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高考不到一个月时的紧张气氛中,西南交通大学于5月15日度过了其第128个生日,这一事件不仅点燃了校园内的欢庆氛围,也再次吸引了社会各界的目光。特别是许多即将参与2024年高考的考生对这所历史悠久的学府充满了向往与憧憬。而这座历史悠久的高校,也正因为其深厚的底蕴与卓越的成就,早已成为了无数青年才俊心中的灯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溯过往,西南交大的历史可以追寻至百多年前的北洋铁路官学堂,这里是近代中国工程技术教育的摇篮。一个多世纪以来,西南交大见证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由弱至强的全过程。在此期间,该校培养出了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等一大批国家建设过程中的中流砥柱。他们以卓越的智慧和无私的奉献,书写了工程报国的壮丽诗篇。

而这些先驱者的足迹,不仅铺就了中国现代化的基石,也为后世树立了崇高的榜样,并成为西南交大在国家崛起的过程中,具有岿然地位的重要象征。

然而,西南交通大学的魅力远不止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步入新时代,该校凭借强大的学科建设、卓越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丰硕的科研成果,展现了其全国领先的强劲发展势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小编所知,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校在学科建设方面可以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9个学科成功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同时学校工程学更是位列全球前0.3‰。这一数据,既彰显了该校在全球学术领域的影响力,也体现了该校在工程技术研究上的深厚积累与突出竞争力。

另外,人才也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毕竟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提升育人水平,都要依靠人才资源。而西南交大在这方面的表现也是尤为卓越。据悉,目前该校共有55位学者入选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8人荣登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而在2023年,该校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入选人数更是创近5年新高。种种数据,是对西南交大教师团队学术影响力的肯定,也是学校致力于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战略的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才汇聚、集思广益。得益于学者队伍的壮大,西南交大在前端科学的研究中,也展现出名校所具有的勃勃生机。在过去一年间,该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项,刷新了学校的历史记录。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教师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达到13项,并获批西南地区第二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这些成就,无一不标志着西南交大以顶尖人才为科技创新“增速”,不断朝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小编眼中,西南交通大学以其悠久的历史底蕴为根基,正以蓬勃的发展态势不断攀登新的高峰。对于那些追求更高的学术平台的学子而言,该校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毕竟,这所“自成品牌”的高校不仅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广阔的实践平台,更是一片激发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珍贵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