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师范学院坚持以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小学教师为基本任务,根据社会需求、专业特点和学生学情,以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打造学习与实践并重的优质教学模式,稳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农村小学教育定向培养一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有作为”的农村小学全科教师。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学院始终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满足教学工作的需求,保障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质量。一是开展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注重教学改革与创新,致力于以学术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教育研究院乡村教育研究基地、农村教育研究院等平台为载体,建设由校内外教学科研人员组成的高职称、高学历教学研究队伍,鼓励教师积极参加与承担“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与实践”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凝练学术研究特色,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建立高水平学科教学团队,以农村基础教育研究为主,涵盖小学语文、小学数学和小学艺术等学科,取得很多具有民族性、区域性的农村教育发展研究系列成果,形成农村教育研究和乡村教师培养的学科专业特色,为小学全科师范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强化立德树人意识。学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引导教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建领航作用,指导党员教师用自身高尚的师德给青年教师作出良好示范,培育“四有”好老师。三是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帮扶力度,为青年教师搭建锻炼平台,继续推进集体备课模式,构建起备课、授课、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传帮带”帮扶体系,实现新老教师教学相长。

创设良好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为先导,以强化专业技能实训为主线,以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为载体,开设“红木棉讲坛”,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资深教师、优秀校友开展各类讲座,开展卓越教师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读书活动月等课余文化活动;同时注重设备的建设和管理,建有党员活动室、智慧教室、云教室、美术实训室、书法实训室等多个先进完备的实验教学中心,为全科师范生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广阔的成长舞台,帮助其明确学习目的,自觉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在75周年校庆之际,邀请优秀校友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分享乡村工作经验,带领全科生回顾与思考中国乡村教育发展,激励学子珍惜学习机会,提升职业技能,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用实践朝着目标前进;举办“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公费师范生”讲座,以优秀毕业生事迹为榜样,向新生阐明所学知识与未来的生活、职业发展的关系,鼓励全科师范新生以勤奋、踏实、上进、自律的态度努力学习,树立优秀公费师范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并将其转化为学习动力,坚定从教理想信念;组织师生观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弘扬乡村教师教书育人、爱岗敬业的教育精神,为新生树立榜样意识,激励新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掌握专业知识,练就教师技能,为农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搭建第二课堂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学院坚持“师德优先、理论够用、技能突出、一专多能、面向农村”的培养目标,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在思想引领和实践育人方面的作用,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让全科师范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利用课余时间独立或合作参加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社会实践等各类活动,帮助全科师范生更好地规划自身学习生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个人技能特长,促进全面发展。例如,打造教师教育品牌活动,围绕声乐、绘画、钢琴、舞蹈、手工、书法等主题开展不同形式的比拼活动,以丰富学生生活为基础,强化全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培养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的新一代人民教师;开展“寻访最美全科教师”社会实践活动,全科师范生学生代表组成实践小队对已经毕业的全科师范生进行采访,解答在校生对教师行业的困惑,探究教师职业的发展趋势,加强在校生对教师职业的认知,助力在校生吸取师兄师姐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为未来的教师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举办2018年全区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为区内高校师生提供相互交流学习、分享教育经验的平台,营造积极、拼搏、进取的学习氛围,强化全科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齐心为农村小学全科师范生的培养谋发展,共力为农村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谋奉献。

深入开展校地合作,优化学生就业能力

学院将研究农村教育、服务农村教育作为学校教师教育的办学特色,建构与广西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教育格局,先后与玉林各县市多地中小学合作共建教育实习基地50多所,并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建立横向服务联系机制,搭建以“高校—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幼儿园”为模式的合作框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其在乡村教学一线实现个人价值,进而改善乡村教育队伍人才结构,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校地合作共赢。此外,学院领导和教师前往全区各地开展乡村小学全科教师调研活动,实地查看乡村小学全科教师教学单位的教学环境、设施、设备等,详细了解全科教师参加工作后的工作业绩、工作满意度、适应困难、职业发展规划等情况,不断完善全科师范生教学质量管理的整体水平及专业课程改革、专业建设,正确指导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乡村教育注入新生力量。

学院根据“地方性、应用型、师范性”的办学定位,坚持师道养成教育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面向地方,引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先进的现代教育观、良好的教学信念、过硬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小学全科师范生,为基层小学教育输送源源不断的教师人才。

(本文系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小学全科师范生培养与实践”[GXGZJG2021A054]研究成果)

(曾柏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