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李博)5月22日,《北京花园城市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新闻发布会召开,今年北京将围绕“两轴六环”花园城市空间布局,对二、三、四、五环及其他城市重要联络线300座立交桥进行垂直绿化,实施100条城市画廊建设,在全市打造20个花园城市示范街区,还将优化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生态景观,打造多彩进京门户廊,助力花园城市建设。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副局长廉国钊介绍,市园林绿化部门将重点推进一道绿隔城市公园环、二道绿隔郊野公园环和环首都森林湿地公园环建设,提升重要生态廊道完整性、连通性。“我们将建设大美北京森林,通过加强森林抚育和实施森林健康经营等措施,持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力争到2025年,森林总蓄积量达到3450万立方米、林地绿地年碳汇能力达到1000万吨。同时构建全市自然保护地体系,科学设立自然带、留野区等城市近自然空间。”

北京将在市民身边建设更多口袋公园和小微绿地,确保到2035年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7平方米以上,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5%以上。廉国钊说:“我们将在全市选取15片代表首都山水价值与人文特色的精华片区,用高水平生态建设擦亮首都花园城市名片。”

北京市将建设二环城墙遗址公园环、三环四环特色花廊、五环森林景廊、六环山水画廊,开展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及景观提升,打造生机勃勃的城市景观廊。还将构建景观视廊,通过整合登山步道、公路等观览线路,保护山脊线、林冠线、河谷岸线等重要景观资源,构建眺望视廊、观景节点和游览体系。用丰茂的植被、活力的城市与远景的山水,共同呈现花园城市恢弘壮美的景观气韵。

廉国钊表示,花园城市在建设模式上更加突出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对整个城市进行营造,打通百姓绿色生活“最后500米”。“当前,我们正加快编制《北京公园游憩体系专项规划(2023年-2035年)》,构建城乡公园—自然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休闲绿道等多层系统组成的公园游憩体系。”

未来,北京市民身边的公园绿地将更加开放。目前海淀区、朝阳区共改建“无界公园”109个,西城区开放了德外区域化工博物馆绿地,成为全市首个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的城区。全市公园还将持续完善休闲游憩、运动健身、全龄友好及餐饮售卖等配套基础设施,提高服务品质。

“我们将打通绿道堵点断点,打造‘北京绿道’名片。今年将建设100公里市民身边区级、社区级绿道,推动丰台环四环绿道建设,完成西山绿道、朝阳绿隔地区公园环绿道建设50公里。同时将休闲绿道、滨水慢行道、森林步道、城市慢行系统等线性空间纳入绿道网络,串联沿线商业、体育和文化功能,构建绿色休闲游憩活力圈。”廉国钊说。

北京将实施“千村千园”计划,打造花园特色村庄。还将通过林荫路建设,因地制宜推广立体绿化,进一步提高绿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