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水于中国有着特殊意义

我们爱山爱水,也护山护水

你可曾探寻过

中国大地的万水千山

将万物和谐共生的画面映入眼帘?

今年5月22日

是第24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主题是

“生物多样性 你我共参与”

此刻,我们携手走进《万水千山》

探寻万物的生机

找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奥秘

⛰️第一站·长白山

长白山,作为中国东北的瑰宝

拥有浩瀚的林海

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吉林省长白山管委会自然保护管理中心

头道保护管理站的李忠磊和他的队友们

怀着对这片土地的感恩

用行动肩负起

守护这片自然宝藏的重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日复一日地穿行在山林之间

触摸松涛的波动,聆听大山的心跳

他们巡查保护自然生物、防治病虫害、

防范火灾、打击非法狩猎……

用辛勤的汗水和专业的知识

守护着长白山的生灵万物

传承着长白山的文化与精神

让子孙后代能够

继续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第二站·澜沧江

作为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

澜沧江不仅滋养了众多生灵

也是沿岸各国民众

经贸旅游、友好交往的“黄金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澜沧江流经中国的最后一座城市

——景洪

无论是烈日当头,还是狂风暴雨

我们总能看到

水利工作者们的身影活跃在河道周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或是在巡视河道的状况

或是在清理河道中的杂物

即使远离主河道的小小支流

也留下了他们坚实的足迹

心怀感恩,行于传承

他们努力守护着这片家园

用实际行动

诠释着对澜沧江的敬畏和热爱

⛰️第三站·秦岭

秦岭是我国地理意义和气候意义上的

南北分界线

也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独特的地候条件

使得许多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种群

在这里得以保留

成为我国的“南北特种生物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秦岭的南北两麓

新老秦岭人分别用自己的方式

守护着这片土地

数年来,他们奔走在秦岭山间

悉心了解秦岭生物的习性和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崎岖山路上的每一个足迹

都见证着他们

对秦岭生物多样性的尊重与保护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

都无法削减

他们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第四站·赤水河

赤水河流经川、滇、黔交界处

四分之三的流域都隐没在群山之间

其水质纯净,澄澈见底

独特的地貌构造和温热的气候环境

孕育出多样的生态系统

使其成为一条具有极高价值的生态走廊

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前来探索和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投身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的

第三代研究员

刘飞和他的团队站在前辈们的肩膀上

感恩奋进、代代相承地

守护着这一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深入研究赤水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积极探索保护珍稀生物的有效技术手段

推动赤水河流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心怀感恩,他们深知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行于传承

他们展现出科研人员的坚韧与担当

“山岳有饶,然后百姓赡焉

河海有润,然后民取足焉”

壮丽多姿的山山水水孕育出华夏文明

土生土长的华夏儿女守护着山水万物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共赴《万水千山》

感恩天地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支持单位

新华社吉林分社

新华社云南分社

新华社陕西分社

新华社贵州分社

长白山管委会

西双版纳州委宣传部

景洪市水务局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佛坪县委宣传部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联合出品

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半月谈新媒体中心

特别鸣谢

贵州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