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过一句话:子女跟父母的缘分分为两种,一种是来报恩的,一种是来讨债的。

对于有些子女而言,父母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因此,父母有个什么头疼脑热,这些子女是最为牵挂的。

可对于有些子女而言,尤其是在子女多的家庭里,父母需要的时候,他们袖手旁观,百般推脱。可等父母分好处的时候,他们却又争抢着为自己谋利益。

这样的子女,嘴巴甜,会来事,所以往往会比老实孝顺的子女更讨父母的欢心和喜欢。而父母也会把大多数的财产,偏袒给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婆婆偏心,小儿媳却善良孝顺

《知否》有一句台词:儿女众多的人家,父母最要一碗水端平,才能家宅宁静。

对于绝大多数的父母而言,家里子女多的,父母往往会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不偏袒任何一个子女。只有如此,才能让子女关系和谐,家庭关系和谐。

然而,这样和谐的关系,在杨薇的婆家却很少见到。因为哥嫂结婚的时候,公公婆婆掏空家底,帮着付首付买房,帮着给彩礼,甚至在哥嫂结婚后,公公婆婆还心疼他们,帮着还房贷养孩子。

而等到杨薇和老公结婚的时候,婆婆却说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长大了,就该自己自力更生。因此,婆婆只是象征性给了3万块钱,就让杨薇和老公自己解决结婚的费用。

最终,还是杨薇父母心疼女儿,半借半送了30万首付,杨薇和老公这才买得起城里的房子。虽然公公婆婆偏心,但杨薇却依旧善良,并没有记恨在心,反而婚后该如何孝顺公婆就如何孝顺,从无二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小儿媳拿5万存款给婆婆动手术

杨薇结婚后,公婆还是一直跟着哥嫂住,帮着他们带孩子做家务。哥嫂虽然收入不高,但因为有公公婆婆的帮衬,日子倒也过得特别潇洒自在。尤其随着两个孩子逐渐长大后,哥嫂的日子甚至比他们刚起步的小家庭还要过得安稳。

而杨薇虽然孝顺公婆,可公婆一心为着哥嫂,倒也没有怎么关心过她。即便她怀孕生孩子,婆婆也是一再推辞,要么说自己身体不好,要么说自己分身乏术,让杨薇自己请娘家父母来帮忙。

杨薇心里有些许不满,却也被老公的三言两语给劝服了。在如此强烈的对比下,杨薇甚至都有些羡慕哥嫂的好运气。毕竟有父母的帮衬,和没父母的帮衬,是截然不同的。

公婆的偏心,让杨薇有些心寒。但当婆婆生病住院,需要5万块钱动手术的时候,杨薇还是义无反顾拿出了5万存款。而哥嫂虽然嘴巴很甜,一直很会讨好婆婆,却分文不出。

夫妻俩甚至还玩起了消失,只来探望了两次后,就纷纷借口工作忙和要带孩子,逃遁了。杨薇极其无语,而婆婆却维护起哥嫂,说哥嫂有两个儿子,经济压力比较大,没出钱没出力也是情有可原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哥嫂分文不出,却独享婆婆给的2套拆迁房

哥嫂不露面,最终出钱出力照顾婆婆的任务,还是落在了杨薇的头上。碍于老公的面子,杨薇只能硬着头皮照顾了婆婆半个月,直到康复出院。

原以为自己一片孝心伺候婆婆,婆婆再怎样也会感激一二。但杨薇没预料到,自己不但没有等到婆婆的感激,反而却等来了婆婆把2套拆迁房分给哥嫂的消息。

杨薇有些愤愤不平,去找婆婆理论。可婆婆却很理直气壮地说,你只生了一个女儿,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现在把拆迁房分给你们,就是白白便宜了外人。

婆婆这番重男轻女,名正言顺偏心的话,让杨薇感觉到特别受伤。自己这些年来对公婆的孝顺,感动了自己和外人,却依旧感动不了公婆,以至于他们在分到任何好处的时候,只想到哥嫂,却想不到他们。

杨薇没有跟婆婆争辩下去,而是帮婆婆把行李收拾好,直接就把婆婆送到了哥嫂家。至于老公对她的指责,杨薇并没有在意。毕竟,有哪个儿媳妇,在见识过公婆的偏心和重男轻女之后,还会一如既往孝顺公婆?

你支持杨薇的所作所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