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城市副中心管委会专题会暨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召开。

会议指出,要更好把握副中心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加强整体谋划,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提升协同质效,变政策高地为发展高地,更好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

会议再次强调要求,深化拓展,持续推动同周边地区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完善利益分享、跨区域联营联建等机制,加快推动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合力做好通勤圈服务,强化功能圈、产业圈支撑,带动周边交界地区高质量发展,为构建首都都市圈贡献更多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环京地区通勤圈是北京发展的重要腹地,加速推动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其当务之急,就是把通勤圈建设好。

据悉,北京将分圈层持续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通勤圈层面,发展多样化跨界交通模式,提升跨界交通廊道保障能力,提高跨界通勤服务水平。

除了正在加紧建设中的地铁平谷线、厂通路及潮白河大桥外,值得期待的还有,城市副中心今年将计划开通水上巴士。通州、北三县将充分利用水上资源,解决群众通勤出行需求,缓解陆上交通拥堵。另外,依据环京地区市场需求状况还将增开通勤定制快巴线路,便利三地居民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已拆除的如通燕高速丁各庄收费站,通燕高速出京方向白庙及匝道收费站等,也让通勤人员出行更加便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未来,服务好北三县通勤人员、解决通勤问题仍是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重点任务。

重点优化北三县等环京地区通勤服务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今年3月发布的“2023北京通勤特征年度报告”指出:

北京市中心城区1小时通勤圈(在中心城区就业,居住地至就业地通勤时耗在1小时内)基本覆盖城市中心25公里范围。

中心城区1.5小时通勤圈覆盖至六环外,向东覆盖至北三县燕郊等邻近区域,同时还覆盖了天津市区及天津武清地区。

中心城区2小时通勤圈能够覆盖河北北三县、廊坊、固安、涿州等主要进京通勤集中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研究人员指出,虽然北京通勤圈建设“加速跑”,但不容忽视仍有部分地区和人群进行着极端通勤,需要重点关注。 从全市来看,仍有12%通勤者的通勤时间超过1.5小时,该群体每天超过3小时在上下班路上,是需要重点优化通勤服务、提升通勤体验的对象。

从空间来看,1至1.5小时通勤者主要是昌平、通州、大兴、房山等的近郊居民,少部分来自燕郊地区。超过1.5小时通勤的群体主要居住于环京地区北三县、涿州、固安等地。可见优化环京地区进京通勤者的出行服务仍是扩大北京通勤圈、增强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来源:燕郊壹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