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家公司逆天了,竟然将销冠开除了。而这个员工自称给公司带来了1个亿的订单。
不过小伙还说,自己的业绩是被关系户摘了桃子。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被辞退的倒霉小伙子叫小黎,他的前公司辞退了他,却对外宣称他是主动离职。然而他在这家公司兢兢业业耕耘了三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黎之前被公司委托去了新疆,在新疆工作了三年,开辟了新疆的市场,与新疆当地许多汽车行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公司带来了巨大收益。
新疆的新公司原本条件艰难,缺乏人脉关系,公司也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小黎到来之后,不仅从零开始大力发展业务,为公司建立人脉,对公司进行管理。
小黎在新疆为公司打下了一片天地,可以说是硕果累累。这期间公司有提过要将小黎调去另一座城市永州。但小黎认为难度太高,且新疆分部不能没人,于是拒绝了调动。
2020年疫情时,各行各业的处境都非常艰难,但是小黎依然为公司拿下了上亿的订单。小黎本想着信心满满地回公司复命,汇报一下这三年的成果,却不曾想被公司辞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让小黎恼怒的是,公司强迫他签下的是自愿离职协议。打工人都清楚签署自愿离职协议的后果,一旦签署动法所规定得分N加1赔偿就再也不算数,可见公司用心之险恶。
人到中年,换工作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尤其是已经在行业内付出心血深耕了三年的情况下,被辞退无疑是巨大打击。但是公司选择辞退自己的理由,始终是一团疑云。
小黎在回去之后想了很久都未曾想明白。他先从疫情期间找原因,但是疫情期间自己也为公司创造了业绩。且过去自己为公司创造的业绩很多,公司为何要无故辞退自己呢?
于是小黎开始和公司对线,公司先是说小黎不愿意接受公司的委派,又说小黎在岗位上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接二连三的泼脏水让小黎的耐心走到了尽头。
愤怒的小黎联系了当地记者决定曝光这件事,一时间众说纷纭,记者也多次前往公司进行采访。在问到为什么不让小黎继续留下为公司创造价值时,总经理却一直支支吾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黎发现了问题所在之后,决定再努力深挖一下公司辞退自己背后的原因。在经过多方打听之后,他终于拼凑出了事情的真相。
原来,是公司老板想要把自己的一个亲戚调动去新疆,接手小黎打拼出的成果。对老板来说亲戚也是更值得信任。随后他打算让小黎去永州从零开始,美名其曰调动。
但是,小黎拒绝了公司的调动,无疑是让老板的计划失败。于是公司决定“痛下杀手”,干脆让小黎“自愿离职”。
用公司老板的话说,自己已经给过小黎一次机会,是小黎自己没有珍惜,所以过错在于小黎。
然而在记者进行采访时,公司高层又否认了亲戚调任一说。说是小黎拒绝公司的调动,所以才劝退了小黎,是小黎有错在先。
事情闹大后,公司假惺惺的表示如果小黎愿意回去,公司还是愿意接受小黎回岗。但是小黎拒绝了。他认为,这样卸磨杀驴的公司自然也毫无诚信可言。
最后,小黎拿着四万赔偿金去了别的地方#就业#发展,由于有傲人的业绩,现在的小黎已经有了新的工作并在岗位上做出了优秀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小黎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某些公司对于劳动法的轻视。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的时候,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面临艰难的生存环境,裁员事件频发。
但是劳动法也是社会的基石,许多企业总是在法律的边缘打着擦边球,为了一点利益想方设法压榨员工。不仅仅是初入职场的大学生,就算是职场老人也一样遭此毒手。
所以作为公司,应该尝试与员工良好沟通,互惠互利。对于有重大业绩的员工,更不应该“卸磨杀驴”。而作为员工,在努力为公司带来收益的同时也该保护好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