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云和小丽是妯娌关系,秀云是大嫂生有一子一女,大的是儿子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女儿妞妞也上了幼儿园。弟媳小丽只生了一个儿子,和妞妞同在一所幼儿园上早教班。

她们的婆婆杜月娥五十八岁的年纪,婆婆做事利索勤快,为人也贤惠。两个儿媳的孩子都是她一手带大的。对于照顾孙子孙女,她真是好的没法说了。杜月娥不仅种有庄稼,还找了一个打扫卫生的活,每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她对孙子孙女那叫一个亲啊,她每个月都要花费三四百块钱。给家里买了好多好吃的食物,水果奶面包都有。还有女儿每次回家探望她给她买的礼品,她都舍不得吃,留着给孙子孙女放学回来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对两个儿媳也非常好,当她有闲空时,看到儿媳妇的庄稼地里长草了,就赶忙去拔。整个人是一刻也闲不住,左邻右舍都夸她是腿勤嘴勤。腿勤是真心夸她的,嘴勤就不好说了,有褒有贬。杜月娥这人心肠善良,喜欢管闲事,替人传递个消息。比如村子里哪个有儿子的人家央她说个媒啦,哪个人家的婆媳之间发生矛盾,她都乐意去说和。有些事情管得不好了,反过来惹一肚子气。

两个儿媳不喜欢她多管事,可她生性如此,没办法。她不仅爱管别人的事,自己两个儿媳家庭的事,她也喜欢插上一脚。所以老是被两个儿媳怼,有时候人家气坏了,怼她怼得狠了,她就哭诉两个儿媳妇给她脸色看,对她不孝顺。

秀云的女儿妞妞和弟媳小丽的儿子乐乐,同在一所幼儿园上学。小丽每天都要接送乐乐,而秀云还有个儿子在另一所学校学习。秀云每天来回跑着接儿子女儿,很麻烦。婆婆觉得小丽总是得接送乐乐,不如把妞妞也一并接送着,大儿媳不是省去了麻烦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她就跑到小丽家里说:"丽呀,你看你嫂子接送两个孩子忙的,两头跑太麻烦了。你自己不是要接送乐乐吗?顺便把妞妞也捎上,你的电车大,带两个孩子可以的。不如就给你嫂子帮个忙,好不好!”

小丽低头沉思了一下,然后抬起头直视着她的眼睛,"是我大嫂让你来说的吗?″

婆婆赶忙摇头,"不……不是,是我自己跟你讲的,跟你大嫂没关系,不过你把妞妞一并接送了,你大嫂一定会感激你的。小丽立马瞪圆了眼,生气了,"既然我大嫂没说,你又何必多管闲事,做这个烂好人。我可以接妞妞,但大嫂又没亲口跟我讲。孩子那么小,我是要担责任的,万一有事,大嫂骂我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咋办?你一天到晚怎么那么多费话,管住你的嘴好吧。大嫂没亲口跟我讲,我就是不接!”

杜月娥听了,觉得小丽讲得有道理,只好涨红着脸讪讪地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丽养了好多柴母鸡,都说柴鸡蛋营养成份高,比普通鸡蛋好吃口味好。大嫂每年也养鸡鸭,可她养不好小鸡仔,都半途而废了。看见小丽养的柴母鸡下了蛋,眼热的不行。她家妞妞是早产儿,身子弱,也有点偏食,最喜欢吃鸡蛋了。所以大嫂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到附近的养鸡场买鸡蛋。可养鸡场的鸡都是农场主用伺料养的,鸡蛋的营养成份没有家养的鸡下的蛋营养高。但家养的鸡蛋不好买,大嫂眼气也没用。

那一天,婆婆串门到了小丽家,看到小丽家的鸡蛋篓里装满了一篓子柴鸡蛋。就随口说:"小丽,你大嫂正在到处买柴鸡蛋,买不来。你家这么多,乐乐一个人又吃不完,就买给你大嫂一些吧!妞妞身体弱,好好补一补!小丽正在拖地板,冷着脸不搭理她,她赶忙去秀云家传了口信。

秀云满心欢喜地来到小丽家说明来意,并说是婆婆告诉她的。小丽当时就来火气了,但当着大嫂的面不好发作。大嫂既然张口了,不好驳她的面子,就只好送了她一百个柴鸡蛋。大嫂给线,小丽不好意思收,死活又塞回给了她。大嫂高高兴兴地走了。小丽却坐在那里生闷气,自己辛辛苦苦攒了这么长时间的鸡蛋,为的是娘家妈生了一场病,她想把柴鸡蛋送给娘家妈养身体。这下被嫂子拿走了百十个,只好让儿子先别吃,再攒两天,一并送回娘家去。对婆婆那张嘴,她是真的生气。

下午,婆婆又晃到她家,她狠狠地把她刁了一顿,"你偏向嫂子对吧!怎么你事事都向着我大嫂,她给你什么好处了?我对你不好吗?你处处为大嫂着想,那你干脆将来养老也别来找你小儿子了,找你大儿子去!″

她又吃了一肚子气,尴尬地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两天,村里有一户人家要娶儿媳妇办喜事。对方女孩虽然未婚先孕,却开口要十五万彩礼钱,少一分都不行。那一家父母又生气又发愁,这女孩子不是仗着肚子里的孩子要胁他们家吗?

村里人都在议论这件事,婆婆得意地说:"想当初我大儿子和大儿媳也是未婚先孕,她娘家妈不愿意。我大儿媳就偷偷地和我儿一起躲到广州去了。到生孩子时才回来,我们家连结婚和孩子满月酒席一起办,省了彩礼钱。大家都哈哈大笑,夸她大儿有本事,她高兴得眉开眼笑。

这事传到秀云耳朵里,不得了了。大儿媳妇又哭又闹地找她算账,"怎么着,我嫁给你儿子不是你家明媒正娶的,是我自己跑来的吗?是你家白俭的儿媳妇!不值钱,是不是!怪不得你不把我放在眼里呢!要彩礼钱的儿媳妇是宝,不要彩礼钱的儿媳妇是草,对不对?那好!你把我的彩礼钱给我补回来!”

就因为婆婆经常讲错话,说话总是不经过大脑过虑就讲出来,惹儿媳生气。秀云和小丽开始讨厌她,她一说错话,就怼她。怼得她脸红脖子粗,气得捶胸顿足,直骂两个儿媳不孝顺。

后来,又为了一次处理家事时话说得不对,秀云和小丽两个人干起仗来,吵得不可开交。最后两个儿媳都把事情的起因怪到她头上,两个人合起伙来怼她。

杜月娥气得大哭,"你们两个不尊重长辈的东西,我哪点亏待你们了。天天跟我作对较劲,不把我放在眼里。我给你们带孩子,帮你们干农活,你们怎么就不知好待呢?你们俩想气死我呀!她哭得伤心极了,秀云和小丽马上心肠软了下来。她们想起了婆婆以往的好处,也觉得她是天下难找的好婆婆,就是那张乱讲话的嘴,太烦人了,还不长教训。看到婆婆哭得眼睛肿得跟桃子似的,也心疼。

老人忙活了大半辈子,没享过一天福,为儿女们出钱又出力,一副热心肠。对两个儿熄不偏不向,虽然话语上有过错也不算是大事,把婆婆怼得可怜巴巴的,真有点于心不忍。一家人以和为贵,了解了婆婆的这个毛病,以后多多指点指点她,不再跟她较劲认真就是了。

老人没有什么文化知识,说话往往不经过推敲和仔细斟酌。就是一个直筒子快人快语,这种人其实都有一副热心肠。作为年轻一辈,还是不要过多计较较真,知道婆婆错在哪里,指点指点。一家人还是以和为贵,和和睦睦,大家庭才会其乐融融,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