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晓娥已经下定决心,带着3岁的女儿改嫁,再在这个家待下去自己要疯了。

“晓娥,娘求你了,不要走好吗?”

“我平时有什么让你不满意的,你尽管提出来,何况妞妞还这么小,她去了人家那里会受委屈的。”看着儿媳妇要走,婆婆急得都快哭出来了。

“妈,别求她,让她赶紧走,咱们家不养这样的女人。”儿子牛振田打断母亲的话。

“哼,你就注定打一辈子光棍儿吧,窝囊废,不会有女人看上你的,还嫌弃我?”李晓娥说完,抱着3岁的女儿拉着行李箱头也不回出了门。

而门口早有一辆黑色轿车等她。

01婆婆的爱

李晓娥结婚之前也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漂亮姑娘,身材好,就是学历不高,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了。

眼看着二十好几的姑娘了,在外面电子厂谈了几个父母都嫌远,不靠谱,过年回来被父母拉去相亲了。

牛振田是她见的第三个,小伙子外貌长得还可以,看着就很老实,为人客客气气的,脾气很好,而且十里八村的都知根知底。

婚后,李晓娥没过多久就有了身孕,牛振田则又去了磨具厂上班,有孩子了他感觉身上的责任更大了。

婆婆对李晓娥很好,从来不让她下厨,家务活更是全包,只希望李晓娥养好胎就行。

女儿妞妞出生以后,婆婆对李晓娥这个儿媳妇更加的照顾了,本来老头去世的早,没有人帮衬。

家里的六亩地婆婆一个人把庄稼活干完,实在忙不过来就花钱雇人帮忙,也坚决不让晓娥下地。

而且,干完农活还要回家给儿媳妇和小孙女做饭。

李晓娥也知道婆婆对自己超乎寻常的好,但是她觉得婆婆就应该这样,就得对自己好一点。

因为她感觉自己是“下嫁”,自己长得那么漂亮,现在又是男多女少的社会,能嫁给他儿子牛振田,那是他家的福气。

有一次收麦子,到天快黑了收割机才轮到牛振田家,婆婆在地头就一直等着,等收完麦子已经晚上八点多了。

回到家,婆婆已经饿得不行了,赶紧到厨房找点吃的,本以为这么忙的天,儿媳妇得做一回饭吧,一看冷锅冷灶。

“妈,你回来啦?快点做饭吧,我跟妞妞都饿得不行了。”李晓娥听到厨房有动静,知道是婆婆回来了。

婆婆顿时有些心寒,这个儿媳妇是一点不可怜我这个婆婆呀,就是累死饿死也不会管的。

但是婆婆也不敢说什么,只好拖着疲惫的身躯去给一家人做饭。

晚上牛振田往家打电话问家里的麦子收了没,婆婆还说都收好了,让他放心家里。

对于回来连饭都没有的事只字未提。

李晓娥却一点不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个家做点什么,再说了,你看现在的小媳妇有几个干农活的?她从来不觉得自己每天享受婆婆的付出有什么错。

02特殊照顾

有次镇上卫生站通知家里有娃的,凭出生证可以免费领一罐奶粉,早到早得,领完为止。

李晓娥还是在朋友圈看到的消息,赶紧带着妞妞的出生证骑电车去了镇上,一包奶粉也不便宜的,不要白不要啊!

到那已经快中午了,领奶粉的人已经排队排到了大门口,还要复印出生证登记信息,速度慢了很多。

这样排下去,两个小时也不一定轮到啊,李晓娥有些失望和不耐烦,但是排队都排上了,再走更不划算了。

站了半个小时,李晓娥腿都有些麻了,尤其是不时有“关系户”走后门进去,让她更加烦躁。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人忽然从旁边拍了她肩膀一下,“喂,李晓娥,领奶粉啊?”

李晓娥扭头一看,这人她认识,马金富,隔壁马庄的,跟自己村同属一个行政村,是村里的副主任,长得白白净净,三十多岁,前段时间因为离婚村里人都在八卦他。

“是马主任啊,你也来领奶粉?”李晓娥招呼道。

“我来办点其他事,你排队很久了吗?”马金富说话间从上到下打量了一下李晓娥这个刚嫁到他们村两年的小媳妇,深居简出的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

李晓娥婚后吃胖了一些,但是腰恢复得很好还是很细,该胖的地方倒是更有肉了,肩窄胯宽,浑身散发着韵味。

“我都排了半个多小时了,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估计还要很久哦。”

“来,你跟我过来一下,这个队先别排了。”

“可是这....”李晓娥想说都排队那么久了,走了再回来就成插队的了,还得重新排。

马金富看出了她的犹豫,使了个眼色,“放心,走跟着我。”

李晓娥跟着马金富去了领奶粉隔壁的一个办公室,进到屋内发现这间办公室跟隔壁是相通的,留得有个门。

只见马金富跟办公室的一个小伙子寒暄了几句,塞给他两包烟,又交头接耳说了些什么,那个小伙儿就开门去了隔壁。

不一会儿,拿着两罐奶粉出来交给了马金富。

“给,用这个黑色塑料袋子装着,别让其他人看见了,回家吧!”

“马主任,这...不用登记的吗?”

“自己人登记啥,这是我小老弟,以后有啥事跟我说,咱认识的有人。”

“真是太感谢了,改天一定要好好谢谢你!”

李晓娥第一次有了享受“特权”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奇妙,回去的一路上都在回味刚才经历的一切。

03流言蜚语

两三个月后,忽然有一天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喂,晓娥,我是马金富啊,有个好事儿想跟你说一下。”

“喔,是马主任啊,上次的事还没谢谢你呢,有啥事你说?”

“叫我金富哥就行,村委现在却个信息员,你上过学,会打字,我的意思是想吸收你进村委来工作,不过呢,得征得你个人同意才行。”

李晓娥感觉挺意外的,自己竟然有一天能当干部?她又想起了那天领奶粉走后门的感觉,那感觉真好。

但是她又觉得不太正常,马金富为什么找自己而不找别人呢?村里有很多会打字的留守小媳妇啊。

李晓娥又敏锐地觉察到这个才三十出头就离了婚的男人,可能有别的目的。

“让我考虑一下吧,毕竟家里还有婆婆和孩子,我得跟她们商量一下。”

“好,我等你消息,这是我手机号你记一下。你要认真考虑啊,错过了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嗯好!”李晓娥挂了电话,其实她要是想去自己就可以做主,她婆婆也根本拦不住。

只是现在她心中有个顾忌。

李晓娥考虑了两天,还是忍不住想去尝试一下,在家就一直带娃么?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了。

最重要的是,她觉得自己跟任何人交往都有分寸,有底线。

所以,唯一的担忧也没了。

她跟婆婆说了一下,并保证家里农忙的时候会带孩子,不会耽误种地,就去了村委报到。

而丈夫牛振田听说媳妇去了村委工作,还高兴地不得了,以后自己家里也有“关系”了,哈哈。

可是没多久,村里关于李晓娥的流言蜚语就多了起来。

原来村里的支书年纪偏大了,只把握个大方向,具体的工作全部交给马金富负责,很少去村委。

其他干部要么不识字,要么只干一些简单的督促工作,这样每天大部分时间就只有马金富和李晓娥两个人在村里了。

有时候,上面布置了紧急工作,李晓娥会加班到晚上很晚,马金富就会给她带晚饭。

镇上有什么信息录入的工作,或者会议,马金富会开车带着李晓娥一起去参加。

而且工作上的联系也让李晓娥认识了很多圈内的人,到哪去办事也方便了很多,她很喜欢这种感觉。

随着李晓娥慢慢融入圈子,各种牌局、饭局马金富也开始带着她。

村里经常见着俩人进进出出,还有人说在城里见着他们一起逛街来着,在什么宾馆附近,说得有鼻子有眼。

04停止打工

没有不透风的墙啊,流言蜚语传到了婆婆的耳朵里,婆婆每次见到李晓娥都会明里暗里提示她,还劝她辞职。

李晓娥恼了,“你什么意思?想说我在外面鬼混了是吗?叫你儿子回来给我离婚啊!”

“听风就是雨,在这污蔑人!”说罢气呼呼地出门了。

见管不住儿媳妇,婆婆开始跟儿子打电话说明情况,总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个家散了吧?

牛振田开始不信,后来怀疑,听得多了也越来越担忧,自己常年不在家,年轻貌美的媳妇天天跟一个单身男人在一起,要说放心那是不可能的。

在没有跟李晓娥商量的情况下,牛振田直接辞了职回家了,他准备以后就在家里找份活儿,哪怕没有外面挣得多,也不出来打工了。

到家已经是晚上了,家里只有母亲和已经睡着的女儿,牛振田有些不高兴。

都这么晚了,一个女人不回家,待在那个男人身边成何体统?行李放到屋里,直接出门去找李晓娥。

到了地方,静悄悄的也没人啊。

打电话,不接,过了半个多小时才回电话,“我在村里整理资料呢?你有什么事吗?”

李晓娥在撒谎没错了,牛振田没有直接戳穿她,而是告诉李晓娥自己今天晚上到家,辞职了。

回去的路上,走到巷子口就看到一辆车停着,从车上下来一个女人,正是自己的老婆。

牛振田心里窝火至极,可是又不敢上前直接抓现行,那样这个家就毁了,离了婚自己还上哪找这么漂亮的媳妇去?

从此,牛振田就下定了一个决心,不出去打工了,就天天守着李晓娥,想方设法阻止她上班,最好上不成班辞职,让她没机会再出轨。

李晓娥自知心里有鬼,刚开始还有些收敛。但是时间一长就受不了了,想干什么都被盯着。

“你一个大男人天天在家蹲着,你不怕被人笑话吗?”

“我不在家蹲着,才会被人看笑话吧?”

“你什么意思?”李晓娥积累的怨气终于爆发,俩人话赶话终于把核心矛盾给挑明了。

“离婚!一天也过不下去了,结婚的时候我就不满意,要不是爸妈说你老实,人品好,我会看上你吗?看你那没出息的样,村里谁瞧得起你?”李晓娥开始讽刺牛振田。

“你好,天天跟一个离婚的男人鬼混,一个连媳妇都守不住的男人,你还要点脸不?”

“你闭嘴,马金富就是比你强,啥都比你强!跟你在一起三年还没跟他在一起仨月快活!”

俩人最后一丝遮掩也不要了。

05离婚

自从大吵了这一架,把丑事彻底拿到明面上来,李晓娥是再没法在家里待下去了。

她也明白,自己跟牛振田大概率是过不下去了。

其实,从那天晚上一起加班他跟马金富没忍住关了灯开始,她就知道这一天早晚得来。

开水不怕死猪汤了,李晓娥直接跟马金富光明正大交往起来。

晚上也不再回家,而是直接搬到了马金富家里,马金富正求之不得,到处跑着帮忙办理离婚事宜。

这个他很熟。

在马金富的帮助下,李晓娥还成功拿到了女儿的抚养权。

看着韵味儿十足的小娇妻李晓娥,马金富感叹,以后每天回家都可以抱美人了,为了她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李晓娥也对以后的日子充满了期待,跟着牛振田常年异地就像守寡一样,马金富不但会哄自己开心,还是个特别会来事的人,跟着他错不了。

至于孩子,马金富自己有个儿子,自己带过来一个女儿,儿女双全了,也不用再生了。

结婚证一扯,俩人就开始了没羞没躁的生活。

可是后来的婚姻生活,渐渐让李晓娥意识到了重组家庭的脆弱和困难。

每次俩孩子争玩具,李晓娥都只能委屈自己的女儿,因为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她吵了马金富的儿子,当哥哥的怎么不让着妹妹。

回来小儿子就告了她的状,说她们联合起来欺负他。

马金富自然更相信后妈不疼儿的真理,跟李晓娥大吵一架,说要想好好过就同等对待孩子。

如果她不对自己儿子好,他也不会善待她的女儿。

这像悬在李晓娥头上的一把剑,让她整体都充满危机感,甚至每次都委屈女儿才能显示自己公平。

06再离婚

过了几年,马金富攒了一些钱,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准备将来给儿子结婚用。

这让李晓娥心里很不爽,明明可以用这些钱改善生活水平的,却因为马金富的儿子,自己要跟着一起过穷日子。

马金富的收入大部分都用来还房贷了。

有一次,李晓娥的女儿妞妞想报个钢琴版,价格是每个月两千块钱,马金富一听当场就拒绝了。

“女孩子,供养到大学毕业就好了,找个好婆家,没必要学这个!”

李晓娥听了心寒彻骨,如果是亲爸,绝对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吧?

她又想起了女儿大冬天想吃烤肠,牛振田冒着大雪跑到镇上给妞妞买烤肠的场景。

给你儿子买房子几十万都舍得花,给我女儿多花一分钱都嫌浪费。

李晓娥算是看清了,后妈不亲,这个后爸更不亲!

没有血缘关系的父女,根本做不到毫无保留的付出,重组的家庭就是这样脆弱,经不起任何金钱的考验。

大吵了一架,李晓娥对马金富厌烦到了极点。

后来,李晓娥实在是过够了跟着马金富母女都要受委屈的日子,偷偷联系上了前夫牛振田。

“我们重归于好吧?我知道自己错了。”

“不可能了,你们的事十里八村都知道了,我根本做不到释怀,也做不到被人嘲笑着生活。”

李晓娥留下了悔恨的泪水,都是自己作的...

她跟马金富又离了婚,带着女儿离开了镇子,搬到县城开始了单亲妈妈的生活,她准备一个人抚养女儿长大,不再结婚。

李晓娥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应该敬畏婚姻,婚姻不但是神圣的,而且是要有担当的,不可以轻易背叛婚姻。

头昏很重要,重组家庭往往面临着更多矛盾需要调节,更多利益冲突无法调和,经营更加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