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泰国像土耳其、巴基斯坦等一样,是军事政变最频繁的国家,说明这些国家的政治体制的设计或执行存在重大缺阱,精英群体缺乏民*主素养,缺乏对规则的敬畏之心,缺乏包容心,求同存异的精神,奉行赢者通吃的信念,一旦利益冲突并且超越了他们极低的影响力时,军方便会诉诸武力,发动军事政变,推翻民选政府,夺取政权,维护所在阶层的私利,护大国家的撕裂与对立。对于泰国等有军事政变传统的国家而言,权力的游戏的规定是武力是第一权力,民选政府更像国家的橡皮图章、遮羞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二战后,泰国效仿英国,实施了民选政治体制,但核心是君主立宪制度。但是,英国的女王对国家的政治没有任何权力,只是国家的象征,但泰国迥然不同,国王对国家的政治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扮演着对立双方的仲裁者的角色,因而拥有无形的通天权力。

泰国的军方对国家的体制与民主缺乏敬畏之心,只注重本集团的利益,为了维护本集团的既得利益,动不动就诉诸武力,推翻民选政府,不仅破坏了国家的制度,也侵犯了其他群体、阶层的利益,遭到对方的殊死反抗,对立、冲突与撕裂成了泰国恒久的政治生活与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从泰国前总理他信开始,泰国的政治生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的变化,从精英阶层的不同群体的对立,变成以国王、军队为代表的中产阶层与他信、英拉为代表的下层人民的冲突,并发生过流血冲突,这里面不仅是不同阶层的利益冲突,也是双方的意识形态的对立,十几年来深化,国家高度撕裂,好像出现了二个泰国似的,虽然生活在同一片土地,对立的阶层却泾渭分明。

由于国家的体制存在缺陷,以及利益集团漠视制度与规则,没有包容心,特别是掌握着第一大权力——武力,因此,在泰国的政治生态中,民选政府一直都是弱势者,难以执掌大权,左右国家的前进方向,只要对立的阶层不再容忍民选政府,军方就放弃中立的立场,端起枪冲向民选政府,脆弱不堪的民选政府立刻垮台,军方夺取政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靠军事政变止台的军政府合法性不足,尤其是被军方推翻的民选拥有广泛的占多数人的支持,民意基础强大,对军政府产生巨大的压力,执政几年之后,军政府不得放开选举,再一次被选票打败,丧失政权,民选政府再次登上泰国的政治舞台,几年后又被军方发动军事政变所推翻。再过几天,军政府又被选票赶走,民选政府再次上台,如此循环,周而复始,没有尽头。

泰国的军事政变的结束,不仅有赖于泰国人民,特别是军方、精英阶层的政治素养的极大提井,并拥有利益共享的理念,才能愈合对立的二大阶层的对立与撕裂,结成命运共同体,共谋发展,共享发展成果,那时候泰国才是一个整体。这是国家之幸,人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