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时期,可谓是东斯拉夫人的巅峰时代。这一时期的俄国人,站在了人类“食物链”的顶端,苏联更是成为了足以和老美并驾齐驱的世界霸主。

  • 从领土面积来说,苏联坐拥至少2280万平方公里,位列世界第一,就连老美也得汗颜。基本恢复了沙俄时代的巅峰状态,算是完成了他们的民族复兴。
  • 从实控范围来看,苏联向西能辐射绝大多数东欧国家,诸如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向东则能辐射到外蒙、半岛。此外,苏联还拥有30多个海外军事基地,遍布亚非欧等大洲。
  • 从武器装备来看,苏联拥有足以毁灭地球的蘑菇,各种先进的武器也常年霸榜全球高精尖武器榜单,战斗力完全不输巅峰时期的老美。

除了经济上稍微差了点,其他方面苏联甚至超越了同时期的老美。现代俄罗斯,自然希望能够恢复祖业,重现苏联时期的辉煌。

无论是沙俄还是苏联,每次在西方遇到不顺的时候,都会选择押宝东方。走了这一步,似乎就能化解他们所面临的压力,继而完成民族复兴。这也是俄罗斯为何在俄乌战争陷入胶着之际,选择拥抱东方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开始疯狂掠夺东方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述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沦为了“三流列强”。很多人不服气,认为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救世主、欧洲宪兵,怎么可能沦为三流列强呢?

其实仔细看1856年的沙俄,所面临的局势就知道了。当时英法土等国,已经攻占了克里米亚,涉猎亚速地区,再往前一步就进入沙俄腹地了。沙俄当时直接面临亡国之祸,这也是为啥沙皇尼古拉一世自尽的原因,毕竟把老祖宗的家业基本给败光了。

与此同时,普鲁士和奥地利,这对昔日和沙俄结盟的小伙伴,也站在了沙俄的对立面。沙俄在整个欧洲失去了所有朋友。

当时法皇拿破仑三世担心沙俄被灭,英国一家独大,为此帮助沙俄保住了克里米亚。要不是上演了这一出,英军长期驻扎克里米亚,对沙俄来说,绝对是致命打击。

在这之后,沙俄就不敢继续在欧洲混了,只好将目光看向了东方。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全都是商机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在欧洲虽然沦为了三流,但到了亚洲,依旧是一流水平,为此各种疯狂的掠夺便拉开了序幕。

  • 1858年到1860年,沙俄不顾当年与清朝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悍然出兵占领了外东北,逼着清廷代表签订了《瑷珲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拿走了外东北100多万平方公里。
  • 1864年,沙俄通过《勘分西北界约记》,从清朝割走了外西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 1871年到1881年,沙俄长期占领伊犁。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后,沙俄又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割走了外西北7万多平方公里。
  • 与此同时,沙俄在侵略清朝的30年时间里,同时入侵了中亚各大汗国。浩罕汗国、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以及土库曼地区,合计400多万领土,全部臣服在了沙俄脚下。

除了土地扩张了550多万平方公里外,沙俄还获得了若干矿藏、劳动力和兵源,这为沙俄后期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77年,沙俄攒够资本以后,卷土重来,再次与奥斯曼土耳其交战,打算洗刷克里米亚战争之耻。结果沙俄大获全胜,占领了大片巴尔干半岛的地盘,要不是英国拦着,奥斯曼土耳其直接就亡国了,君士坦丁堡也得沦为沙俄的领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以后,苏联在东方挣得盆满钵满

苏联发展前期,也是将重心放在了西方,说到底他们也是一个欧洲国家,东方的领土都是殖民扩张而来,真心没心思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东方的建设上去。

别的不说,现代远东地区的发展,和莫斯科、圣彼得堡的发展做个对比就很明显了。目前俄罗斯GDP前十名的城市,全部在他们的欧洲部分。

但是苏联也知道东方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这里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高的。因此,即便在二战最艰难的时候,苏联都没有将远东的部队全部调遣到西方参战,主要是担心日本会偷袭远东。到时候苏联腹背受敌,那可就完了。

到了二战接近收尾的时候,苏联提出了对日本宣战的条件。

  • 首先,要收复库页岛南部,这里在1905年日俄战争后,被日本占领了。此外南千岛群岛他们也要了。
  • 其次,要求外蒙保持原样,作为中俄之间的缓冲区。
  • 再者,要求继续经营东北的中东铁路。
  • 此外,要求将日本在旅顺的军事港口,转租给苏联。

这么一套流程,行云流水,将东方所能掠取的资源,基本都给盘剥干净了,就差直接把东北收入麾下了。

其中最厉害的就是外蒙保持原样,也就是独立状态。这让我们损失了180万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但却让苏联多了18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因为他们的军队可以随时出入外蒙,我们却不行。

有了外蒙这道屏障,那西伯利亚可就稳稳地掌握在他们手里了,这里开采出了多少资源,咱们后来也看得到,简直让苏联赚麻了。

搞定东方的事情以后,苏联才能集中精力在西方大搞发展,有了西伯利亚的丰富资源,苏联才能在七八十年创造经济腾飞的盛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再次拥抱东方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我们从时间节点上可以看得出来,在这一年之前,俄罗斯的主要发展精力都集中在西部。

对于远东地区,他们基本处于半放弃状态了。所以千禧年以后的这20年里,大量远东年轻人离开远东,前往俄罗斯欧洲部分发展。毕竟那里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工资,以及更便捷优渥的生活条件。

至于和东方大国合作的事情,在2022年之前,其实也是不温不火。当时的俄罗斯,在经济上主要依靠和欧洲各国合作,大量天然气管道也都是通往欧洲各国的,和东方大国的天然气管道少得可怜。

但是俄乌战争爆发以后,欧洲各国跟俄罗斯闹掰了,双方的贸易算是彻底完了。这个时候俄罗斯才想起来要跟东方大国合作。

石油天然气出口量,与日俱增,尤其是新建设了好几条通往东方的天然气管道,算是再次将翻身的希望放在了东方。

此外,俄罗斯也开始和东方大国洽谈一起经营远东地区的想法。毕竟他们兜里没钱,也没有足够的劳动力,主要是希望东方大国能够将大量资金和劳动力带到远东去,帮他们开发远东。

开发远东倒是其次,增加合作才是主要目的。合作项目多了,那利益纠葛也就多了,到时候再想下船,不掉层皮恐怕也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国认准了一点,唯有在东方获得补给才能缓解西方压力

这是从历史上总结出来的经验,沙俄、苏联时代,长期在西方折腾,开疆拓土之余,也增加了不少强劲的对手。比如说历史上的瑞典王国、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奥斯曼土耳其、英国、法国、德国等等。

每次在西方吃了亏,又或者举步维艰的时候,俄国就会考虑到东方来寻找补给。有了补给以后,再次回到西方,又能混得风生水起了。

至于这套思路的历史来源,我觉得可以追溯到成吉思汗时代。沙俄的前身莫斯科公国,是大蒙古国旗下金帐汗国的附属国,而且他们跟着蒙古人混了200多年时间。

蒙古人打仗就有一套很成熟的技巧,那就是先往西掠夺一圈,攒够了物资装备和兵源后,再到东方来收拾西夏、金国包括后来的南宋。

尤其是打南宋的时候,其实蒙古大军早已在西征的时候,融合了当时国际上比较先进的各种武器装备和战争手段,并不是大家想象中那种没见过世面,只识弯弓射大雕的状态。比如说对火器的运用,其实蒙古骑兵已经十分成熟了,

作为金帐汗国的附属国,莫斯科公国自然对宗主国的这段历史耳濡目染,他们能够想到到用东方补给西方的策略,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