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战争对于普通民众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在战争的硝烟中,无数无辜的生命被剥夺,无数家园被摧毁,无数的家庭在战火中支离破碎。

“我来中国是为了赎罪,为了替日本人还债,日本人欠你们的太多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这场世界性的灾难中,一个日本女兵在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残酷后,毅然决然留在了中国

她曾亲手救下107个中国人的性命,战后嫁在中国,幸福度过一生。

临终前,她留下了一句令人难忘的话,至今读来依然令人感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被强制征召入伍·】——»

护士学校里,伊藤郁子毫无疑问是班上的佼佼者,她自小就喜欢游泳,身手矫健,动作优雅,一身好水性让她在校时期屡屡获得游泳比赛的冠军。

谁也没料到,1945年,才刚从护士学校毕业的伊藤郁子就被强征入伍,派往遥远的中国东北战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藤郁子一开始对着突如其来的命令感到迷惑和不安,但很快就释怀了,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护士,她深知这是一份重任在身,必须服从命令、勇往直前。

于是,伊藤郁子暂时忘却了游泳池的碧波荡漾,系上了护士服,拎着沉甸甸的药箱,踏上了前往前线的行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路颠簸,伊藤郁子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惨烈,到处是焦土遍野,哭嚎不断。

医疗资源严重匮乏,伤员们常常被迫裹着污秽的绷带,日夜在痛苦中挣扎,即便如此,伊藤郁子依然努力救治每一个伤患,哪怕只是为他们稍解燃眉之急。

她把温柔化作止血的绷带,用亲切的关怀驱散伤者的恐惧,而战争也让伊藤郁子看清了另一个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身经历日军暴行·】——»

伊藤郁子在中国东北战场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残暴行径,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犯下了滔天罪行,大开杀戒,屠杀无辜,奴役妇孺。

伊藤郁子看到日军把中国人赶到集中营,像畜牲一样关押、虐待,甚至将他们作为活体试验品,一些幸存者被迫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从事苦力劳动,直到体无完肤、力竭而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惨无人道的暴行,伊藤郁子感到无比震惊和愤慨,作为一名医护人员,她发誓要竭尽全力保护生命,而非亲手掐灭它们。

她开始暗中协助被关押的中国人,给予他们医疗救助,偷运一些食物和药品进集中营。

每每看到那些遭受摧残却仍满怀希望的眼神,伊藤郁子都会被深深触动,更加痛恨日军的所作所为,并十分希望日军赶快战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转瞬之间,1945年8月来临,随着苏军的铁浪般攻势,日军在东北地区节节败退。

战局的惊心动魄给伊藤郁子所在的军医院带来了巨大冲击,一切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而伊藤郁子也被迫跳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好在她凭借过人的游泳能力,在水中支撑了一线生机,就在她几乎坚持不下去的时候,解放军的战士们发现了她,将她从冰冷的江水中救起。

被解放军救后,伊藤郁子决定报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赎罪,她为出生在日本那个残暴的国家伤心。

伊藤郁子发誓,她会用余生把亲身经历铭记于心,向世人诉说日军的暴行,让和平的种子在人们心中扎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留在中国报恩·】——»

在中国东北那些动荡岁月里,伊藤郁子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残酷,也体会到了中国人民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她尽自己所能拯救生命,将温暖与希望播撒在这片蹂躏的土地上,解放后,伊藤郁子本可以选择回到家乡,过上安逸的生活。

但她望着身边这些勇敢而善良的中国军人,下定决心要留在中国报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5年从野战医院起家,伊藤郁子在牡丹江这座曾经的战火重地,展现出了极高的医术水平。

她通宵达旦救治伤员,手到病除,赢得了众多病患的信任与爱戴,直到1950年,伊藤郁子被评为先进个人,获准调入山西解放军医院任职。

在这里,她继续发挥所长,与同事们并肩作战,为救死扶伤而努力奋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凭借出色的医术和高尚的职业操守,伊藤郁子很快就成为医院的骨干力量,她临危不惧,在最危急的时刻挺身而出,累计救治了107多名重伤中国军人,为之后的生命之路带去了希望。

伊藤郁子对待每一位病人都怀着无私的爱心,仿佛他们就是自己的亲人,她不辞劳苦、刻苦钻研,在短短几年内就攻克了一个个看似无解的疑难杂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这样,伊藤郁子在中国扎下了根,1953年,她结识了一位英勇的中国军人宗序定,两人相见恨晚、相爱有加,最终结为夫妻

婚后不久,伊藤郁子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温馨的小家庭给了她全新的人生动力,跟随丈夫的脚步,伊藤郁子一家人来到江苏,她在当地一家医院任职护士,继续行医救人的事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藤郁子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日本护士,却因命运的安排身陷战火纷飞的东北,她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对中国人民的不幸遭遇怀抱着无限同情。

伊藤郁子选择了留在这片土地上报恩,用生命挽救生命,用爱延续爱,将对人性的坚定信念代代相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融入中国生活·】——»

伊藤郁子来到中国已经几十个年头了,她早已将这片土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伊藤郁子刻苦钻研如皋方言,希望用亲和力征服每一个人的心。

果不其然,通过不懈努力,伊藤郁子很快就掌握了地道的如皋话,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和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中日邦交关系的恢复,伊藤郁子有机会回到日本老家探亲,然而,每每踏上日本国土,父母都会千方百计挽留她,期望女儿能就近安家,过上优裕安逸的晚年生活

但伊藤郁子却坚定地拒绝了,她深知自己的根已经牢牢扎在了中国这片沃土之上,决心要为这里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休以后,伊藤郁子怀着一腔热忱在如皋创办了一所日语夜校,将自己渊博的日语知识无私传授给当地学子。

无论酷暑严寒,她总是按时出勤,耐心讲解,用行动诠释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学生们无不被伊藤郁子的执著所折服,更多地是被她那颗永不止步的赤子之心深深打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7年,伊藤郁子到访日本时,日方曾主动向她提出一笔可观的安家费,以答谢她多年来为中日友谊做出的贡献。

但伊藤郁子矢口拒绝,她认为自己只是履行了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没有做什么值得嘉奖的事情,伊藤郁子淡然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我要为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藤郁子用行动诠释了一位国际主义者的人生境界,虽然生于异国,但她对中国人民怀有深深的同情之心,视之如自己的亲人般去呵护、去守护。

伊藤郁子用双手托起了两个国家的友谊之火,为祖国和故乡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她的精神将世世代代熏陶着我们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中国人”·】——»

伊藤郁子与中国结下了无法割舍的不解之缘,她毅然选择了留在这片热土,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携手前行。

在中国度过的几十载光阴,见证了这个古老国度的沧桑与重生,也亲身体会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伊藤郁子将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了中国这片沃土之上,她的魂也早已成为了中国魂的一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藤郁子用真挚的友谊和博大的爱心,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重与爱戴,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她曾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拯救了无数中国军人的生命。

退役后,她又在如皋创办日语夜校,将自己渊博的知识无私传授给当地学子,为地方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动荡岁月,伊藤郁子都怀着一颗无私的赤子之心,用生命诠释着对中国的热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时光流逝,伊藤郁子也年复一年、岁岁迈老,但她对中国的热爱之心却从未消减半分。

2016年12月8日,92岁高龄的伊藤郁子在如皋离世,她用生命完成了对中国的最后一次馈赠。

临终时,伊藤郁子低声喃喃:“我爱中国,我是一个中国人。”

这简短的几个字,凝聚着她对这片土地、对这个国家最深层的眷恋与热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藤郁子用生命真挚地证明了一个日本人也可以成为中国魂——只要你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与这片古老的土地携手同行,你就永远是中华大家庭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伊藤郁子这位可爱的老人,是中日友谊的集中体现,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位国际主义者的人生境界。

为两国人民之间搭起了一座美好的友谊之桥,将永远存在于中国人民的记忆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1].澎湃新闻-2016.12.10《92岁原日军女护士伊藤郁子辞世,生前加入解放军为日本赎罪》

[2].中国青年网-2016.12.10《92岁原日军女护士辞世 生前加入解放军为日本赎罪》

[3].中国新闻网-2013.04.27《日本女护士二战嫁中国兵不回国 一生为日军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