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友在军中一直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何铁拳”。这个外号足以说明何子友的一双拳脚功夫有多厉害。如果这还不能说明她的厉害,那么她曾经打退过许世友,这样一份战绩绝对能说明她的武功之高!

许世友何许人也?当年在红军队伍当中,可是数一数二的武功高强,为人洒脱又仗义,向来被大家钦佩。凭借着一身出色的少林功夫,在当年的红四方面军中,“许世友”这三个字,那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竟然被一个名叫何子友的女兵,一拳打得退后了好几米远。而这个女兵在军中还有一个外号叫做“何铁拳”。

那到底是多硬的拳头,连许世友都差点招架不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

武当派的传人

1913年的2月,天气还带着冷意,在四川省苍溪县回龙场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一声啼哭,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降临。这个小生命后来被取名为——何子友。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像何子友这种家境贫苦的,更是早早地便承担起替父母分忧解难的担子。自她会走路开始,她就跟着母亲做家务、在田地里干活,身形看着也比同龄人要强壮一些。

同宗族的人,看何子友一家人穷得实在吃不起饭了,就想要帮他们一把。他们发现何子友的身体很是强壮,便想着,将她介绍到 苍溪县城里的“景武拳房”做勤杂工。

何子友的父亲得知此消息后,终于缓了口气。是啊,女儿能补贴家用了,家里的负担也就减轻了一些。可另一边,母亲听了却有些担心:“我的姑娘才10岁,就要叫她去武馆里干活,我怕她吃苦的呀!”

其实,父亲又何尝不心疼把自己的女儿呢?只是一家老小要养活,眼下家里都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

何子友年纪虽小,但却性格豪爽懂事,看到母亲一脸的担忧,她反而笑得轻松:“我当然干得来!娘,您别担心我。”

就这样,带着父亲母亲的担忧和牵挂,何子友来到了武馆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馆长初见何子友时还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来的会是一个男娃娃,哪成想来了一个这么小的女孩呢。

看老馆长一脸迟疑,何子友便主动走上前去,拿起武馆里的扫把就开始干活。看何子友这么勤快,老馆长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能在将何子友留下之后,派给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

其实啊,“景武拳房”是有些来头的。它始建于明朝的洪武23年,到了1923年时已经是有着好几百年历史的老拳房了。虽然中间衰落过,但是后来经过清末年间的两位武举人的再次开馆,自此走向鼎盛。

1923年,何子友来到这里的时候,景武拳房已经是四川省内都排得上号的拳房之一了。这里不仅聚集了原本在清朝一些旧官僚家中,充当护卫和镖师的人,还有一些则是在少林、武当、峨眉等派别当中学过武艺的。

这么多的江湖英雄聚在一起,管理起来的确是个难事。好在自从李德源接手了武艺总教习之后,大家也没有人敢造次了。毕竟李德源算得上是他们这些江湖人当中,武功数一数二高强的。早在这一群人还在达官显贵身边当护院或者闯荡江湖的时候,李德源就已凭借着“排五毒手功法”闻名天下,还获得了“北派圣手李老五”的名号。

能够这样看着一个绝世高手打拳,对于何子友而言也是一种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源有一个女儿名叫李莺莺,和何子友年纪相仿,两个人经常在一起玩耍,偶尔李莺莺出去逛街时,也要告诉母亲拉着何子友一同前往。时间久了,李德源也知道了自己的女儿有了这么一个好朋友。

接触得多了,李德源越来越欣赏何子友身上的朴实。

身为武艺总教习,在江湖上有一定地位的他还慢慢观察到,何子友虽然看起来强壮,但因为她自幼便没有吃过什么有营养的东西,整日吃糠咽菜,所以身体底子并不好。

或许是出于对女儿的喜爱,让李德源“爱屋及乌”地疼惜女儿的好朋友,也或许是看上了何子友身上的品格,总之,李德源主动提出来要将何子友收为义女,并让她拜自己为师!

其实啊,何子友在武馆待这么长时间了,每日看着别人打拳,一招一式的,别提多羡慕了。如今李德源愿意收自己为徒,何子友自然是十分高兴。

从那以后,她每天都跟在李德源的身后,先是练习基本功,后来又学习李德源掌握的各项武艺。直到何子友15岁那年,李德源将“排五毒手功法”教给了她,这才意味着,李德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部都传授给了何子友。

长期以来的勤学苦练加上李德源的倾囊相授,让何子友成为了武当“太和门”第十二代传人。这样的成就,对于10岁那一年的何子友来说,是不敢想象的。她当年只是为了能够吃饱饭,却没想到误打误撞竟成为了武当的传人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