室开放日、上海工匠大讲堂天天讲等系列活动。

在这些市级层面活动中,职工创新成果分量十足:上海职工创新成果转化第三场拍卖会上,一批具备高价值转化的发明专利项目通过专业筛选和前期服务对接实现交易转化,成交金额达4.75亿元,其中10个合作项目签约金额1.6亿元,46个项目拍卖成交金额3.15亿元;在工匠秀场现场,30名上海工匠、松江工匠、东方时尚工匠等分别结合新质生产力、海派时尚、非遗和名优特产品带来创新成果和绝活展示,令人目不暇接。

开幕式上,全国劳模、大国工匠杨戌雷,市劳动模范、上海工匠、职工优秀创新成果特等奖获得者何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骆静三位“上海师傅”同样带着创新成果而来,他们围绕“创新”主题登上舞台进行了一场思维碰撞。从杨戌雷设计的完全国产化给料分配器实现一年为企业节省1000万元,到何冰依托监控传感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科技手段确保用电安全从99.9999%提升到99.99999%,再到骆静坚持原创,做中国自己的开源、做中国自己的大模型的开发历程,“创新”是他们擦亮“上海师傅”金字招牌的秘诀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说:全国劳模戌雷、市劳动模范何冰、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骆静围绕“创新”主题进行了一场思维碰撞。

台上的讲述令人回味,今年职工科技节期间,更多的劳模工匠将与职工“天天见”,以杨戌雷为代表的“上海师傅”们受聘成为“上海工匠大讲堂”2024年度特聘讲师,他们将通过技能强国、“劳模工匠助企行”的线上平台带来11门课程,帮助职工群众掌握最新科技发展趋势和科技进步动态,了解职工创新做法和经验,推动群众性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助力科学知识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

开幕式上还启动了2024年上海职工职业技能“6+5+X”系列竞赛,涵盖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人工智能训练师、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网约配送员等职业,上海职工职业技能系列竞赛生物医药项目进行科普发布。同时,第三十六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新一年度上海职工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法征集命名活动同步启动,组织动员各级工会和全市职工积极投身“四技”“五小”“两比”等群众性岗位建功创新创造等活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助力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