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我在学校时手机不小心掉进水里损坏了,现在学校组织课程培训班,需要缴纳费用……”北京居民宋波(化名)先生突然接收“女儿”发来的信息,急忙跑到银行汇款。记者20日从海淀警方获悉,

民警紧急拦截这起冒充亲属类电信网络诈骗,成功避免了事主近5万元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淀分局西山派出所社区民警秦飞15日15时许巡逻时,

接到辖区银行工作人员的来电:在银行,有一名事主准备向陌生账号进行大额转账,可能遇到了电信诈骗。

民警立即前往现场了解情况。

原来,当天上午,事主宋先生的手机收到在外地上大学的“女儿”发的信息,称她的手机不慎掉入水中损坏,现在使用同学的账号申请添加了事主微信进行联系。宋先生没多想,便通过了申请。其间,事主向“女儿”拨打语音电话,但都被拒接。“女儿”称在上课,不方便接电话。

“女儿”告诉宋先生,目前学校正在组织课程培训可获证书,许多同学都报名了,自己也想参加。因报名时间即将截止,需宋先生尽快添加课程老师的微信,确认缴费通知及时缴费。宋先生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便赶紧添加了“老师”微信。

“老师”告诉宋先生,此课程非常重要,获得的证书对毕业后找工作有极大帮助。“老师”向宋先生发送了学校课程安排和缴费通知,叮嘱他尽快缴纳近5万元学费以免耽误报名。宋先生便急匆匆地来到银行,准备向“老师”提供的银行账户汇款。

当银行工作人员问其汇款用途、对方账户等信息时,他含糊其词,只说着急给孩子汇学费。

民警仔细查看了宋先生与对方聊天记录,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冒充亲属类电信网络诈骗,立即阻止事主转账。随后,

民警与事主多次拨打事主女儿的电话号码,最终民警联系上了宋先生的女儿,确认孩子正在学校上课,手机没损坏,学校也未要求缴纳相关课程费用。

事主这才意识到自己深陷电信网络诈骗中,幸亏民警及时赶到劝阻,避免了自己的财产损失。民警又向宋先生宣传了相关电诈警情案例并讲解了防骗知识。宋先生表示以后一定会多加防范,并紧紧握住民警的手连连道谢:“多亏了你们,这可都是我的血汗钱!”

在此,海淀警方提醒各位家长,接到此类信息或电话时,不要轻信,切勿盲目汇钱,一定要通过电话或当面与孩子或学校老师核实情况,切不可轻易向陌生账号转账汇款。遇可疑情况,可以先联系公安机关进行甄别,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