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苦学位久矣!

近期增城八校共享报名人数公布,今年总报名人数为6724人,比去年多了839人。

其中执信中学增城实验学校参与报名人数有1925人,按资源共享人数为40计算,录取比例高达48.13: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增城区教育局

昨天,小升初民办初中报名也正式开始,竞争也十分激烈。

据统计,去年首批二孩入学,广州迎来小学一年级入学高峰,小学报名人数近26万人,同比增加约4.6万人;2024年广州初中毕业生总数为16.68万人,较2023年15.6万人增加了1万人,增幅高达7%。

广州升学难,优质学位紧张,所以家长们非常有必要搞清楚所在区及目标学校的学位紧张情况。

今天,淘房君整理了今年广州学位预警信息,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01.

中心区预警增多

公办学校班级数量缩减

去年,广州11个市辖区中,就有9个区都已发布学位预警,除花都和越秀。

而今年,这9区,再次相继发布学位预警公告,涉及学校已经有121所,预计存在超2万个学位缺口。

从公办小学招生班数看,越秀、荔湾和海珠这三个区域计划招生班数/人数减少最为明显。

变化最大的是越秀区,今年该区招收351个班,比去年少74个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天河今年有14所公立小学+2所公立中学预警,主要集中在天河北、天河东和天河公园板块。

第一梯队的学校基本团灭,而且与2024年发布招生预警的小学数量相比,2025年招生预警又多了一间小学:前进小学

另外,天府路小学增加一个校区:天府路小学(建业校区),招生计划4个班。

根据招生细则,天河今年将增加2所公办小学1所公办初中,民办学校减少4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海珠公办小学一年级,也可能存在学位供给紧张情况。

此外,民办学校补录规则也有变化。

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但电脑派位录取后仍有空余学位的民办学校,第一次补录应根据电脑派位结果采用顺位补录的方式进行补录,第二次补录由学校自行组织,补录方案报区教育局备案后实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向以学位稳健著称的荔湾去年曝出8所学校预警,同比增加了7所,基本集中在老西关、滘口和花地湾部分板块。

根据最新通告,2024年广州市荔湾区合兴苑小学鸿图苑学校、广州市荔湾区林凤娥小学等学校一年级可能存在学位供给紧张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越秀是中心区唯一的幸运儿,暂没有发出预警,况且牛校一堆,即便摇号也大概率能读上优质公办,连民办也是学校中的战斗机。

不过,今年有一个新变化:育才实验学校面向全区公办小学招收部分直升生

番禺已连续几年发布预警信息,今年比去年还多出3所,共39所的预警指数居全广州之所。

根据最新招生细则,番禺今年的公办小学将增加“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附属番禺小学”,招生计划4个班。

另外,公办初中,增加“广东仲元中学一校区(初中部)”,招生计划8个班。

黄埔还是那些老面孔,比如东荟花园小学、怡园小学、开元、会元都是重灾区,在产业和楼盘飞速兴起的同时,教育配套还未能完全跟上发展步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增城同理,尤其是数十个楼盘、几十万业主的朱村、永宁,对口片区内为数不多的中小学,恐怕今年还是僧多粥少的硬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云区也有26所学校上榜,其中永平有8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2024年招生细则中,白云公办小学增加了“白云广附金悦实验小学”,招生计划5个班;增加白云区云英实验附属小学,招生计划3个班。

而公办初中增加了“颜乐天纪念中学”(复办),招生计划4个班。

值得一提的是,白云2024年一共有20所民办初中招生,招生总班数是172个,与2023年(189个)相比,减少了17个班

而南沙的南沙街、港湾街、黄阁镇部分公办小学起始年级学位也存在供给紧张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预警榜单和招生细则中,可以看出三个信号:

1)过去中心区教育资源丰富、数量多,入读学位稳定的铁则在慢慢弱化

2)今年多区的预警名单中包括中学身影,除了看小学,中学也不能忽视

3)广州市小学招生班数缩减成普遍现象,在11个行政区中,公办和民办小学总计缩减班数最多的达到了77个。

02.

广州年年增加学校

学位为何仍一位难求

实际上,广州一直在重视学位建设,从村小改扩建、办学体制、扶持民办教育等方面,多管齐下,破解学位紧张的难题。

据统计,去年秋季广州一批新学校(校区)接连上新,新建和改扩建投入使用的公办中小学(校区)共49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6.9万个,今年还计划增加基础教育公办学位7万个

既然新学校建得不少,为什么还缺学位呢?

究其原因,也不外乎两点。

首先是,近几年广州人口增速过快,外来人口多不断增加。

广州是一个有着1882.7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平均年龄只有35.4岁

一方面,年轻人生育率高,所以入学适龄儿童增长很快

自2012年,广州户籍新生儿突破10万大关后,往后每年新生儿增量再没跌出过10万+,2017年二孩政策之后更是冲破20万,2018年仍然处于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照6岁上小学这个年龄计算,2023-2024年就是广州适龄儿童“入学潮”,入学人数较前几年差不多增加一倍。

另一方面,人口增速很快,非广户籍占据大多数。七普数据显示,广州1873.41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占比达到45%

日益增多的赴穗打工人,促使其随迁子女就读人数不断递增。

图源:摄图网(已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广州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34.55万人,为广州的学位供给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中提到,到2027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0%以上

别忘了,如今三胎开放,未来,广州学位紧缺、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现象依然会很常见。

其次,优质学位出现明显的结构性稀缺。

随着部分学校的扩建增容,确实能有效缓解当前巨大的学位压力。

但是公民办优质学位增长乏力,导致优质学位供应不足,入学不难,读好学校依旧较难

所以,在未来5年,甚至10年内,学位房的竞争力依旧强劲。

回到楼市,学位对房子的价值加持是毋庸置疑的。

比如天河对口体育东路小学的中海花城湾,均价从2021年14.1万/平,飙升至18.3万/平

还有越秀的东风东路703大院,今年1月份成交总价685万,单价6.5万/平,放盘仅1天就卖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见,优质的学区物业上涨能量是何其之大,是能够作为“逆市”中最佳的保值增值产品。

有网友表示,广州房价,唯学位房不破

最后,再总结几点买学位房的建议,尽量避免大家踩坑:

1)最好实地考察,户数与学位配比在4:1内的最好,不要轻信销售和中介的一面之词。

2)优先考虑配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楼盘,尽量选择社会信誉良好与实力雄厚的房企。

3)不能“迷信”名校本部的声望而贸然选择,名校的本部和分部肯定是有所区别的。本部的历史悠久,沉淀更多,教育资源更丰富,生源更稳定;分部大多数新设立,教育资源上稍显落后,生源也并不稳定,无法鉴别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