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7月,时任全军代总参谋长的杨成武,接到一封不同寻常的密信。信件来自安徽金寨,给杨成武写信的人则是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两人都是开国上将,但此时杨成武坐镇军队中枢,名义上是许世友的上级。而许世友主动写密信,显然是遇到了难处,他性格刚烈轻易不张嘴求人,杨总长从信件内容里读出了问题,脸色一沉,说了句:老许有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在全国形势变化后,南京军区许多干部受到冲击,许世友已经于67年1月采取行动,以养病为名离开军区机关,去了大别山的后方医院,几个月来都在老区里辗转。他不是一个人走的,带了几十名荷枪实弹的警卫。将军的做法只是权宜之计,军区一把手长期脱岗显然不好,但许世友借此保障了基本的人身安全;至于留在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员陶勇、聂凤智,在这一年先后出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也知道,自己不能长期躲在山里,还是要想办法真正脱困才行。他思前想后,最终给北京写了两封密信:一封给毛主席,另一封则是写给杨成武。许世友认为只有主席能理解他的处境、并且解救自己,而给毛主席带信的人,必须绝对可靠,许世友想到了正直稳重的杨成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方面,杨成武是“双红一”将领,但他原则性强,不怎么听命于四野统帅或其他小团体,只忠于毛主席;另一方面,代总参谋长是军队中枢首长,对各大军区事务有一定话语权和影响力。这样一位将军,许世友认为是可以信任的,所以才提笔给杨成武写密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即便如此,许世友还是有不小的“博弈”成分。此前他跟杨成武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交。杨成武是中央红军的老人,许世友则是四方面军名将;后来的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俩也没直接合作过,能有多少交情?六十年代大环境特殊,许世友把“宝”完全押在杨成武身上,可见个人处境之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给杨成武的信中,许世友说有人要到大别山抓他,只要那些人敢来,自己就下令开枪自卫。杨成武读到这里,感到很揪心。许世友向来雷厉风行、是说到做到的战将,杨成武知道在一定的情形下,他确实敢开枪。但如果发展到这种程度,事情便无法收拾了。杨成武说“老许危险”,确实是感受到了对方的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不宜迟,杨成武当即叫了专机飞往上海。此时毛主席不在北京,他在南方视察,刚刚从武汉前往上海。巧合的是,上海是南京军区所辖范围,而军区首长许世友却躲在大别山里,杨成武正好借此解决许世友问题。见到主席后,他将许世友这半年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进行汇报,并递上许世友的亲笔信。毛主席非常信任许世友,读信后,安排南京军区马上去接许世友回来,并指示“以后不得揪斗许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世友顺利到了上海,与毛主席促膝长谈,处境彻底扭转。心情舒畅的许司令,不忘抓住杨成武的手:我要打一只豹子送你,报答杨总长!杨成武听后大笑起来,他以为许世友只是一时高兴,说了句玩笑话,并没有当回事。谁知几年后许世友去太行山打猎,果然打了一只豹子,并派人送到杨成武家中。老将军们胸怀磊落,感情也是纯真厚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