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进行关注,可在第一时间接收到文章推送,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拜登没吓住中国,解放军活动依旧频繁,美国想要调整“一中”政策?若解放军攻台,美国是否打算做出“军事回应?”面对纷乱交织的台海,中国需要做好三件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现阶段的中美关系来说,台海问题无疑是关乎两国最终命运的“终极议题”。自赖清德赢得今年一月份台湾岛内的选举之后,中美双方都普遍担忧,这位“台独金孙”又会趁着520就职演讲之际闹出什么幺蛾子,以至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访华之时,都当面向大陆发出警告,要求大陆方面不要在520前后“轻举妄动”,美国将紧盯大陆的“一举一动”。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台海问题的最大风险,恐怕不在于台湾身上,而在于美国身上。在过去几十年以来,一个中国原则一直是中美两国的建交基石,也有着联合国2758号决议作为法理依据,但这些“压舱石”,在近几年来都出现了极大的松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佩洛西的窜访台湾事件,打破了过去美台不发展“官方关系”的承诺,连年以来逐渐加码的对台军售,更是对“八一七公报”熟视无睹,中美最终滑入战争深渊的可能性,变得愈发强烈,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迹象。

根据中时新闻网的报道称,5月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印太小组召开听证会,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康达接受问询。来自美国肯塔基州的议员巴尔表示,拜登政府目前所采取的一系列举措,并未能起到吓阻中国的作用,因为“侵扰行动”正在增加,在中美领导人旧金山会晤结束之后,解放军在台海周边的活动变得愈发频繁,1月份发生了72次 ,2月份发生了86次,3月份则有139次,中国显然没有被拜登的强硬言论给“吓到”,这些言论也没有起到效果,事实正在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巴尔向康达询问,拜登总统数次表示,如果台海发生冲突,美国将以武力回应,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对台战略从“模糊”走向“清晰”?康达则表示,美国对台湾的立场和政策维持一致,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没有变化,美国总统也反复提到了这一点。

但这一观点又遭到在场的另一名民主党参议员康诺里的反驳,康诺里表示,或许这些言论是脱稿而出,但拜登总统已经非常清晰地表达了他的意思,那就是如果台湾遭到“无端攻击”,美国可能进行“军事回应”,美国国务院应该听听总统说过的话,因为这实际上“非常有帮助”,能够让北京“考虑得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单纯从这些对话上看,似乎是无关痛痒的“文字游戏”,但将台湾问题如此堂而皇之地摆在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足以可见其危险程度有多高。在会上,不少民主党参议员揪着拜登所说的“武力保台”言论不放,试图让美国国务院也做出类似表态,但奈何康达就是“不上套”,重申了美国的“一中”政策。

这表明,尽管现阶段美国的“一中”政策没有出现改变,但不意味着未来不会出现变动,因为在这些美国议员的认知当中,如今美国的对华政策是“没有效果”的,无法起到遏制解放军在台海活动的作用,应而将立场从“模糊”转变为“清晰”,直截了当地向中国释放美军“保台”的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行为看似能解决台海危机,但实则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下下策”。因为就现阶段的中美关系而言,在台海问题上尚且存在一定的“政治默契”,美国不断重申的不支持“台独”立场,就是在向赖清德施压,要求其在520就职演讲之时,不要进行任何的政治挑衅。

同时,“模糊”战略也给了美国更多的选择,在“台湾有事”的大背景下,美国可以选择出兵或不出兵,乃至介于两者之间的“出枪不出人”,效仿现阶段的“乌克兰模式”,这也是不少美国智库的“建议”,不寻求在台湾战胜解放军,只寻求拉长战争,逼迫解放军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一旦从“模糊”转向“清晰”,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将直接被“坐死”,必须作出相应的选择。而如果真的如拜登所说,在“台湾有事”之时,美国以军事手段进行回应,那么所引发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轻则中美断交,引发局部军事摩擦,重则三战打响,最终升级成为核大战,但这并不符合中美两国的利益,中方也一直向美方强调,核战争打不得,核战争“没有赢家”。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次听证会的对抗也从侧面证明,美国内部有不少政客,非常希望主动升级台海问题,并将台海作为中美博弈的“主战场”,辅以一系列政策来“催化对抗”,力图掀起一场新的“冷战”,这一点必须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面对台海问题的现实威胁,我认为中国所需要做的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层面。

第一,加快解放军新质战斗力的生成,并且在台海地区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展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第二,推动国内统一大市场的建立,提升抗风险和内循环的能力,为未来可能到来的中美“摊牌”提前做好准备。

第三,同美国的政商界深入接触,力图通过民间交流 来遏制住席卷美国上下的这股“反华浪潮”,避免反华被无良政客打上“政治正确”的符号。

从本质上来说,中美两国在产业结构上存在天然的互补性,美国也需要中企入驻重整本国的制造业,但奈何美国的一系列政客“对抗入脑”,深陷“修昔底德陷阱”无法自拔,中国能做的,只能是该劝就劝,实在劝不住了,那就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