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募格课堂整理自海外网、新京报、在日华人圈、现代快报

5月16日,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大阪公立大学当天表示,其工科研究室中两种危险 有毒化学品(氰化钾与氰酸钠)丢失,丢失量约50g,可致160-250人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截图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称,学校工作人员5月2日进行年度定期检查时,发现用于实验的2瓶有毒化学品丢失,分别是25g的粉末。上一次定期检查是在2023年6月。根据规定,使用相关危险化学品的 教师与学生需提前登记化学品被外来人员拿走的可能性极低

日本法律规定,若发现氰化钾等危险有毒化学品丢失,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而大阪公立大学在事发约15天后,才向公安机关报案。 学校副校长已召开记者会道歉 ,表示,“我们对相关法律认识浅薄,深表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大阪公立大学管理人员公开道歉(朝日电视台)

什么是氰化钾?氰化钠?

氰化钾化学式为KCN。在一般环境下氰化钾是一种呈无色或白色、有杏仁味、外观与糖相似并且易溶于水的固体。尽管有剧毒,但由于是能与元素金组成可溶化合物的极少数物质之一,因而常被用于珠宝的镀金和抛光。

氰化钠化学式为NaCN。易吸湿而带有苦杏仁味,能否嗅出与个人基因有关。氰化钠容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易吸收二氧化碳。常用于提取金、银、铜、锌等贵金属,也用于电镀、制造农药、杀虫剂及有机合成氨基酸、蛋氨酸等用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阪公立大学(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简称公大/OMU,是一所位于日本大阪府,于2022年4月由大阪市立大学和大阪府立大学合并而成的日本顶尖综合研究型公立大学。合并后的大阪公立大学的志望考生人数不仅连年位居全国国公立大学首位, 其入学难易度也是公认的西日本最难关公立大学 。在2023年日经新闻发布的企业HR评价榜中,大阪公立大学的形象排名位居全国大学第7位,公立大学第1位。大阪公立大学也是日本建校最早的第一所公立大学,综合实力位于日本公立大学之首。

高校副教授

预谋性"掳走"研究标本

同样是丢失重要研究材料的案例,2017年11月,一篇“大学老师‘掳走’中山植物园珍贵标本”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事发次日,已经将所有丢失的标本追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受损标本较多,具体损失需要评估

11月上旬,山东某高校的副教授许某预约要前来查阅标本。15日,许某进入植物研究所标本馆查阅禾本科植物标本。

徐馆长说,“我们曾多次向他讲解管理规定,并反复说明不得损坏标本,更不能擅自从标本上取样。”许某等一行三人在查看标本过程中,多次有与正常查阅研究标本不相称的行为,经工作人员多次提醒,但仍未改正

16日上午,工作人员在检查许某已查阅的标本时,发现有多份标本损坏,随即对其叫停了查阅。

许某等人被叫停后,经劝说,当场归还3个已取样的材料袋,并交出54个已写好植物学名但未取样的空袋,当日下午,又归还4袋已取样标本。至此,许某等三人共计私自取样7袋,分别属于7种不同的植物标本。据徐馆长介绍,此次受损标本多达12份,其中严重损伤4份,中度损伤5份,轻度损伤1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徐馆长表示,事发后,他们与该副教授及两名学生所在学校取得了联系,学校校长和书记也非常重视,“他们针对此事也正在进一步调查。”

事后,许某本人也曾多次表示歉意,但徐馆长认为,标本馆是国家的财产,是社会的财产,是一个基础的科研资料,不是说对某个人表示歉意就解决问题的事。“现在研究所领导一方面,和对方进行沟通,另一方面,正在商讨评估损失。”徐馆长说。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前也有过类似事件发生,也是业内人士所为,但是还从来没有像这么大规模的。“许某作为一个专业人士,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况且我们还再三叮嘱不可随意取样。”

徐馆长告诉记者,当时他们一行三人共查阅标本约200余份,有些标本是历经战争和动乱保存下来,非常珍贵。“如果当时没有及时发现,像如此大规模的的取样,对标本的损伤程度很难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