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人老王和调解员诉苦,儿子是他和老伴唯一的孩子,他们将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儿子身上,不求儿子出人头地,只希望他能脚踏实地,过上平淡又幸福的生活。

但是,儿子让他们失望了。

二十四岁的年纪,却没有找份正经工作挣钱,在家摆烂不干活,几年分文不挣,也不管一岁多嗷嗷待哺的孩子。

孙子太可怜了。

更让他揪心的是,他明明知道儿子错了,却拿儿子一点办法都没有,说不得,打也打不过。

儿子急了,就会对他动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段时间,他就被儿子打了一顿,用板凳砸伤了他的头。

因此,他更不敢当面指出儿子的错,就怕激怒儿子,他这把老骨头又得受罪。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现在一见到儿子,心里就莫名感到害怕,心里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儿子有什么心结,儿子从小就不怎么和他说话,一般是和老伴沟通,只有老伴能和儿子说上话。

这次求助,他就是希望节目组能帮他调和好家里的事,同时让儿子别再打他了。

随后,老王带着调解团队去找儿子小山。

可是,到了家,他们并没有看到小山的身影,房间空荡荡的。

调解员提议老王电话联系下小山,可老王却说,他没有儿子的电话,只有老伴才有儿子的联系方式。

找到了老王的妻子张老太,调解员长话短说表明来意,而张老太也愿意配合,迅速掏出手机给儿子小山打电话。

在张老太的劝说下,小山答应会赶回家里。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扎堆在院子里的众人,终于等来了小山。

从调解员口中得知父亲的说辞,小山承认,他确实动手打了父亲。

不过,他并非无缘无故打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父亲嗜酒如命,动不动喝得烂醉,回到家就耍酒疯,在院子里吆喝骂人,而被骂最多的人就是他。

那次,他晚上骂骂咧咧,到了半夜一两点,父亲依旧没有消停。

这种时候,大家都睡了,他这样骂骂咧咧,弄得他心烦气躁,一点睡意都没有了。

就算他不在意,家里的老母亲也需要休息,隔壁的邻居们也在睡梦当中,父亲的行为无疑是打扰到了人。

他认为,有必要阻止父亲。

说了几句,父亲没听进去,继续吆喝。

然后,他想到父亲接二连三耍酒疯,晚上吆喝不是一次两次了,都形成习惯了。

顿时,他心里燃起一股怒火,忍无可忍,就对父亲动了手。

打了一顿,父亲果然消停了。

经过那一次,父亲比之前收敛了一些,他认为他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太好,但效果还不错。

调解员认为,再怎么样,他是儿子,动手打老父亲就是不妥当,一旦动了手,就算他有理,也变成没理的了。

小山不以为然,道理是这么说,可事情一旦发生了,没几个人能忍下来。

老王的妹妹闻讯来到现场,她说侄子之所以变得没大没小,目无尊长,与嫂子的纵容溺爱有关系。

太惯着小山了,明明知道小山做错了,嫂子还是一味护着小山。

久而久之,小山当然被养废了,没有正确的三观,不会分辨是非黑白。

嫂子眼睁睁看着小山打哥哥,在边上无动于衷,一点阻拦的意思都没有,这不就是默默支持孩子错误的做法吗!

不管什么事,她都是站在小山那一边,再这样下去,小山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就回不了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天,小山再次对哥哥动手,下手重了,哥哥被打残了,一家子人后悔都来不及。

只是,现在事情没有那么糟糕,嫂子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不是大事。

等变成大事,没一个人能担起责任。

人家都说夫妻一条心,嫂子倒是爱与哥哥对着干,动不动就唠唠叨叨,说她哥哥人不行,嫌弃哥哥。

她听了很不舒服,忍了很多次,实在没法忍了,和嫂子提出意见,嫂子也没当一回事。

对此,张老太解释说,她可没有一边倒偏袒儿子。

老王天天喝酒,没完没了,她也是看不惯,对他们家影响太大,还连累了周围的邻居,人家对他也有意见。

大半夜不睡觉,骂骂咧咧,吵到所有人,大家睡得好好的,突然被他给骂醒了,别说儿子生气,就连她也生气。

儿子有分寸,根本不会把他打成重伤,只是想让老王消停下来,小姑子说话不要太夸张了。

调解员认为,张老太的想法不对,解决问题有很多种办法,她不能惯着儿子粗暴的行为,打人就是错,打父亲更是使不得。

她这样教育儿子,迟早会出大事。

看现在的小山,吊儿郎当,她有一定的责任。

这时,小山却说,不怪母亲,是父亲咎由自取,母亲又没有动手,她没做错事啊!

他一个人足以对付父亲,再怎么样,吃亏的也是父亲。

此话一出,调解员再次开口批评小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听了调解员一番话,母子二人没再反驳,都低下了头,估计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只是,调解员感到不解,老王为啥喝那么多酒呢?

张老太说,她其实心里特别委屈,三年了,老伴喝酒没有克制过,她都不敢多给他钱。

给多了,他也只是拿去买酒,喝得更多。

看到酒,人就不动了,酒瘾很大,不出两天,家里就堆积几个空酒瓶子。

这让她很是心烦,她想关心他,但他不听劝,算是白担心了。

老王却说,他觉得自己没喝多少酒,一天喝三两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老太冷着脸,怎么可能只喝三两,她可是有证据的,空瓶子还在厨房放着。

说罢,张老太带着调解员去厨房看,事实果然如老太所言。

证据都出来了,老王不再辩解,他又说,他心里苦,喝酒目的是借酒消愁。

儿子这种摆烂不干活的状态,让他觉得压力很大,想得越多,心里越烦。

儿子不挣钱就算了,在家啥都不做,只顾着玩手机,地里的农活,儿子也不去帮忙。

此外,儿子还欠了四万元的外债。

他快六十岁了,挣钱能力不比以前了,就靠着种点地过日子,没法帮儿子还这笔债务。

债务拖得越久,利息会跟着增加,他担心啊!

说到这,老王眼眶都湿润了。

缓了缓情绪他又说,想到他们只有一个儿子,还是个靠不住,烂泥扶不上墙的, 他晚上没法安心睡觉。

由于他和老伴只生了一个孩子,儿子从小到大的要求,他们会尽力去满足,算是比较溺爱孩子。

多年来,都是他们顺着孩子,导致儿子没有服软的意识,做了错事,也不承认。

这几年来,儿子的生活开支,都是老伴在负责。

调解员在小山的房间发现了外卖的头盔,问老王是不是小山在送外卖,然后他不知道啊?

老王摇头,就送了几天,人家就不让他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子不干活,张老太也感到焦虑,她劝儿子找份活挣钱,儿子没一点反应,不吭声,也不和她吵架。

她要求不高,儿子找份普通的工作就行,别的不说,起码挣到钱给孩子买奶粉。

调解员劝小山,年轻人得活出年轻人的样子,他二十四岁了,得学会独立,靠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养活一岁多的孩子。

父母能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辈子,何况老人年纪大了,挣钱渠道很少了,家里条件不宽裕,他们的日子也过得不容易啊!

再说了,一个有手有脚的成年人,身强力壮,向老人伸手要钱,是不是该感到羞愧呢!

就算他挣不到大钱,每个月挣个几千块钱的工资,这也是好的开始啊!

小山依旧沉默不语,任由调解员一个人发表意见。

看到儿子这样,老王很是丧气,正是因为儿子消极的态度,让整个家都受到了不好的影响,家不成家。

孙子一直是和他住一块,由他和老伴来照顾,儿子始终不闻不问。

儿子不干活,养不了家,他们家条件又差,儿媳看不到希望,和儿子离了婚。

离婚后,儿媳带走了另外一个小孩,将大孙子留在他们家。

调解员明白了,原来小山和他妻子生了两个孩子。

父母的数落,小山忍受不了,眼泪说来就来。

他说,大不了不住家里了,他往别处去。

调解员劝他不要逃避问题,他们这会子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大胆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才是他要做的事。

小山慢慢点了点头。

老王的妹妹无奈,她早就劝过哥哥和嫂子了,不要太惯着孩子,就算小山是独生子,他们也不应该处处顺着孩子。

孩子要啥,他们就给啥,孩子永远独立不了,立不起来。

家里买点东西,本可以让孩子去跑腿,哥哥和嫂子都不舍得让孩子跑腿,生怕他累着了。

一天到晚,宝贝,宝贝,喊个不停。

小山结婚了,他们还是没有改变做法,依旧是小山需要什么,他们就给什么。

尤其是嫂子,她比哥哥还要溺爱小山,丝毫没有原则。

现在,小山的性格定型了,想掰正过来没那么容易了。

老王叹气,他现在意识到以前的做法错了,教育儿子,没有用对方法。

小山流着泪说,父母对他宠爱有加,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他们以前天天吵架,对他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他养成这样的性格,与父母有直接的关系。

张老太解释说,老伴有时说话很过分,两人一有分歧,他就会骂她,开口撵她走人,甚至用恶毒的语言诅咒她。

上一次,为了大孙子和小孙子的事,他们再次大吵一架,她都有了离婚的想法。

大孙子一岁多,小孙子不到一岁,都是特别难带的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身体不太好,也就和老伴说只能带一个孩子,没办法照顾两个。

后来,前儿媳带走了小孙子,老伴因此埋怨她。

老王说,那会他太冲动了,才说了气话。

老王的妹妹却说,嫂子只是在找借口,她不是没能力带两个孩子,而是不想自己太累了。

嫂子是一个很懒惰的女人,家务活都是随便应付,都没有用心经营一个家。

地板不拖干净,垃圾堆了很久才处理,家里东西随便乱放,三个字概括,脏乱差。

一回娘家,她好几次看到嫂子悠闲乱逛,有这时间,咋不去把家里收拾干净呢!

她没法理解嫂子的做法。

侄子现在好吃懒做,啥都干不成,就是跟着嫂子学的。

张老太却说,她还得负责照顾家里的老人,又得兼顾孙子,真的很辛苦。

她也很想把家里整干净,但真的太累了,小姑子只是看到她稍微休息的时候,却看不到她干活的时候。

她又不是经常在娘家待着,怎么能乱评价一个人勤快或者懒惰呢?

儿子好逸恶劳,不是她一个人的责任,也怪老伴。

老伴太懒了,没给儿子当榜样。

老伴的懒惰是不容易被人发现的,他的懒惰是指没有上进心,年轻时候就已经这样了。

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不愿意到外面打工挣钱,种地能挣几个钱呢!

这其实也是一种懒惰,不过是手脚勤快一些,却不愿意动脑筋挣钱,不愿意做出改变。

别人看到她,老是说,他们家没钱是有原因的,老伴都不愿意外出做事。

看到老伴这样,她也对生活失去了热情。

兄弟姐妹在外没法出力,就出钱给她,让她全权负责照顾家里的老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她每个月也是有收入的。

老王说,他在老家这边也能挣钱,除了种地,还能帮其他人拉点东西,一天也能挣个几百块。

就这几年,他因为儿子的事,让他看不到希望,怎么干都没钱,都给儿子花了,他没有了动力,才没有接下其他活,只负责自家的地。

说来说去,根源依旧在小山身上。

调解员认为,只要小山愿意改变,他们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在调解员的开解下,小山愿意踏出第一步,找份工作,踏实挣钱,担起养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