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633期。1955年,二野名将王近山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同时还是公安部副部长。能在首都北京担任要职,足见中央对其信任。春节时王近山准备到几位老首长家拜年,尤其是徐向前元帅和刘伯承元帅。但一名下属却“善意”提醒他:这俩都已经不是实权人物,您还是多去中央首长家走动一下为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一听就变了脸色,怒斥道:这两个都是我的老师,我王近山不是趋炎附势的人!说罢,执拗的王近山把妻子孩子都喊了出来,让司机拉着满满一车人,去看望两位元帅。其实从下属的角度看,此人的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徐向前身体很差,建国以后都没有赴任总参谋长职务,一直由聂帅代理,1954年更是被粟裕正式取代;而刘伯承年龄大,战争结束后就辞去了主要领导职务,到南京办学培养人才,离开了中心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调到北京不久,正应该努力熟悉岗位和环境,获得中央领导的支持。而徐帅和刘帅不是特别硬的“山头”,并且过于低调了。下属为王近山的仕途考虑,才提出了上面的建议。但王近山非常重感情,拜访首长不是为了巴结,而是真情和礼貌使然。下属越是那么说,将军反而越“犟”,把全家人都给带上了。王近山做事,最不喜欢两面三刀,他最在意的战友情和师生情,而非首长的职务、自己的前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近山的军队履历,是很有特点的。红军时期他是四方面军干部,长时间追随总指挥徐向前,当过红31军第93师师长。王近山的打法和思路,受徐帅影响很深,十分擅长运动歼敌。所以王近山一直敬重这位生涯早期的领路人,称徐帅为“老师”;而1937年西路军失败后,刘伯承奉命接应残军,后来更是执掌了四方面军为班底的八路军129师。因此许多像王近山这样的老四方面军将领,在抗战时成为“刘邓大军”骨干,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跟着刘伯承南征北战屡建军功。1949年王近山出任二野第3兵团副司令员,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军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明显,王近山不是出身中央红军的将领,没有“双红一”的光辉履历,后来也没在115师、四野工作过,在建国后的北京党政军干部中,多少有些“非主流”。他重情义却不擅长关系维护,这种真性情,对个人的发展多多少少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就在几年后王近山因为家庭关系问题,受到严厉处分并下放劳动,军队前途黯淡下来。晚年王近山只担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参照正常的发展轨迹要差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8年5月,王近山将军患癌早逝,年仅63岁。而他一直倾心敬重的两位元帅,尽管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却十分高寿,此时白发人送黑发人,悲伤不已。他在“刘邓大军”时的另一位老首长小平同志,为了照顾王近山的军人荣誉,特批不要在悼词上写军区副参谋长的职务,而是改为“南京军区顾问”,相当于大军区级别。几十年革命战友间的情谊,是无比真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