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作为清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前半生里做出了许多与历史发展相悖的事情。

正如后来他自述的那样:“从小我就生长在一个养尊处优的环境里,脑子里想的都是‘敬天法祖’、‘奉天承运’的封建思想。我时常都在幻想有一天可以光复祖业,正因如此我身不由己的做出了不少坏事。”

为了能实现“光复祖业”的宏愿,溥仪听信了日寇的谗言,并在他们的扶持下成立了伪满洲国,彻底沦为日寇手中的傀儡皇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伪满洲国作为日寇在我国东北地区殖民统治的重要工具,它的存在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好在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伪满洲国最终难逃覆灭的命运,而溥仪最后也因为战争罪等多项罪名被捕入狱。

但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随着1959年特赦令的颁布,溥仪作为特赦第一人再次备受关注。出狱后的溥仪和其他获得特赦资格的人一起,受邀前往有着“红色摇篮”之称的井冈山进行参观

因为参观团人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故而这个参观团也被戏称为是“帝王将相参观团”。没成想作为团长的溥仪在到达井冈山后,一下车就闹了个大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溥仪到底做了什么?这个特别的旅行团在井冈山上又有哪些故事呢?

从退位到入狱,一段曲折的经历

溥仪是我国封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在光绪皇帝驾崩后,还不到3岁的溥仪在太和殿登基即位,次年修改年号为“宣统”

年幼的溥仪仅仅只是表面上的皇帝,实际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后武昌起义爆发,为了平息叛乱,清政府不得不答应袁世凯等人提出的要求,对外颁布《退位诏书》,宣布溥仪退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溥仪虽然被迫退位,但仍留在紫禁城中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以说一直在1919年之前,溥仪的思想都是较为简单的。

1919年,大英帝国苏格兰籍军官庄士敦开始担任溥仪的老师,向其传授地理、世界史等内容。从庄士敦口中溥仪了解到了许多紫禁城外的生活,眼界大开的他心里开始向往西方的生活。

除了受到庄士敦的影响外,溥仪也十分清楚自己留在紫禁城的危险处境,所以对于离开紫禁城的愿望也更为迫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来到1924年,离开了紫禁城的溥仪被日本公使馆“容留”,在日本别有用心的帮助下,溥仪的心里开始渐渐无条件信任日本,孰不知这一切都是日本为建立伪满洲国做出的铺垫。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溥仪面对日本人的帮助,毫不避讳的表示:“日本人是我将来复辟的重要外援力量……日本人在我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在日本人的扶持之下,溥仪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了伪满洲国,随后又和日本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致使我国东北地区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面上溥仪是“满洲帝国”陆海空军大元帅、“满洲帝国”协和会名誉总裁,实际上的他此时已经成为日本人手中的提线木偶。

就这样做了11年的傀儡皇帝后,随着伪满洲国政权的覆灭,溥仪也因战争罪等被捕,并移交给中国政府进行关押,编号981。

在关于溥仪等人的处理方式上,毛主席曾作出过重要批示:“对于他们要逐步的进行改造,不能简单的处决就完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毛主席的批示,溥仪等人有了接受改造的机会,在狱中的溥仪回顾自己之前的荒唐行径,他没有消沉颓废,而是真真切切的反思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这种改正不仅仅只停留在心灵层面,更是体现在了日常的行动中。

因为出身环境的原因,溥仪在入狱前的自理能力很差,甚至连日常起居都难以自理,但在狱中经过了十多年的磨练后,他不仅锻炼出了许多的生活技能,还接纳了很多自己之前不曾了解过的事物。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一致通过了特赦决定后,为了能让获得特赦资格的人感受到新中国建设的成就,接受传统的革命教育,周总理做出批示:“邀请他们去南方参观游览”。作为拿到赦字001号的溥仪自然也是其中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就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溥仪却闹了个大笑话,搞得在场众人啼笑皆非。溥仪当时到底做了什么事呢?

“怪不得要来这儿”

除了溥仪之外,同行之人还有他的妻子李淑贤、溥杰与妻子嵯峨浩、曾经的国民党军官杜聿明和夫人曹秀清等人。这个旅行团因为其中成员的身份,也被戏称为是“帝王将相参观团”,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自然也被众人推举成为团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4年3月,参观团从北京出发,一路南下途经六个省份。虽然是末代皇帝,但在这次南下旅行之前,溥仪从来都没有去过这些城市。

在路途中,年近花甲的溥仪表现的像个小孩子一样,十分兴奋的在火车上来回走动,仔细观赏着每一处风景。

兴起时溥仪还写出了许多打油诗,其中有一首诗中写道:“一望无际的祖国大地,锦绣如画的林野山河。五星红旗处处飘展,万户千家喜笑高歌。我们热情歌唱,歌唱共产党,歌唱毛主席。有了你们的正确领导,才有幸福快乐的新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这次旅行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让众人感受到新中国的变化,所以作为“红色摇篮”的革命圣地井冈山是必须要去参观瞻仰的。

4月10日当天,众人乘车来到井冈山,刚一下车溥仪看着眼前的景象,十分激动的转头对众人说道:“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我过去不理解毛主席为什么要选择这里作为革命根据地,现在我算是看明白了。”

溥仪见众人不解其意,便继续说道:“你们看啊,井冈山上有这么多房子可以供红军使用,这就是毛主席选择这里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完溥仪的解释后,负责接待工作的专员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毕竟对于曾经久居深宫的溥仪来说,他只看到了井冈山现在的繁荣,但他却完全不知道,最初的井冈山上条件有多么艰苦。

“建国前哪有这些高楼大厦!这都是建国后建造的,专门用来给前来参观的外宾以及游客居住的。过去这里只是个穷山沟,只有简陋的土屋和十几户老百姓”,负责陪同参观的文史委员会主任向溥仪解释众人发笑的原因。

得知自己闹了个大笑话,溥仪十分尴尬,他意识到自己一行人对于井冈山上的革命事迹,了解太过于浅显。当天晚上在用过餐后,溥仪等人便来到休息室,找到了文史专员们,向他们请教昔日在井冈山上的红色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着介绍,溥仪了解到了很多毛主席、朱老总在井冈山上的艰苦奋斗史。大受震撼的溥仪忍不住发出感叹表示:“今天我有幸来到井冈山参观,这里的一山一水都值得一看。尤其是得知毛主席、朱总司令之前的艰难生活后,我更清楚的意识到新中国的胜利来之不易。”

俗话说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在随后的行程中,参观团又前往了黄洋界哨口游览。在这里参观团又了解到了哪些动人心弦的故事呢?

黄洋界哨口

到达井冈山的第三天后,参观团众人看到黄洋界保卫纪念碑,看着碑文上镌刻着的字迹,参观团众人仿佛也重回到了1928年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年,红军在湘南遭遇失利,毛主席决定亲自接回红军部队,而陈毅则留守在井冈山根据地。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敌军却突然对井冈山地区发动了袭击,此时留守的陈毅手里能用的只有一个营的兵力。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军,有勇有谋的陈毅没有选择贸然出击,而是设下埋伏,静静等着敌军走入了埋伏圈后才展开猛烈的反击,用极少的兵力和计谋吓退了敌军。

看完这段往事后,溥仪大受震撼,沉思片刻后他写出了三首诗。我们也可以从其中最为出名的《黄洋界哨口》中了解那场战役的惊险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铜墙铁壁黄洋界,岿然雄于百万兵。尽有奇谋堪制敌,更因众志已成城。云霞巧扮旌旗影,草木争为鼓角鸣。夜半山风传捷报,折天初发巨霆声。”

随着井冈山三天两晚的行程结束后,参观团在离开前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座谈会,众人纷纷谈起自己在这次旅行中的收获。

其中溥仪的发言很有特色,他说:“其实这一次出来,我一直害怕见到群众,但是这次政府组织参观的过程中,我见到的群众、干部有很多,他们对我们的态度都很友好。共产党将新中国治理的这么好,我们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真是信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旅行结束回到北京后,溥仪深有所感,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尽数写下来,做成报告递交到了周总理的手中,字里行间都是对毛主席深深的叹服,而这一切也都离不开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作为“末代皇帝”的溥仪一生经历丰富多彩,在十多年的岁月中他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一开始的希望复辟到后来成功融入新时代和人民中,他的一生或可以说功德圆满。

1964开始溥仪的身体开始走下坡路,经过了多次手术后,他的身体情况也没有好转多少。三年后溥仪的生命最终走向了终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溥仪的遗体最后依据我国的有关法规进行火化,骨灰被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末代皇帝有这样的归宿对他来说或许是最好的。

对于溥仪的晚年生活,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