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民警叶剑雄的薪水里总有一笔资金“神秘失踪”。起初,妻子对此颇感不解,因为她深知丈夫并非挥霍无度之人,且家中也未见他添置新物。这份“消失”的薪水,究竟去了哪里呢?

怪事连连数月不止,妻子终于按捺不住好奇,询问起叶剑雄。而叶剑雄的回答却令人难以置信——他竟将这笔款项赠予了一名死刑犯之子。这样的真相,让妻子感到震惊与难以接受。

妻子心生困惑,夫妻二人收入微薄,日常需节俭度日,自家的孩子尚需呵护,他却要额外负担他人的孩子。她不解地问,我们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为何还要为他人养育孩子呢?

叶剑雄从抽屉中取出一叠信件,神情凝重地向妻子揭示了事实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狱中相识】

2003年末,叶剑雄结束了长达十六载的军旅生涯,光荣退役。随后,他踏上了新的征程,被调至深圳市龙岗区看守所,肩负起管教民警的重任,以守护看守所的安宁为己任,开启了他人生新的篇章。

叶剑雄每日悉心照料犯人生活,从饮食起居到精神慰藉,无微不至。他时刻关注犯人的心理状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健康情况,确保他们在服刑期间得到充分的关爱和尊重。

为了迅速掌握所负责的两个监仓内百余名犯人的状况,叶剑雄决定采取一对一的沟通方式。他选择从重刑犯入手,率先与沉默内敛的陈某展开深入的帮教对话,以期通过此种方式,更好地了解并引导这些犯人走向改造之路。

然而,事情进展却不尽如人意。陈某似乎已预见自己的命运,入所后孤僻沉默,不与狱友言谈,对工作人员也仅应答数语。叶剑雄首次尝试交谈,却遭遇冷场,氛围尴尬。

然而,叶剑雄并未因此灰心丧气。他静下心来,认真翻阅陈某的案卷,深入细致地探究陈某的犯罪过程,力求将案件的来龙去脉梳理得一清二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执着,决心要将案件查个水落石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某,来自湖北的乡村,怀揣梦想独闯深圳。但因缺乏学历与经验,生活仅能勉强维持,鲜有余钱寄回家中。陈某对此倍感失落,渐渐迷失方向,步入了歧途。他的经历,让人深感惋惜与无奈。

陈某意外地结识了一群游手好闲的小混混。这群人为了牟取不义之财,竟然动了邪念,精心策划了一宗绑架案,甚至走上了杀人的不归路,犯下了滔天罪行。

这起性质严重的案件迅速被警方破获,嫌疑人陈某落入法网。随后,他被移送到叶剑雄所在的看守所,静候法律的公正裁决。警方的迅速行动,彰显了正义的力量,为社会的安宁守护了最后一道防线。

叶剑雄深入研读案卷,洞悉了陈某犯罪的根源与心理脉络。他毅然决然,每日坚持与陈某展开深入的交流对话,用耐心和坚持去探寻陈某内心的真实想法,以期寻找改造陈某的契机。

叶剑雄的谈话并未紧扣陈某案件,反而更多地转向了他的个人经历。他畅谈自己的军旅生涯,那段充满热血与荣耀的日子;他还分享了自己的家庭生活,那些温馨而平凡的瞬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交流竟然引来了如此令人惊喜的回应。原以为只是简单的交流,却没想到能够收获如此意外的反馈,让我倍感欣慰与欣喜。这真是一个美妙的惊喜,让我对未来的交流充满期待。

【敞开心扉】

某日,叶剑雄如同往昔,娓娓道出那段军旅生涯中的趣事。故事正酣,他稍顿片刻,陈某便迫不及待地问:“后来呢?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叶剑雄微微一笑,继续讲述那段难忘的岁月。

突如其来的提问,叶剑雄心中一喜,深知自己终于迈出了成功的步伐。他继续娓娓道来,讲述着引人入胜的故事,陈某听后不禁捧腹大笑,欢乐的氛围弥漫在空气中。

陈某黯然地表示:“我深知自己的命运,因此选择了放弃。”话语间透露出一丝无奈与认命,他的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现实的接受。

我明白你此刻的心境,过去的已然无法更改。然而,接纳并正视错误,坦然面对最终的裁决,或许是我们当前最应珍视的行动。让我们以平和的心态,去迎接这一重要时刻的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叶剑雄的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下,陈某的内心壁垒逐渐被打破,他的心灵大门渐渐敞开。叶剑雄的坚定和毅力,如同春风化雨,悄然滋润着陈某的心田,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力量。

叶剑雄始终秉持着耐心与倾听,每日都腾出时间与陈某深入交流。时而,他为其解答困惑,如同明灯照亮前路;时而,他默默聆听,给予陈某倾诉的空间。他的陪伴与理解,让陈某倍感温暖与力量。

经过深入的交流,陈某将叶剑雄视为亲如兄弟的知己,毫无保留地分享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提供自己与小混混交往时了解到的犯罪线索,展现出对叶剑雄的深厚信任与支持。

深圳第二看守所的转移之际,陈某向叶剑雄提出了见面的请求。临行前,他表达出强烈的愿望,希望能继续与叶剑雄保持联系,倾诉心声。

“叶管教,这些日子以来,你的帮助与陪伴,我感激不尽。”陈某注视着叶剑雄,深情款款地表达着谢意。你的每一份付出,我都铭记在心,真心对你说一声谢谢。

这是我应尽的职责,无需多言。每一次的付出,都是我对责任的坚守,对承诺的兑现。无论大小事务,我都会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件事情都能得到妥善处理,因为这是我内心深处坚定的信念。

抵达彼处,我是否仍有机会向你倾诉心声?除了你,我实不知还能向谁倾诉内心的这些话语。陈某满怀期待地凝视着叶剑雄,期待他能成为自己心灵的寄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可以。”叶剑雄毫不犹豫地应允道,“到了那边,你可以书信往来,向我倾诉心声,也可以与管教人员交流心得。我们所有人都会竭尽全力,为你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陈某踏入第二看守所后,时常以书信与叶剑雄交流,字里行间流露出心中的迷茫与苦恼。他倾诉着家庭的点滴,回忆着往昔的生活片段,希望借此寻找到一丝心灵的慰藉与依托。

叶剑雄每次阅读来信后,都会极其认真地给陈某回信。他深知每封信都承载着对方的期望与情感,因此总是以最大的诚意和专注去回应,确保每一字每一句都能传达出自己的真挚情感。

叶大哥,若早些与你相识,我或许不会误入歧途。如今回首,我深感懊悔,反思过往,痛心疾首。我辜负了家人的期望,无法再为他们尽孝,这份愧疚将永远烙印在我心头。

叶剑雄深感欣慰,陈某能有此等悔悟。然而,法治社会不容践踏,法律威严必须捍卫。陈某虽有所觉醒,但终究难逃法律制裁,其命运早已注定,众人皆知。

无论前路如何,都应保持乐观心态,既成事实难以更改。但我深信,你的家人定会因你迷途知返而稍感宽慰。务必听从教诲,踏实改造,重塑自我,以期未来能展现一个更优秀的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封封长信,在看守所管教民警与即将执行死刑的重刑犯陈某之间传递,字里行间透露出陈某的悔过、自我反省,以及对叶剑雄无尽的感激之情,宛如一条情感纽带,连接着两人的心灵世界。

【最后嘱托】

2004年深秋,一纸宣判书无情地降临。陈某正欲提笔给叶剑雄书写心声,看守所的管教却带来了沉重的消息——死刑判决已下。生命的终点,就这样突如其来地降临。

尽管陈某内心已有预感,但当正式宣判的那一刻,他的世界还是瞬间崩塌。然而,他很快振作起来,想起了叶剑雄,于是鼓起勇气向狱警递交了会面申请,希望与叶剑雄见上一面。

叶剑雄接到会面通知书时,心中满是惊讶。通常,最后的告别都是留给家人和亲人,然而陈某却选择与他相见。这一不寻常的选择,让叶剑雄深感此次会面定有深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第二天便迅速行动,在两名同事的陪同下,毅然决然地前往了第二看守所。他深知此行的重要性,因此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大意,以全力以赴的态度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大哥!”陈某一见到叶剑雄,眼眶便瞬间湿润,哽咽着唤了一声。心中的情感如潮水般汹涌而出,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痛哭失声。

经过叶剑雄的宽慰,他终于止住了泪水,缓缓叙述起家中的情况。他的话语虽简短,却充满了深深的忧虑与无奈,让人不禁为之动容。在叶剑雄的陪伴下,他逐渐恢复了平静,开始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