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网 用文学点亮梦想

图书出版 高校讲座 采风创作 报刊发稿

出版优秀文学作品 培育知名青年作家

申请成为作家会员,请添加微信:511015075

申请图书正规出版,请添加微信:2416378191

(中国大陆正规书号,安排上架京东当当和实体书店发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版

一本图文并茂、老少咸宜的新书

——谈石国才童话绘本《拯救麻雀的姑娘》

文/明卫平

《拯救麻雀的姑娘》是广西作家石国才老师,以壮族民间“达王节”的传说及广西《马山县志》《马山年鉴》等地方志为蓝本,挖掘整理、承传发展,再度创作而成的一个童话绘本。

绘本讲述: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日,是广西壮族传统节日——达王节。这个节日,是专为拯救麻雀而殉身的壮族姑娘“达王”而设。相传,从前在广西的壮乡中,有一位美丽善良、心灵手巧、敢于抗争的壮族姑娘名叫达王。达王姑娘每天都与麻雀鸟儿和谐相处,相互为伴。有一次,她看见土司老爷猎杀麻雀,就挺身而出保护麻雀,她不仅为受伤的麻雀治疗,还通知其它麻雀逃走。达王姑娘不但心善,还有一双勤劳灵巧的手,她用彩线织出的壮锦,不但有青山秀水的景色,更让人叫绝的是她的织锦上,还有活灵活现的麻雀在飞翔。在一次官府举办的织锦大赛上,达王姑娘的《乡间雀趣图》一举夺魁。她织的鸟儿通人性,在主人呼唤下,会从织锦上飞出来变成活生生的神雀,而且这些神雀还会骂人,专骂土司老爷压榨平民、剿杀麻雀的罪恶行径。土司老爷得知后怀恨在心,就派兵夺图。土司夺宝不成心生恶意,端来一杯毒酒,强迫达王姑娘诱骗神雀饮用,企图毒死神雀。达王姑娘为拯救麻雀,自己喝下毒酒为神雀殉身。达王姑娘被土司老爷害死后,成千上万只麻雀把她抬到月宫安葬。从此,达王姑娘就成为壮族人民敬奉的月神,并确定达王姑娘殉身的七月二十日,这一天定为“达王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拯救麻雀的姑娘》封面图

绘本图文并茂,文字优美,童话韵味十足,再现了壮族人民敬奉的月亮女神——达王姑娘的鲜活形象。绘本画图色彩鲜艳,感性直观地诠释文意。这个绘本看似为少年儿童量身定做,但其内容深厚,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实为一个老少咸宜的读物。绘本由青年作家网统筹策划,远方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经销发行,为青年作家网2024年重点推荐的精品图书。

记得年初的时候,中国青年作家网汪鑫总编与我“网上私聊”时说:“青年作家网策划的童话绘本《拯救麻雀的姑娘》,市场反响不错,目前正在加印。”本人不擅长儿童文学创作,但当我听闻“拯救麻雀”四个字时,立马联想到麻雀曾被当作“四害”清剿,内心便隐隐作痛。麻雀是人们最为熟悉的鸟儿,我的童年就是在麻雀“叽叽喳喳”叫声中度过的。我与麻雀相伴成长,对它们有一种特殊的喜爱之情。可后来麻雀被扣上了“四害”的帽子(上世纪五十年代“四害”指的是苍蝇、蚊子、老鼠和麻雀),成了被剿灭的对象。当年大人们还错误地给我们灌输“麻雀是害鸟”的观念,孩童时我与玩伴们就常哼唱这一首童谣:

“麻雀鸟,嘴勾勾。

“啄谷子,是小偷……”

正因为世人对麻雀不公,造成如今很难得见到麻雀的身影,特别在城市中,麻雀几乎到了灭绝的地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麻雀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最初被列为“四害”之一的麻雀得到了“平反”,不但得以从“四害”名单中删除(现在的“四害”指的是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还成了国家法律保护的“三有动物”。但是,当下仍然难得见到麻雀的踪影,原因何在?这是自然科学的问题,亟待自然科学家去研究解决。

《拯救麻雀的姑娘》两万余字,我一口气看完,阅读后的第一个感悟是:

首先,该书蕴含极强的思想性,是一部传承、发展、弘扬民族文化遗产的典范之作。

其次,一个民族,专门为麻雀设立一个节日,以保护麻雀为宗旨的节日,这是极为少见的。这说明广西的壮族先民们早在远古,就已经有了人与自然相互共存的生态意识。就已经有了保护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感知。而我们这些生活在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的后辈们,却把麻雀列为“四害”,真是愧对古人啊!

我的第二个感悟是:读了绘本后,加深我对壮民族的认识。我是一个生在广西、长在广西的汉人,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常与壮族朋友打交道,过去只知广西有英勇驱敌的“狼兵”,有歌仙刘三姐,有可爱的“砂糖橘”。但对壮族的传统习俗知之甚少,殊不知在壮族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有一个叫“达王节”的节日。看过石国才老师的大作后,我对壮族人民的生态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那就是壮族人民不但有善良好客,爱憎分明的性格,而且骨子里还传承有守护生态环境的使命。

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当然一切艺术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夸张,但童话的夸张独具特色,往往于虚构的幻想境界中采用极度夸张的手法。

广西的经典民间传说《刘三姐》和《拯救麻雀的姑娘》都采用了想象、幻想和夸张等修辞手法,但表现技巧各有不同。

用山歌来反抗地主压迫的刘三姐,是活着升天成仙的。《刘三姐》用童话体裁特有的夸张手法,把一个悲惨的情节转化成美好的结局。刘三姐在柳州鱼峰山上传唱“反歌”时,被地主老爷派兵追杀。地主老爷责令刘三姐不准唱山歌,还逼她做小老婆。刘三姐决意为传歌殉身,从悬崖上纵身跳入小龙潭中,被一条红色的大鲤鱼救起。红鲤鱼驮起活着的刘三姐升空乘风而去,从此刘三姐四海传歌,成为壮族人民家喻户晓的歌仙。

《拯救麻雀的姑娘》中的达王姑娘,则是被土司害死后由麻雀抬着升天、经王母娘娘救活而成仙的。“壮族达王节”民俗在壮族地区盛行千百年,“葬在月宫的姑娘”的故事也在我国壮族民间流传了千百年,成为壮族民间的传统习俗和壮民族普遍认同的传统文化,这在《壮族百科辞典》《马山县志》《马山年鉴》等官方文献中均有记载。石国才老师忠于原作,对古老的民间传说进行艺术加工,以“达王姑娘为拯救麻雀殉身”的结局反映土司制度下人民生活中的苦难和毁灭,着重表现劳动人民勇于反抗封建势力、保护野生动物的斗争精神,丰富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虽然“达王姑娘升天成仙”与“刘三姐升天成仙”的情节各有不同,但在传承和演绎古老的民间传说方面,不同的表现手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儿童文学天地异彩纷呈,都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卫平在给小孙女讲述“达王姑娘拯救麻雀”的故事

(图片拍摄:王小元)

书评作者简介:明卫平,男,1958年出生,1974年在农村插队,2018年退休。业余文学作者,中国青年网签约作家,上世纪80年代起在地方报刊、文史刊物发表诗歌、散文、随笔、小说、故事、文艺评论等二十五万字。先后担任:桂林市七星区《花桥》文学杂志顾问、桂林市七星区《七星区地名词典》《七星区地名志》总编撰、文史类专家组成员。退休后潜心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无衔将军》,中篇小说《憨爷》等。

※本文由青年作家网湖南运营中心发布

青年作家网长期致力于图书策划、编辑、设计、出版、印制、发行和宣传等工作,与国内五十多家大型出版社拥有战略合作,携手打造高品质的出版品牌。

为了帮助文学创作者实现图书出版梦,青年作家网与出版社一起联手推出独立书号出版,微信咨询:241637819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上滑动查看更签约作家专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家会员申请表

投稿出版

扫码填写

多重福利

扫码登录 青年作家网

快速投稿 优秀作品可上纸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