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南站因为一个网红火了,有人称是郭有才带火了菏泽,而很显然,当地也十分尊重郭有才,一时之间声名显赫,几乎是一夜之间,他风光无两。

但郭有才的爆火,也吸引了更多的网络主播,这些网红来到他的家乡直播,却被媒体批判为“网红毒瘤”,为何前者被称赞,后者却被批判?

这一定性,更像是网红跌落神坛的开始,而郭有才本人,也因为太过出名,已经被人实名举报。

(本文配图均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倘若他还没那么出名,没那么火爆,那些举报他的人也不会出现吧?爆火是好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不算是一件好事。

因为一旦举报的事被确认,那么受众和粉丝的喜爱也会因随之改变。

就像菏泽南站的直播一样,热火朝天的盛况没有持续几天,那儿的直播就被叫停了。由于高考将近,这个决定是让人感恩的。但对于更多看好戏的人,不是决定让人感激,而是在他们的内心中,其实早就反感了突然蹿红的这种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统计过郭有才直播期间的在线人数,还有人估算着他当时收到的“嘉年华”数量,熟悉直播的都知道,这些直播在线时粉丝给予的礼物,其实是可以换算成现实中真实的财富的。

所以说,郭有才因为一首《诺言》爆火,他名利双收,这财富来的速度太快了,曾经的他备受喜爱,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变化,让人感慨。

“网红毒瘤”四个字,是对特定某个人的修饰,还是某一类人的形容,或许人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份答案。但郭有才,他始终都是那个郭有才,如果几天前人们接受他的才华,那么为何几天后就有如此不同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一个人,他什么都没变。改变的是观众的情绪,可为何网友们的感受也能有如此不同的反差?

是因为嫉妒心吗?平心而论,人内心是有着嫉妒的成分的,明明不只这一个人如此有钱,比郭有才更有钱的明星比比皆是,比郭有才赚得多的也不在少数。为何有些人就对郭有才有这样的反差情感呢?

速度,或许是解释。他曾经在直播这个圈子里耕耘数年,爆火是因为他的努力,但一些网友却不认可,他们看到的是他突然间成名,他的成名也吸引着很多年轻人改变志向——正是这一点,让人变得犹豫,开始深思这种形式的快钱是否真的有利经济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相信郭有才的成名的确带动了菏泽经济的发展,毕竟那么多网红去当地,吃住行都需要消费。但是后续南站的直播却都被取缔,也说明当地意识到了什么。

人们总是会被更新鲜的故事和人物吸引,一个人能长久站在镜头之下不被质疑,立得住,除却多年努力,还要从长远的品格来判断。

比如张国荣去世多年,依然有人记得住他的忌日,想得起他的歌曲,谈及他为人时拍手称赞。他的成绩是多年被看见的努力,所以没有人去质疑他是否有资格拥有财富和名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网红带起的风向,却让一部分人意识到了危险,因为来钱的速度对比普通人赚钱的速度,差异太大。

而正是这种差异,会让一部分年轻人失去了远大志向,对于未来年轻人倾向角逐网红这一职业的选择,其实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一个良性发展。

这一点,从媒体们对各类网红直播的评论就可以看见,报道中修饰词的改变,或许也是对他人跌落神坛的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