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靴子终于落地,升级版“减肥神药”何时入华有了准信。

5月21日,礼来中国宣布全球唯一的GIP/GLP-1受体激动剂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诺和诺德带着司美格鲁肽,打响了GLP-1入华的第一枪。

经过两年市场铺垫,在尚未获批减肥适应症的情况下,2023年诺和诺德在大中华地区的每周注射剂销售额实现翻番,达到6.98亿美元。

司美格鲁肽已经很好地向外界讲述了一个,如何用减肥药打开有价值可持续的百亿市场的故事。

如今,占据了GLP-1约90%市场份额的双雄终于聚首。

失去了先发优势的替尔泊肽,作为“升级版”能否在中国市场打破司美格鲁肽的霸主地位,又将创造多少的商业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价格战还行得通吗?

作为全球首款且唯一的GLP-1R/GIPR双靶点激动剂,替尔泊肽曾以低价策略迅速占领海外市场。

在美国,诺和诺德给司美格鲁肽的定价为1349美元,而替尔泊肽售价仅为每月约1060美元,低了接近20%

不仅如此,今年一月礼来还在美国市场推出了数字医疗平台LillyDirect,为肥胖患者在内的群体提供线上支持,且支持送药上门服务。

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替尔泊肽还计划推出一项商业储蓄卡计划,以让那些拥有保险的人能够以25美元的价格购买一个月或三个月的处方药。

即使没有保险的人,也能以550美元/月,即标价50%的价格买到替尔泊肽。

大刀阔斧的商业营销手段使得替尔泊肽上市以来势头极猛。

2024年一季度替尔泊肽的销售额达到5.174亿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3.73亿美元,且今年有望突破10亿美元成为“重磅炸弹药物”。

相较之下,司美格鲁肽今年一季度销售额约为13.6亿美元,低于分析师预期的15亿美元,尽管同比增长约107%,但在财报发布后公司股价却下跌了4%。

因为减肥药作为一种需要长期服用的药物,当医生形成了处方习惯、患者与某种药物实现绑定后,其实很难再发生转变。

不过在中国市场,替尔泊肽的价格战路线还有一道大山,传统仿制药企。

国内首个拥有减肥适应症的GLP-1仿制药,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注射液已于2023年6月获批上市,用于肥胖或超重适应症。

该药物的原研企业为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可以视为该药物的“升级版”。

在阿里京东大药房,华东医药3ml剂量的利拉鲁肽最低每盒售价260.7元,而司美格鲁肽售价高达82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不仅意味着目前选用华东医药利拉鲁肽的费用仅需司美格鲁肽的四分之一,价格敏感型客户已被利拉鲁肽先行占领。

也让替尔泊肽在售价上的操作空间进一步降低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各有所长的GLP-1双雄

抛开营销策略看产品本身,司美格鲁肽与替尔泊肽也各具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二者的头对头临床试验仍在进行中,旨在比较二者在非糖尿病患者中的减肥情况,该试验预计将于2024年底结束。

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可以从目前的临床试验中发现,替尔泊肽比司美格鲁肽更能减轻体重。

在一项为期 72 周的临床试验中,接受最高剂量替尔泊肽(15 毫克)的人平均减掉了近 21% 的起始体重,更重要的是,该组中近60%的参与者体重减轻了20%以上。

而在为期 68 周的临床试验中,接受司美格鲁肽推荐维持剂量(2.4 毫克)的人平均减轻了近 15%,该组中约有50%的参与者体重减轻了15%及以上。

与GLP-1激动剂药物相比,替尔泊肽可以同时激动GLP-1和GIP受体,能更好地控制血糖和体重

此外在依从性上,二者都是注射剂(司美格鲁肽有口服剂,但适应症仅为2型糖尿病,不可用于减重)。

司美格鲁肽每周注射一次,该药物有 5 种不同的剂量强度,起始剂量为0.25毫克,后续每月逐渐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替尔泊肽也是每周注射一次,推荐起始剂量为2.5mg,四周后剂量可以按2.5 mg 的增量增加,成人的推荐维持剂量为5mg,10mg或15mg(最大剂量)。

替尔泊肽关于每日注射一次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有望再次简化治疗过程。

此外,肥胖青少年是减肥药的关键用户群体之一,目前司美格鲁肽已被批准用于12岁以上18岁以下青少年肥胖的治疗,而替尔泊肽目前仅被批准用于成人。

“减肥神药”的故事讲到今天,已经构成了一个自洽的商业闭环。

不管是对于诺和诺德、诺华,还是后来者,在这个产业链上的每一环都在期待着双雄角逐之下的营销策略与产品迭代会为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替尔泊肽本次获批的适应症为成人2型糖尿病,备受期待的减重适应症尚在审评中。

虽然两款药物在国内均未获批减肥适应症,但司美格鲁肽的大量超适应症滥用已普遍存在。

在其正式获批用于减肥后,是否有望依据获批条件杜绝滥用情况,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The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