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郭有才"翻唱的一曲《诺言》,让山东菏泽南站一时间成为"宇宙中心","泼天的富贵"让车站广场成为网红直播圣地。但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上对于菏泽南站"群魔乱舞"的批评之声。

面对超高的热度和激烈的争议,当地有关部门发布公告,以不影响附近学校考试为由,暂停了南站广场的文娱活动,转而将主播们引流到国花博览园。同时,执法部门劝离了多起低俗直播事件。

在当下的文旅热潮中,各地积极作为,争抢流量。相比之下,菏泽官方主动回避流量的做法,利弊如何权衡?是否值得借鉴?

要回答这些问题,有必要先审视菏泽南站的这场流量狂欢。狂欢由郭有才引起,并以他为核心。纵观郭有才的歌唱视频,无论背景、服装还是唱功,其实都谈不上精致。他爆红的根本原因,在于真诚的歌声和怀旧的滤镜引起了网友的共鸣,而其草根出身的背景,得到了网友的共情。

郭有才爆火后,身边迅速形成网红效应,一夜之间无数主播不请自来,云集菏泽南站。这其中不乏低俗、卖丑者,更多人则是来借风水、蹭热度,试图分到一杯羹。类似的效应,在山东临沂"拉面哥"、"北大鹅腿阿姨"等草根网红的身边都曾出现。

如今站在流量暴风眼的郭有才,本身面临着不小的争议:他在走红后示爱女友,并高调宣布结婚,有人质疑他利用感情作秀;他在走红前不久刚刚注销了名下的传媒公司,有人质疑他的草根身份;更有人质疑,郭有才的爆火很大程度上依靠平台算法的加持。对于种种质疑,我们且不做诛心之论。因为事实上,多数草根明星,从选秀节目中自曝坎坷身世、感动评委观众的素人歌手,到短暂出镜后意外走红的藏族歌手丁真,他们从成名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不再是草根,很可能就此与大众最初的期待渐行渐远。他们之所以受到流量追捧,是因为"平凡质朴",他们很快遭公众质疑或最终被流量抛弃,也是因为"不再平凡质朴"。

郭有才是否会步他们的后尘?可能性不低,因为除了"平凡质朴"的标签以外,郭有才也没有过人的技能长处,而"平凡质朴"这个标签的保质期并不十分长久。换句话说,包括郭有才在内,草根明星或多或少都面临着流量泡沫的困境。他们可以一夜成名,可以红极一时,但当泡沫被刺破,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能力保持住现有的流量。平台算法、热点事件,或许在不久之后便能塑造出"王有才""李有才"。

假如郭有才不能获得稳定持久的流量,其璀璨光芒所聚拢的无数主播,也必然会随着"王有才""李有才"的诞生而趋之若鹜。届时,郭有才依然是那个边卖烧烤边开直播的郭有才,而菏泽南站恐怕将不再是如今的直播圣地。网红聚拢得越快,四散得越快,流量涨潮越快,退潮也就越快。

从这个意义上讲,菏泽当地另辟场地招待主播的做法是需要魄力的,也是值得肯定的。菏泽南站是这场流量狂欢的地标,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郭有才本人。在类似的案例中,不少地方选择保留地标,专门辟出空间,方便网红直播,纵使流量短时间内过境,也要尽可能地抓住机会宣传造势。相比之下,菏泽官方让网红转移场地,让车站广场恢复宁静,无异于给狂欢降温,主动稀释流量。但这种干预又是必要的。一方面,它基于对短时流量的认识,基于对负面影响的研判,同时也是对流量过境后一地鸡毛的预防。另一方面,将低俗擦边的主播请走,规范网络直播行为,遏制网红效应的无序扩张,又何尝不是在保护身处流量中心的郭有才,何尝不是在维护菏泽当地的文旅声誉?

直播时代,谁都无法拒绝"泼天的流量",但也并不是谁都能经得起流量的冲刷。保持清醒头脑,主动刺破泡沫,不失为一种以退为进之策。

作者:孙欣祺

文:孙欣祺 编辑:孙欣祺 责任编辑:夏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