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居滇南边境西盟、孟连、沧源一带的佤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形态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制度的民族,被称为人类进化史上的“活化石”。不过也因为如此,所以这个民族直到1958年还有砍人头祭祀的恶俗。何为人头祭祀?简单来讲就是~要想稻谷丰收,就得用人头来祭祀,祭了人头的田块就会丰收,没有祭人头的田块就会歉收,所以他们也管人头祭祀叫人头祭谷。

起初,人头祭祀是用本族人,还是自愿献身的那种。不过慢慢的自愿捐献者越来越少,佤族各个寨子便开战,从战败方的男子中挑选合适的祭祀人选。后来,佤族又将祭祀对象改为战俘。到了最后,连战俘都找不到(打不过人家),佤族就用茶或米圈定一个范围,称之为“坐坛”,谁进入这“坐坛”内就砍他的头。之后,大家都知道他们的规矩,自然不会跑进他们的“坐坛”之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佤族人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开始随便出来砍人头了。遇到自己不认识的或是仇人就砍头,若遇到自己的熟人或认为不能砍的人,他们就会说:“啊!你冒失了,我们不砍你的头,你快走。”随后就同那人要“礼性”,这时那人就要将身上的财物送给他一些。如果实在在路上碰不到适合人头祭祀的人选,佤族也有办法,直接跑去人家里砍,还是光明正大的那种。

不过大多数他们还是在夜里,闯进别人家里砍人家的头。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夜里用一牛铃系在自己的颈上,摇动铃,让狗吠,房子里的人认为是贼来偷牛,开门出来就被砍掉头。有时候,因为砍不到人头,佤族还要跑上几天,跑去外地砍人头。如果实在找不到活人砍人头,那就是用死人的人头。如果连死人的人头都找不到,可以用以前祭祀过的人头。反正只能用人头祭祀,不能用其他东西。

此外,佤族人不要未长牙齿的小孩的头,不要嘴缺四肢不全的人的人头,也不要没有牙齿或长相难看的人头,他们喜欢满脸络腮胡或是头人的头。因为他们觉得,这些人身高体壮,有精神气,更受神灵喜爱。不过随着新中国的建立,佤族这种砍人头祭谷的恶俗从不提倡慢慢到强令禁止。怎么回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9月30日,云南西盟县中课乡邦箐大寨佤族的头人拉勐到达北京,准备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国庆盛典。当天,他应邀参加周总理主持的国宴,并于10月1日参加国庆大典。10月3日,全国43个民族的代表齐聚怀仁堂。毛主席当时问拉勐:“听说你们佤族有砍人头祭祀的习惯,可不可以不用人头,改用猴头代替,猴子很像人嘛。”

拉勐回道:“毛主席,不行哩,猴子的魂会吃我们的包谷,只有老虎才行,可老虎不好捉。”毛主席说:“这事由你们民族自己商量着办吧,但人头就不要用了,可以用其他东西代替嘛!”拉勐当即表示,回去后和大家商量着改。毛主席高兴地说:“好,这个习俗得改,人头砍了就长不出来了。”

毛主席的话传到佤族内部后,佤族上层和群众开始议论破除这一习俗。不过,彻底废除这种恶俗的时间,还要等到1958年。期间,又有不少人被佤族砍头祭祀。比如1956年的澜沧县,这一年就有270人被砍头祭祀。1957年,国家地质勘探队有13个搞地质勘探的科技人员,来澜沧探矿,结果13人全被砍了头,拿去祭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在政府的倡导下,1957年被砍头祭祀的人数由1956年的270个减到190个,到1958年又减到了90个。等到了1958年,佤族内部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开始进行革除旧习(就是人头祭祀)的最后商讨。当时头人坐一边,砍头“英雄”坐一边,群众坐一边。某些头人说:“砍头祭祀是阿公阿祖传下来的礼,废不得。”

某些砍头“英雄”也说:“不砍人头祭谷,谷子长不好,谁来赔?”但这种说法遭到大部分佤族群众的反对,可是他们又没文化,说不过头人和砍头“英雄”。就在这时,一个佤族小伙站出来说:“我同意砍人头!最好是砍头人的头和砍头“英雄”的头,因为你们的头比我们的头更适合祭祀,也更懂规矩,看守谷子不就守得更好了吗?”

此话一出,赢得了群众的欢呼。可这时,头人慌了,砍头“英雄”也慌了,只好表态赞成不再砍人头,并约定谁要违反了这条规矩,就送政府监狱判刑,交给“公家”处理。也是1958年这年,发生了一件事情,促使了公安部门对砍人头祭祀的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与处罚。当时有个佤族人,不遵法律,也不听族人的警告,跑去把住在山上的一家人(有老婆、孩子、老人一共7个人)都砍了头祭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公安局将其逮捕,并在大会上将其枪毙,以儆效尤。从这之后,没有佤族人敢砍人头祭祀了,这一恶俗也在这年被强令禁止。后来,佤族改用牛头祭祀。而关于佤族人头祭祀的由来,据他们自己讲有3个:1,佤族最大的神“木依吉”于大发洪水时,告诉大家杀人头祭鬼,谷子才长得好,有饭吃。

2,三国时孔明南征,用熟谷种骗佤族,导致地里不长苗,后来跟佤族说只有砍人头祭谷子才能丰收,然后才给他们好谷种。自此以后佤族每到栽种的时候就砍人头来祭谷,还说:“拿人头祭谷地是孔明老爹告诉我们的。”3,说是要找一个人的灵魂来守护旱谷,谷子才能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