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是个爱热闹的人,平时喜欢跟朋友聚餐,每顿饭都少不了酒。但他最近觉得喉咙像着火了一样,嗓子干得难受,喝水也没用,说话声音也变得嘶哑。

儿子看到老爸这样,劝道:“早跟你说这么大人了,别经常喝酒,就是不听!走吧,咱去医院看看。“

老宋却觉得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网上说喝酒能防止痴呆呢?不就是嗓子有点哑嘛,多喝点水就好了,还说什么看医生,真是小题大做。

可是过了几天,情况越来越严重连说话都费劲。没办法,老宋只能乖乖跟着儿子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他的嗓子是因为长期喝酒引起的声带炎,一定要开始控制酒精的摄入了。

听了医生的话,老宋呐呐自语道,难道那些关于喝酒有利健康、还可以防止痴呆的研究都是骗人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喝酒竟然可以防止痴呆?还需要戒酒吗?

这项研究来源于权威杂志——JAMA子刊,该研究针对近400万人的每日饮酒量做了一个详细分析,结果显示与不饮酒的人群相比,轻度饮酒者老年性痴呆风险降低21%,中度的风险降低17%,重度饮酒风险升高8%。

其中一项特别的结论表明:从不喝酒的人群如果开始小酌,竟然能降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

许多人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再也不用戒酒了呢?可别高兴的太早。研究中也同样说明,重度饮酒者同样存在着提高老年性痴呆的发病率!科学家们表示,这个研究还具有局限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就是“0”,所以在生活中,最有利于身体状况的习惯就是不要喝酒。

而且,每年因为酒精过敏去世的人也不在少数,您一定要明白自己是否对酒精存在过敏现象,要知道酒精过敏是由于机体缺乏分解物质所致,此时再饮酒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对于酒精过敏的人群应避免接触任何含酒精的产品,并随时携带急救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而可以适当饮酒的人群也要注意,千万不能混饮,因为将不同种类、不同酒精含量的饮品混合在一起饮用,这样会加速酒精进入血液的速度,增加醉酒的风险。建议一次只喝一种类型的酒,并且控制好摄入量。

无论是哪种饮酒方式,关键都在于适度。为了身体健康,大家都要把握住一个原则——饮酒要适量,不要贪杯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别大意,饮酒或带来3大健康隐患

酒精是一种常见的社交媒介,它在派对、聚餐、庆祝等场合中扮演着活跃气氛的角色。然而,为什么喝酒会影响健康呢?这似乎与我们日常的认知相悖。让我们探究一下酒精背后隐藏的秘密。

隐患一:降低协调能力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暂时性下降。中枢神经系统是调节身体各种生理活动的核心,其功能障碍会导致反应变慢、协调能力降低等问题。

隐患二:加重肝脏损伤

长期饮酒会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当肝脏受损时,这些功能将受到影响,可能导致黄疸、腹水等症状。

隐患三:提升心血管疾病发作

酒精摄入可引起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长期如此容易诱发高血压及心律失常等疾病。时间久了就会出现心脏肌肉劳损的情况,甚至还会导致心脏扩大,进而引发心力衰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牢记3点,减缓酒精伤害

酒精是许多人社交和放松时的首选饮品,适量饮酒可能对健康有益。但过量饮酒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如何喝酒可以减小对健康的负面影响?这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

第一点:饮酒前后多喝水

饮酒后体内水分会通过尿液、呼吸等形式散失,此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有助于稀释体内的酒精浓度,减轻其对身体的伤害。在饮酒前后适当增加饮水量,每次少量多次饮用,以维持身体水平衡。

第二点:控制摄入量

适量饮酒不会过量损伤肝脏,但长期大量饮酒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酒精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成年男性一天不超过两标准杯,女性不超过一杯为宜。所谓“标准杯”是指啤酒350毫升(约一易拉罐),或葡萄酒100~150毫升(约一小杯),或42度白酒50毫升(一两)。

第三点:不空腹饮酒

空腹饮酒会使胃黏膜受到刺激,容易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胃出血。在饮酒前先吃些食物垫底,如牛奶、面包等,可减少酒精对胃的直接刺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1]《喝酒抽烟不能长寿?一项调查给你正确答案》.凤凰网健康.2022-07-29

[2]《没有一口酒是无辜的!谨防酒精戒断综合征!》.珠海市第三人民医院.2023-04-19

[3]《北大吕筠/李立明团队研究发现,这五种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中国人健康长寿》.生物世界.2023-07-1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