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某天,毛主席忽然叫来了刚就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问他:“你这个部长是不是没有实权?怎么没在文件上见过你的签字?”傅作义谦卑地答道:“我最近工作忙,确实都是让副部长代劳。”

可当毛主席做过调查后,却意外地发现傅作义在水利部已成为了一个有名无权的“光杆司令”,这个消息传到周总理的耳朵后,他不禁十分生气地将所有水利部的员工叫来开会。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本期节目为您讲述:“布衣将军”傅作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作义)

“一生两面”的傅作义

在后世评价傅作义时,人们都常会说他有着“两面”不一样的人生:其中的一面,是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帮凶;而另一面,则是促成北京和平解放的功勋。

1895年6月27日,傅作义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荣河县安昌村。虽然自幼家境贫寒,但傅作义却十分刻苦求学:10岁时,他考入荣河县立小学堂,各科成绩名列前茅;13岁时,他考入运城河东中学堂;15岁时,他考入太原陆军小学,学习军事理论。在1910年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在太原响应起义,担任起义军学生排长,在战场指挥中初次崭露头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傅作义)

辛亥革命尘埃落定后,傅作义先后转向北京清河镇第一陆军中学、保定军官学校等各大军校进修深造,在23岁是以优秀成绩从保定军官学校第五期步兵科中毕业,并在次年入伍加入晋军。在1928年的涿州之战中,傅作义率领部队趁奉军换防之际,一举进攻涿州,并在涿州遭敌军包围后已万人之师固守涿州百日之久,从此在全国军界名声大噪。

而傅作义真正在战场上大展身手,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傅作义、宋哲元等50余名北方将领联名通电,呼吁“全国各方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共同奋斗”。1933年1月3日,日军侵犯山海关,长城抗战爆发。傅作义向阎锡山、张学良、蒋介石,再次请缨抗日。1月25日,傅作义率领部队会师东进,参与长城抗战。经此一役,国军共击毙日军246名,己方阵亡367人,伤484人。战后傅作义悲痛万分,将殉国士兵遗骸安葬在归绥,并立下纪念碑。在抗日战场上,傅作义与上下官兵同吃同住,节衣缩食,因此被人称作“布衣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城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山西军阀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任期麾下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同年8月,傅作义参加平绥路东段作战;9月,参加雁门关保卫战、平型关战役;10月,参加忻口会战;11月,太原告急后,傅作义被调往太原,太原守备司令部司令,在职期间,傅作义与集体官兵发誓与“太原共存亡”,重创进攻太原的日军部队。

1939年12月,傅作义率部开赴包头作战,歼灭敌军2个团和援军300——400人。1940年3月20日,五原战役爆发后,傅作义又击毙日军水川伊夫中将和日军士兵百余人,史称“五原大捷”。重庆国民政府特地为傅作义颁发“国光勋章”,却被傅作义以“众将死战,非我一人之功”的理由予以拒绝。一时间,傅作义成为了中国抗战中的英雄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傅作义)

1945年9月9日,抗日战争结束后,傅作义逐渐从人民群众中的抗日英雄,逐渐成为了蒋介石内战的帮凶,走向了历史潮流的对立面: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解放战争全面爆发。9月下旬,蒋介石令北平行辕集中第11战区孙连仲部、第12战区傅作义部,共11个整编师7万人,从东西两面沿平绥路向张家口进攻。同年10月11日,张家口被傅作义攻陷,他本人也因此受到了蒋介石的特别嘉奖。

然而,随着1947年6月,解放军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拉开解放战争反攻的序幕,国民党也在大陆战场上节节败退,战争的天平逐渐发生倾斜。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爆发,傅作义固守的北平成为了一座孤城。在多方和平人士的奔走下,1949年1月23日,傅作义宣布开城投降,北平迎来了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