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港珠澳大桥通车。西方媒体随即嘲讽道:“中国人这次打错了算盘,1200亿就修了这么个桥,恐怕连贷款也还不上了!”
“是啊,这桥花了这么多钱,能赚回来吗?白花钱了啊!”西方媒体的言论在我国引起了不好的影响,大家纷纷质疑这座桥存在的意义。
建桥的成本和收入不成正比,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吗?难不成国家建立一座桥,只是为了挣人民的钱吗?
港珠澳大桥的建立是我国建立大桥史上的又一伟大创举,它的使用寿命长达120年。这已经超过了我国以往建桥的实力,是我国技术的又一进步。我国之前设计的大桥桥梁的使用寿命都不超过100年,港珠澳大桥能有120年,这是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西方媒体只看到了港珠澳大桥通行车流量很少,从来不去考虑背后的意义。其实西方媒体能够有这样的质疑,这是正常的,毕竟大桥通车以来确实没有达到我国的预期水平。
当时我国专家提出这座桥能够承受每天10万辆车的通行,可是通车后每天的车流量却只有4000辆左右。这么大的差距,难免让人“笑话”。
建立了一座能够承受10万辆的桥,可是每天平均只有几千辆,西方媒体肯定要大做文章了。
港珠澳大桥的过桥费设定的是150元,按照每天平均4000辆算的话,一天得收入才60万。60万元的收入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确实很多,可是这座桥的投入却有1200亿。
按照现在的车流量一年的收入就2亿元,需要用600年才能挣回成本。怪不得西方媒体说我们连贷款都要还不上了。
港珠澳大桥的车流量这么少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通行起来并不方便。这里说的不方便并不是值得距离上,而是通行上。港珠澳大桥确实缩短了三个地方通行的时间,却没有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想要在港珠澳大桥上行驶,必须具有两地的牌照,港澳属于特区,要有港澳通行证。两地牌照并不好获得,普通人基本没有办法实现。能够申请两地牌照的人,名下必须有连续三年纳税上百万的公司,这个条件就已经把大多数人排除在外了。
这就是为什么港珠澳大桥的车流量少的原因,一般人压根都上不去。不过现在的车流量少,并不代表未来我国不会改变政策。降低要求,取消两地牌照,未来只要政策改变,港珠澳大桥日上10万辆车不是梦。
港珠澳虽然现在是亏钱通车,但是它背后的意义才是巨大的。嘲讽港珠澳大桥的西方媒体,就是一些鼠目寸光之辈。
港珠澳大桥的建立,可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迹,连英国学家都称它为“现代奇迹”。港珠澳大桥除了桥上的55公里,绵延弯曲的部分外,海底46米还有海底隧道,可谓是下地入海。
更重要的是港珠澳大桥设计时,全是由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它申请了400多项专利,其中还有7项专利为世界之最。这样的成果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为我国建桥技术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跨海大桥以后会出现在我国的各个城市,港珠澳并不是特例。它的建立让我国大桥的技术更加稳固,有保障的去进行未来的计划。
港珠澳大桥建立,虽然桥本身的获利是小的,但是港澳和内陆的联系更加密切了。这就能够带动三方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和交流,这样的收益是无法估量的。
西方媒体只能看见眼前利益,完全忽视了桥本身为我国带来的价值。港珠澳大桥不仅仅是内陆和港澳联系的桥梁,更是我国在全世界桥梁领域的标杆。
正是因为港珠澳大桥的成功,我国建立桥梁技术才会在世界得到认可。这样我国就能够接到更多的世界订单,想要还贷款不是指日可待嘛!
港珠澳大桥建立如果只是为了挣百姓的钱,这完全就不符合我国的理念。大桥的存在是为了人民服务和便利的,是为了三地之间的友好交流,更是为了我国技术在世界的展现。
西方媒体无理的抨击,在我国看来就是个笑话。面对这样的质疑完全不必要理会,时间会证明一切,会证明港珠澳大桥存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比心]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你对于这件事还有什么独到的见解与看法。欢迎长按点赞,评论区畅所欲言,山重水复疑无路,各位记得点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