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处获悉,安居在北京房山大石河一处悬崖上的黑鹳夫妇今年又添新丁,三只亚成鸟正在开始试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鹳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喜欢在高树或岩石上筑巢,由于数量稀少,和大熊猫一样,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鹳是我们队员的重点关注对象,队员巡护期间每次都要查看它们的情况。”北京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李理说,有一对黑鹳多年来长期居住在12号(巡护队员对黑鹳巢穴的编号)巢穴处,巢穴所在的悬崖距离水域很近,看起来比较安全,而且方便捕食后喂养幼鸟。“不过今年黑鹳搬家了,原来距离水面有200多米,现在挪了100米,往悬崖上方三四百米处新建了一处巢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黑豹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巡护队员长期关注房山大石河、拒马河等处的黑鹳生活情况,对12号巢穴的黑鹳比较熟悉,发现这对黑鹳在今年搬了新家,今年孵化出了三只幼鸟。

李理分析,去年房山的一场洪水,或许让这对大鸟对自己的住处产生了担忧,比如12号巢穴可能有岩石松动的地方,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它们才会另寻住处。

李理告诉北青报记者,三只幼鸟由于并不缺少食物,身体看起来比较强壮。“有一次,有猛禽到黑鹳的巢穴里面捕食,其中一只黑鹳幼鸟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张开嘴巴准备去啄那只猛禽,这一画面被我们拍摄了下来。”

李理说,作为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巡护队员一般不会干涉动物之间自然发生的捕猎行为,不过,那只猛禽的捕猎并没有成功,三只黑鹳幼鸟安然无恙。

“现在三只幼鸟已经成为亚成鸟,正在试飞,随时都有可能离巢。”李理介绍,目前监测的大石河流域和拒马河流域黑鹳幼鸟都在陆续离巢中,“平谷、密云、怀柔、大兴、延庆、门头沟等区的野生黑鹳大部分来自于大石河及拒马河流域,随着黑鹳在北京地区繁衍的数量越来越多,目前达到100多只,以后我们在野外游玩的时候,会越来越多地见到这种鸟中大熊猫,不过,大家不要猎捕或对它们的巢穴造成干扰。”

摄影/李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王朝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