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是我看到这世上最残忍的事。比《周处除三害》灵修院里大开杀戒还残忍。

鸡娃,就是希望娃考上清华北大,跟人说起来笑哈哈,工作自己搞定吧,婚恋对象一大把,房子不用操心了,晚年还靠他撑腰。

这等好事哪来的?自身经历或亲眼目睹。

关键是:眼见不一定为实,成功也很难复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生娃就像开盲盒,他的智商、自律、毅力、上进心、延迟满足、承受枯燥的能力,主要是天生的,后天难以更改,也无法培养。

2、你努力过成功了,娃小时候生活条件好,外在压力小,自由选择多,对于你的成功模式和追求目标缺乏认同感。这是悖论,更是规律。

3、因为大家都鸡娃,娃们现在面临的竞争,比你当年要激烈得多。不但是高考得高分困难,而且是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全面的比拼,既拼爆发力,又拼持久性,好比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马拉松。

4、科技发展带来了很多有趣好玩的新鲜事物,鸡娃意味着娃要长时期放弃这些人类文明的成果,对娃不但是考验,更加是揪心的折磨和失落。不说多的,哪个家长也没有真正解决娃玩手机的问题。

5、互联网不停渗透,带来了信息的大爆炸,和学习方式的无限可能性。鸡娃意味着娃要长时间束缚在传统学习方式上,在最富有学习力和创新力的年龄,错过了尝试多种新的学习方式。

6、鸡娃的学习内容,几乎和你当年的一模一样,几十年不变。而且是重复学习人类已知的科学文化成果,加上为了考分而粗暴定义的“蝴蝶模型”、“追及问题”等无用甚至反作用知识。

7、鸡娃的赛道终点,奖品越来越少。大学过去分为本科和大专,现在已经被分为“双一流”和“双非”,接下来还会分成“985”和“非985”、“C9”和“非C9”、“清北”和“非清北”。原因就是奖品少了,门槛自然提高了。

性价比这么低,而且还在持续降低。鸡娃的做法,不是去另寻有奖品的赛道,而是赖在旧赛道上加大投资。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8、想一想,你娃幼小衔接学的些啥?啊哦呃,1+2,这些知识5岁学会和6岁7岁学会有什么差别?你花几千上万元就学个这?占用孩子滑滑梯和动画片的大把时间,就学个这?

9、再想想,在家辅导也好,上培优班也好,基本技巧就是“提前学习”和“反复刷题”,再加上督促孩子“巩固记忆”,固然能够提一些分,但这种训练反过来也把孩子训练成考试机器,机械地迎合出题者心中的标准答案,失去了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性。

10、除此之外,娃付出的代价,还包括:长期承受压力和焦虑,与社会实践脱节,与所有同学都是竞争关系,从而没有真诚的同龄人友情,丧失了童年欢乐、少年心事、青年意气,与父母的交流单调而局限……

11、你付出的代价,除了昂贵的择校、教培费用之外,还有大段大段的时间,几乎占据了你全部的业余时间和部分上班时间,去关心,去了解,去支持,去迎合,心力交瘁,至少一方需要放弃职业发展。

12、你和娃之间,为了学习的事情,冲突不断。娃感觉到自己被控制,一刻都没有自由和安全。你生气动怒,甚至手掌骨折心脏病发。你和配偶之间相互埋怨,争吵中言语伤人。娃上大学之后,和你极度疏远。

鸡娃的家庭,都有一肚子的心酸和血泪。

13、鸡娃的成果,则乏善可陈。有点出息的娃远走他乡,成了白眼狼。没出息的干份工作不咸不淡,等着你掏钱买婚房。更可气的是大学毕业,在家里躺平摆烂。

怎么办?

凡事逃不过算经济账。普通家庭鸡娃成本至少三五十万,一旦涉及到私校或者留学,三五百万都不一定打得住。如果省下这些额外开支,顺着孩子性子学到哪算哪,这些钱差不多够本地一套婚房的首付了。

本来就不是大户人家,花每一分钱还是得精打细算,对于教育投资这么大笔的投资,一定要按照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策略,娃有考清北或者至少中上985的实力,就努力一下,其余就算了。等你娃毕业的时候,211和二本在就业市场上真没什么差别。

要像反对男人炒股这种败家行为一样,旗帜鲜明地反对鸡娃

把鸡娃的力气收回来,要么鸡自己,加入五千教,赚它半个小目标,要么对自己好一点,每天弄得开开心心的,对细男人好一点,给他做点好吃的,打扑克时温存点,把家搞成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孩子在家也自在。

全家人一起干家务,有空出去兼职搞个副业,锻炼身体又攒钱,孩子还可以提前学习生存谋生本领。这样踏实的日子,是伸手可及的幸福。

何必舍近求远,好逸恶劳,非要把孩子培养成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呢?

你扪心自问:鸡娃的根本目的,是不是想让孩子带着自己过上不劳而获的剥削阶级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上所有的穷、苦和恶,都源于愚蠢,愚蠢是因为蒙昧,蒙昧是因为拒绝真相。有人之所以闭目塞听,拒绝真相,因为真相很冰冷,他怕冷。

好在有个温暖的五千叔,开了“五千生命课”、“五千情感课”和“五千财富课”,每天在每个公众号免费讲一堂课。

觉得有用的读者,就请将每篇文章通读一遍,再静下心来细读一遍,一篇文章10分钟足矣。每天3篇文章,用时30分钟。100天下来,50个小时后,你就会脱胎换骨,成为一名潜在的五千万富翁。

今天就讲到这里了。

意犹未尽的朋友,就请加入粉丝群,和同道中人一起畅聊吧。

谢谢你看到这里。请收下这份礼物:
牢记三句话,人生必开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