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乃鎏 张萌

厦门集美,正在加速奏响年轻的乐章。

5月15日晚,明亮的街灯映衬下,厦门软件园三期B区亮如白昼,金海豚广场成了年轻人的欢乐海洋与快乐集聚地……当晚,“极美·Super”音乐市集在此举行,再次用美食好物、美好视听,开启集美新市民的夜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极美·Super”音乐市集现场。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是第三场“极美·Super”音乐市集。此前,市集以企业专场形式,受到广大企业员工的喜爱与好评,其中在上个月的第二场演出现场,吸引了千余年轻人参与。

据悉,音乐市集由集美区相关部门主办,全年计划11场,时间固定在每月第三周的周三晚,地点根据员工需求,轮流在各个区域举办。

“打造在集年轻人的专属休闲娱乐平台。”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在集学习生活、就业创业的青年日益增多,特别是厦门软件园三期入驻企业超1.4万家,集聚着大量年轻人群。而音乐正是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文艺活动,参与门槛低、覆盖人群广,易联结园区青年人群,“为他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平台,帮助释放压力、舒缓身心,同时集聚青年活力、释放青春活力,实现青年与集美区的‘双向奔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音乐市集吸引众多年轻人参加。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其实,音乐市集是集美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打造中央活力区(CAZ)的一个缩影。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集美区常住人口103.7万,其中常住青年人口47.5万人,占比超过45%,已拥有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优势——人口结构年轻化。对此,2021年,集美区初步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构想,2022年6月被正式确定为厦门市唯一一个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两年来,集美区人口持续净增长,青年日益成为该区的建设中坚力量和生力军。据统计,2023年集美区常住人口达109.6万人,连续三年位居厦门市第一,且十年人口增长量在福建省县区排名第一;截至今年4月,集美区常住人口已达117.6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美学村拥有众多高校院所。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据了解,集美区人口特别是青年人口持续净增,与该区独特的区情及青年人才聚集优势密切相关:集美百年学村拥有16所高校院所、聚集了数万青年学子,成为重要的青年资源和人才库;同时作为福建省级两岸融合县域集成改革试点区,集美现有两个国家级台商投资区,通过近年不断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模式,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高效优质的服务措施,已吸引大量台湾青年前来就业创业、就学生活。

立足于上述区位和青年人才聚集优势,集美区近年来紧紧以“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为抓手,着力构筑“引、育、融、留”的青年服务体系,全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并与青年的全周期成长成才同频共振,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青年工作政策措施,有力有效地支持青年在集美成长成才、安居乐业以及安放青春理想、绽放青春热情。

例如,《集美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行动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围绕青年成长全周期,推出实施青年创业、青年就业、青年生活、学村学子、台青聚融、青年成长等“六大工程”18项计划,全方位构建有利于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生活、学习教育、健康成长的友好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美高校学子。林志杰摄

又如,实施“聚贤集美”人才计划,给予青年人才创业启动资金、贴息贷款、场地补贴等配套扶持资金;创新成立TOP金融赋能研究院,汇集银行、基金、院校以及券商、律所等社会力量,构建完备人才创业金融链;挂牌成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驿站”,全方位服务高校学子就业创业。

同时,给青年人才发放生活补助、租房补贴,打造“集智汇美 梦想启航”引才品牌,通过“产业优才 携手未来”重点产业企业带岗直播、“TOP·Y”青年人才高校行、“金蓝领人才培养工程”“21天融入计划”等项目活动,为青年人才提供就业机会。

此外,上线“青春集美”数字平台,为广大青年提供场景化、社交属性、高效便捷的数字工具;策划组织青年潮玩节、集美青年社团嘉年华、美好生活节等活动,不断满足青年对高质量美好生活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美青年人才young之夜活动。集美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硕士毕业的王浪目前从事新能源工程机械领域。已在集美学习生活12年的他,对集美的发展潜力和活力深有感受。他说,浓厚的人文气息、城市活力及优美的环境,日渐发达的交通,生活在集美很幸福;而集美良好的创业就业环境和政策支持,丰富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支持,以及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对青年就业创业也给予了大力支持,让青年人有大施拳脚的机会。

其实,有相同想法的,并不在少数,包括众多在集就业创业的台胞青年。《行动方案》专设“台青聚融友好工程”,聚焦两岸融合发展建设集成服务示范区,通过重点推进“台青家园”“台青成长”“青享金融”“台青融和”等计划,对台青在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创业启动扶持资金、经营场所补贴等予以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台青创业力度,并鼓励和支持台青融入两岸乡村振兴建设,吸引了台青纷至沓来。

台青杨于萱便是其中一位,2022年她在集美创立了一家文创企业,并入驻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不仅领到租房和办公场地补贴,还获得台湾青年创新创业项目启动扶持资金,以及基地的创业指导和帮助。“集美的创业环境很友善,还有与台湾相近的民风民俗,是一个富有活力的城区,艺文活动很丰富……在这里扎根发展没有后顾之忧,心里特别踏实。”

“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们希望用自己的力量让它越来越好。”来自台南的吴炳璋2018年登“鹭”,2020年加入集美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如今是黑猫两岸青年文旅基地的执行长,正努力以城内村为基地,以实操项目联结两岸青年,“为他们搭建梦想舞台的同时,引入台湾社区建设经验,更好服务当地村民,也为城内村带来新的商机和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集美加快打造中央活力区吸引人才、产业。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青年聚则城市兴。如今,走在集美的街头巷尾,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彰显了无限活力。有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集美区在人口持续显著净增的同时,新增“四上”企业69家、新增企业2908户,实现人口、产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同频共振。

“青年友好已是集美区的鲜明标识。”集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该区将进一步聚力活力化升级,继续以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任务为牵引,抓实青年友好型城区建设各项任务,推出一批青年友好企业、青年发展型社区等友好单元,打造100个青年友好文体空间;全面铺开集美中央活力区(CAZ)各专项规划,进一步完善CAZ品牌和视觉体系建设,做优“青春市集”……给广大青年提供更多更实的“集美机会”、更美更好的“集美生活”,“让年轻的乐章,在集美发出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