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中国海军在太平洋上击沉美国海军海狼号核潜艇的事情,突然传的到处都是。其实,这和前段时间所谓的“一夜歼灭缅北三个营”一样,可以被称为近段时间的两个最大军事类谣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平时期,对于大洋上发现的潜艇,可以互相跟踪追逐,也可以无害通过,对于在专属经济区,包括领海内水发现的潜艇,可以使用投放深水炸弹的方式逼迫其浮出水面,展示国旗表明身份,但是绝少有直接击沉这个选项。

毕竟,核潜艇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国之重器,击沉等于宣战,某些营销号不知道这个道理不等于军队不知道这个道理,更何况,很多短视频平台连图都配错了……明明说的是海狼级,有配前卫级的图的,有配安泰级的图的,驴头不对马嘴,说明了目前自媒体平台这些谈军事的号有多么浑水摸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海狼级攻击核潜艇

那么真正的反潜战是怎么打的呢?首先明确一点,反潜战可以分为水面舰艇反潜,还有潜艇反潜,两种反潜战的作战模式不一样。在反潜战的实施区域上,可以分为海区反潜和大洋反潜。

海区反潜顾名思义,是在毗邻近海的海区,包括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以及内水、海峡、重要水道实施,主要任务是避免潜艇进入这些区域,窥探我方情报,投送特种部队,威胁我们的近海渔业生产、商业海运,破坏我们正常的海上交通等等;而大洋反潜,则是我们的舰队前出大洋的时候,舰队里面的舰艇要跟着实施反潜作战,避免潜艇威胁我们的舰队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种反潜战的实施方式是不一样的,比如海区反潜,在我们的近海和专属经济区的反潜,首先就可以在水下布设声呐网络,潜艇一旦通过声呐网络,那么被动声呐就有可能听到潜艇螺旋桨发出的空泡噪音,潜艇机械发出的噪音等,潜艇就可能会被发现。

比如在近海,甚至天上的飞机,水面的渔船,都可能会在透明度比较高的海水中,发现隐藏在水下的巨大潜艇。再比如港口,一些狭窄的航道等,还可以在水中布设反潜网,布设水雷等等,潜艇一旦强行闯关,就会被反潜网缠住,或者被水雷炸沉,这还是一些比较基础的、被动的防御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海反潜主要依托的,则是各种护卫舰和轻型护卫舰,还有天空的反潜机,这些舰艇普遍配备有先进的拖曳声呐,反潜机则配备有可以抛投的主被动声呐。在战争状态下,轻型护卫舰和猎潜艇一般都是分片包干的,比如一艘轻型护卫舰只负责某一片区域,当然护卫舰也是替换的,这艘护卫舰管这几天,然后换另外一艘护卫舰过来接着干。

由于是在近海,也不需要考虑隐蔽性问题,所以轻型护卫舰搜索起潜艇来,往往就比较大张旗鼓,主动声呐开起来,频繁对海底进行扫描,能够把敌方的潜艇给吓走,这个反潜的任务基本上也就完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潜真正复杂的是大洋反潜,也就是掩护舰队的反潜,由于大洋声学环境十分复杂,比如跃变层、海底声学隧道、水声汇聚区等诸多因素,舰队出航的时候要实施大洋反潜,难度非常高,而且极端依赖于比如考察船事前在某一海域收集的资料,资料收集的越详细就越好。不然,这里有季节性的水声汇聚区你不知道,这里可能有表层或深层水声通道你不知道,那么就可能导致反潜战出现颠覆性结果。

同时,在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大洋海区,水深、浪高,这些对于声呐的探测效果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更何况,相对于大海来说,一艘100多米长的潜艇,在大海里就跟一根钢针差不多,舰队就跟一片树叶差不多,飘在大海里的几片树叶想在大海里把这根钢针找出来,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大洋反潜还有几个明显的矛盾:

比如在舰队航速上,舰队航速如果很快的话,比如跑到30节以上,那么完全有可能甩开潜艇。毕竟,潜艇在水下要保持静音航速的话也就能维持10到15节,别说尾随舰队了,就算是从舰队左侧或者右侧进入都是很难跟得上舰队的,只有迎头或者多艘潜艇存在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赶上舰队。但如果舰队航速太高,那么很多声呐系统都不能用,舰队就等于是对水下状态两眼一抹黑了,也就是拿水下不会有太多的潜艇来赌一赌。

比如在声呐的使用上,启动主动声呐可以更好的发现水下的潜艇,但是一旦启动主动声呐,也就等于是把舰队的具体位置给暴露出来了。大洋反潜和近海反潜的逻辑不一样,近海反潜倒是可以随便使用主动声呐但大洋反潜要启动主动声呐的话,单舰需要舰长同意,舰队需要舰队司令同意,具体怎么办,是需要舰队司令决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大洋反潜一般会怎么反呢?大概有几个原则吧:

第一,是舰队在出航的时候要走之字形路线,也就是往复前进,尤其是在有潜艇的海域更是如此。走之字形路线的话,可以确保自己舰队里配备的声呐系统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只要声呐能够听到一次不明响动,那么第二次转向的时候,就有可能再次听到这个响动,听到响动多了就可以定位潜艇的具体位置了。

第二,是舰队要建立多层反潜警戒线。比如最外圈,是固定翼反潜机建立起来的警戒线,固定翼反潜机要不断抛投声呐浮标,建立的是基本平行于舰队前进方向的警戒线,如果有潜艇试图穿过这些警戒线,那么就可能被发现;中圈,则是水面舰艇的警戒线,水面舰艇和核心舰艇一起走之字形,并时刻注意使用水听器听水下的动静;而最内圈,则是护卫舰和反潜直升机贴身的警戒线,甚至还会配备一艘不重要的军舰或者辅助船位于舰队核心大型舰艇的后方,为的是引开可能从后方袭来的尾流自导鱼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是合理使用各种侦察手段,声呐肯定是只能用被动声呐的,大洋声学环境下除非到了最后时刻,一般都是不开主动声呐的。同时,反潜机上会配备磁场异常探测器,如果潜艇切割磁感线的话,磁场异常探测器就有可能发现目标,直升机和反潜机上还会配备雷达、光电雷达等等,可以发现漂浮在水面上的潜艇潜望镜,或者潜艇丢弃的一些垃圾等等。这样多种手段联合使用,就有可能发现潜艇,当然发现潜艇后,如何实施攻击倒是比较简单的事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潜艇对潜艇的反潜,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可以说比水面舰艇反潜更加复杂。潜艇反潜除了同样走之字形路线,还可以释放出水下无人潜航器(UUV),让UUV来在跃变层上下实施搜索,甚至可以用UUV来作为假目标引诱敌方暴露自己。有些时候甚至可以采用一些鱼雷攻击战术,比如鱼雷包围战术和鱼雷搜索战术,来提高搜索敌方潜艇的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潜艇、水面舰艇的反潜战,可能是海战中最为复杂的作战形式没有之一,对装备要求高,对人员心理素质要求也高,只有最勇敢和最聪明的人,才有可能在反潜战中,赢得最后的胜利。

关注WX公众号《战火深度》!为大家带来最前沿的军事资讯观察和军事历史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