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凌晨 西安报道5月20日下午,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召开全省基础教育重点工作推进会。会议安排部署全省基础教育近期重点工作。

在会议现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全面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加快构建立德树人工作体系。要压实市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主体责任,推动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大力振兴县域高中,加强困境儿童教育关爱服务,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5月17日,陕西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到建立适应陕西新型城镇化发展和学龄人口变化趋势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幼有优育、学有优教”的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显著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等。

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四大方面,《实施方案》明确到2027年,60%以上的县(区)达到国家学前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标准,普惠性幼儿园占比持续巩固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力争达到60%以上,优质资源覆盖率达60%以上。

义务教育方面,陕西将构建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到2027年,50%的县(区)达到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督导评估标准,建设一批“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

此外,截至2027年,陕西将建设30所高品质特色普通高中,新增30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重点培育省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20个、示范校60所。特殊教育学校在20万人口以上的县基本实现全覆盖,融合教育水平显著提升,符合条件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在97%以上。

为了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实施方案》要求优化调整学前教育资源布局。落实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政策,在城镇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园;依托乡镇公办中心园办好村园,实施镇村一体化管理。

对有条件的优质学校,“一校一案”制定挖潜扩容工作方案,通过利用现有校舍资源、改扩建教学楼、建设新校区、倾斜调配教师编制等方式,在不产生“大班额”情况下,进一步扩大学位供给。

针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加大改扩建力度,积极发展综合高中,结合实际优化招生计划安排,有序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优质办学资源,省级示范普通高中占比达到30%。

此外,《实施方案》还从办学水平、学校培育建设等方面明确实施薄弱学校提升行动。

比如,逐步提高学前教育财政投入,进一步改善园舍设施设备,配备丰富适宜的玩教具和图书,提高办园水平。建立薄弱园帮扶机制,通过教研包片、城乡幼儿园结对、名园+、公办园辐射、镇村一体化等方式,加快缩小办园差距。

义务教育学校培育方面,市县根据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按照3至5年一周期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划,通过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等方式,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新优质学校。

同时,陕西将大力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健全集团办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快推进集团内学校率先实现优质均衡。

此外,推动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医疗康复和信息技术等相结合,遴选融合教育示范区和示范校。加强融合教育资源建设,推进省、市、县、校四级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