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5月31日凌晨5:10分,越军突然对我那拉地区的阵地进行密集炮击。

密集的炮击持续了45分钟,5:55分,越军炮火延伸,越军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和166三个高地实施攻击,同时982团5营在140、142高地实施佯攻。高地上的我守军拼死对越军进行还击。但越军在凶猛的炮火掩护下以占优势的兵员数量成功占领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在上面坚守的一个班的士兵大部分牺牲,1号哨位的战士李林海被越军俘虏,班长鲍虎民跳崖在阵地下潜伏了7天后回到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156高地的表面阵地也被越军占领,7:51分驻守156高地的分队进行反扑恢复了156的表面阵地。佯攻140高地的越军先后三次组织以连规模的冲击在我猛烈的炮火压制下被击溃,越军兵员死伤惨重,丧失战斗力被迫后撤。喘息后的越军在炮火掩护下多次对140、156、166高地再次发起冲击,直到夜晚9:30分,越军停止进攻。这就是越军的“M-1”作战计划,按越军的作战意图:在142、140高地方向实施佯攻然后重点出击我156、166、211高地,进而一举收复156、166、211高地。

但越军在我军强大的炮火压制下,对156、166、140高地的攻击并未取得成功,但是越军还是成功占领了211高地上的1号和2号哨位。211高地并不大,与越军驻守的227高地接连,整个211上面就仅仅布置三个哨位,换言之,越军成功占领了211高地。

211高地是1军在85年2月11号拔点的阵地,67军接防后,将这个阵地移交给67军。在5.31战斗中211高地失守了。67军在向上汇报中说211高地仍然在控制中,但总参来人了,要求从211高地叫个战士下来谈话,67军没办法了,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

战斗经过

1985年6月1日,67军组织595团1营在255高地集结,伺机向211高地进行反冲击,由副营长王朝栋负责一线指挥。

凌晨,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第一突击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向211出击。与此同时,在二排长叫王忠远带领下的第二突击队从908高地上向211高地出击。为避免过大的伤亡,采用“添油战术”。按照先共产党员、班长、共青团员的顺序先后组成战斗小组分别出击,二个突击队通过一片凹地直扑211高地的1、2号哨位。与此同时,211高地上的越军发现我军的突击队,于是战斗在一瞬间就打响了。

居高临下的越军立即向我投弹扫射,密集的子弹象倾盆大雨一样瞬间而至,同时呼唤炮火对我冲击路段进行火力封锁,我方的炮火也向211高地作压制性炮击。在255、211高地上面,双方的炮火打成一团,弹雨横飞。在这段泥泞的冲击路上,有两个副班长先后被击中当场牺牲,在211山脚下的一块5米高的大石下,10余名突击队员牺牲在那里,鲜血与雨水混杂在一片泥泞中,逐渐僵硬的尸体任凭雨水的冲刷。这块大石与我固守的3号哨位仅15米,剩余的突击队重整后从3号哨位向1、2号哨位出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