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新人,主要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参加工作,按照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规定办理退休的人员。按照时间来推算,那就是在2014年10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在2014年10月之后办理退休的人员。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新人大概包含了这么几类人员:

一是2014年10月1日之后,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参加工作时已经全面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只有实际缴费年限,没有视同缴费年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是在2014年10月之前在企业工作,并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2014年10月1日之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机关,或是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进入事业单位;或是通过调任方式进入机关或是事业单位,参加工作时,就已经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

三是2014年10月之后参军入伍,在部队提拔为干部或是士官,从参军入伍开始就缴纳了军人养老保险,转业或是退役后安置到机关事业单位,将军人养老保险转移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新人有这么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按照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计算工龄,只有实际缴费年限,没有视同缴费年限;二是养老金只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没有过渡性养老金;三养老金计算办法完全和企业职工养老金计算办法并轨。

基于上述几种类型的人,在机关或是在事业单位中,不排除在退休前还有突击晋升的可能性。如果属于机关公务员,我们都知道公务员的晋升分为职务的晋升和职级的晋升两种通道。

公务员的职务、职级晋升后,要按照新任的职务、职级来确定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待遇、津贴补贴等也会作相应的调整。新职务、职级的工资待遇要高于被提拔之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公务员的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是按照本人的实际工资作为缴费基数,在退休前被提拔了,缴费基数提高了,但由于缴费基数提高只有几个月或是一两个月,对平均缴费指数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的影响也只有一两个月,这个影响的程度也不是很高。

如果是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退休前获得晋升职务或是聘任专业技术职务可能性是比较低的,即使成功如愿获得晋升,对缴费缴费基数的影响、对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账户的影响也是有限的。但不管如何多少会有一点的影响,对养老金和职业年金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新人和退休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完全不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由于存在比较长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要按照退休时的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职称来确定。

视同缴费指数的高低,不但影响平均缴费指数,而且对基础养老金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基础养老金是按照养老金计发基数和本人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作为基数,每缴费一年发给1%的基础养老金,所以视同缴费指数对于提升自己的指数化缴费工资影响是比较大的。

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还要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越高,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就会越高,过渡性养老金成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中人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中人,在退休前被提拔对养老金影响是比较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退休新人由于没有视同缴费年限,没有过渡性养老金。虽然退休新人的缴费基数总体上会有所提高,平均缴费指数也会不断提高,但对于退休前被突击提拔,由于平均缴费指数不和本人的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职务挂钩,只按缴费基数来计算平均缴费指数。在退休前一两个月提升职务、职级和技术职称,这对养老金的影响是非常小的。

综上所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新人,由于都是在2014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人,少部分从企业调入或是军转干部或是士官,如果没有视同缴费年限,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都是以实际缴费年限来平均计算的,不和退休前的职务、职级和专业技术职称挂钩,这种退休前的突击提拔对养老金的影响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