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刘邦的唯一嫡子是汉孝惠帝刘盈,在吕后去世后,他的子嗣几乎被兄弟和大臣们彻底消除,导致了血脉的断绝,可谓是一段悲剧性的生命历程。刘邦一生只册封过一位皇后,而吕后所生的孩子正是刘邦的唯一嫡子,共有一男一女,儿子即汉孝惠帝刘盈,女儿则是鲁元公主。尽管刘盈是刘邦的唯一嫡子,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不幸,甚至在死后也未能得到安宁。他的子嗣在兄弟和大臣的谋害下几乎全数丧生,使得高祖嫡系的血脉终结于此。

坎坷早年

刘盈是吕雉所生,尽管年幼,却是汉高祖刘邦和汉高后吕雉的嫡长子,是刘邦的第八个儿子。与齐悼惠王刘肥相比,刘盈在血统上更为尊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在泗水亭长任上时,常常请假回乡务农。吕雉携着刘盈和鲁元公主一同在田间锄草。一天,途中遇到一位老翁请求水喝,吕雉热情地邀请他到家中用餐。老翁看到吕雉的面容后,赞誉她是天下的贵人。于是,吕雉邀请老翁为两个孩子看相,老翁在观察了刘盈的相貌后称:“夫人之所以如此尊贵,正是因为这个男孩。”接着,老翁为鲁元公主相面,结果也显示出她是贵相。就在这时,刘邦刚好从旁的房子里出现,吕雉将刚才的情况向他汇报。刘邦听后,迅速追上老翁。老翁告诉刘邦:“之前的夫人和孩子都像您一样,而您的面相贵不可言!”刘邦感激地向老翁道谢,并承诺若日后有了显赫地位,定会怀念他的恩德。然而,等到刘邦事业有成之后,老翁却已不知所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前205年四月,汉王刘邦在彭城与项羽发生激烈战斗。然而,项羽果断放弃齐地,选择回师迎击汉军,最终在彭城战役中击败了刘邦。在这危急关头,刘邦带着年幼的刘盈和鲁元公主匆匆逃离。楚军紧追不舍,刘邦数次将自己的子女推下车,幸亏有夏侯婴作为马夫,一直抱着他们上车。尽管刘邦对此感到极度愤怒,多次有意杀掉夏侯婴,但最终在夏侯婴的坚持下,他们成功逃脱,并将刘盈和鲁元公主安置在丰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王二年(前205年)六月,刘邦决定立刘盈为王太子,并派遣他守卫栎阳。与此同时,关中的诸侯之子也被任命为太子的宿卫。

汉王五年(前202年)二月,刘邦在定陶登基成为帝王,同时宣布王太子刘盈为皇太子。

易储风波

刘盈性情仁慈而柔弱,汉高帝觉得他与自己相去甚远。相反,戚夫人所生的刘如意深受刘邦宠爱,他的相貌与刘邦极为相似,使刘邦产生了更换太子的念头。吕雉年事已高,容貌渐显衰老,因此刘邦与她的见面次数减少;而戚夫人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宠爱。汉高帝九年(前198年),由于赵王张敖犯罪被废黜,刘如意被改立为赵王。作为赵王,刘如意经常留在长安,远程领地。刘邦回到关东后,戚夫人经常随行,不断地哭泣,希望刘如意能够取代刘盈成为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汉高帝十年(前197年),刘邦有意更换太子,因此召开了廷议。然而,众多大臣纷纷反对这一提议。在反对声中,御史中丞周昌表达了强烈的反对意见。刘邦询问他的理由,周昌因口吃而怒气冲冲地表示:“我虽然说不出话,但我坚决反对废黜太子。如果陛下坚持要这样做,我绝对不会执行。”面对周昌坚定的立场,刘邦笑了笑,最终决定不再更换太子。此事发生后,吕雉偶然听到刘邦和周昌的对话,对周昌跪地表示感激:“如果没有您坚决辩护,太子可能就被废黜了。”尽管如此,刘邦仍有更换太子的意向,吕雉为此感到忧虑。有人建议吕雉去找张良,因为张良聪明有谋,而且深受刘邦信任。

于是,吕雉命令建成侯吕释之去寻找四海游历的张良,并告诉他:“您作为陛下的亲信,陛下有意更换太子,您怎能坐视不理?”张良回应说:“当初陛下多次陷入危难,采纳了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安定,皇帝欣喜才要更换太子,这是涉及亲情的事,即使像我这样再多人也无济于事!”吕释之坚持说:“无论如何,您必须给我想个办法!”张良表示:“这涉及到内部的争端,可以通过巧妙的口舌之争来达到目的。皇帝曾有过招纳而未能得到的贤才,这其中有四位,即商山四皓,他们年纪已经很大,因为陛下的傲慢和欺人太甚,所以不愿为汉臣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皇帝偏偏钟情于这四位贤者,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高人。如果你们能够慷慨解囊,让太子亲自撰写一封谦恭且恳切的信函,并由安车和善辩的辩士坚决提出请求,相信他们应该会同意。待他们抵达后,应以盛情款待,让他们陪同太子一同入朝。这样一来,皇帝必然会对此事产生兴趣,届时你们就可以向皇上禀报。于是,吕释之派遣人携带太子亲笔信,以真诚谦卑的措辞和丰厚的礼物迎接这四位贤者。四人一到,即在吕释之的住所暂时寄居。

公元前196年,英布叛变汉朝,刘邦因生病而对战争感到厌倦,计划让太子亲率大军平定叛乱。四位贤者对视一言道:“我们此行是为了巩固太子的地位。太子亲率军队出征,恐怕会引发内乱!”于是,他们前去拜见吕释之,对他说:“太子亲率军队出征,有功反而可能危及他的地位;若无功而返,太子之位也许会受到威胁。再者,太子领导的军队都是随皇上征战的勇将,太子领导他们无异于羊引领狼群,必然难以发挥其全力。此次出征,太子恐怕难以立功。我们听闻,母亲对儿子的宠爱常表现在怀抱之间,而如今戚夫人夜以继日地陪伴皇上,刘如意也常常被皇上抱在膝上。皇上曾言‘我绝不会让不肖子居于爱子之上’,这明显显示出皇上有意改立太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务必请皇后告知皇帝,英布乃天下闻名的猛将,善于运筹帷幄。现有的士兵和将领都是陛下的老部下,若让太子来统率这支军队,犹如羊群面对狼群,必然会鼓舞英布的士气,助他向西发动进攻。尽管陛下现身体有恙,仍然坚持躺在辎车上监督军队,这样一来,各大将领也无不全力以赴。陛下如此辛苦己身,实为保全了妻子儿女的安危。”吕释之入宫见吕雉,吕雉依照“商山四皓”所述,向刘邦诉说心声,刘邦听后怒斥:“我早就知道这小子没用,还是老子亲自去吧!”于是,刘邦亲率军队出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邦成功击败英布后回到长安,但病情却日益加重,对更替太子的想法也愈发强烈。此时,张良前来劝谏,但未能改变刘邦的初衷。太常叔孙通以死相逼,刘邦无奈只得佯称答应。最终,“商山四皓”通过实际行动成功说服刘邦。一次宴会上,年逾八旬的“四皓”陪同太子刘盈出席,这让刘邦大为震惊,意识到太子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势力,再度更替太子可能引发政治动荡。随后,刘盈太子的地位逐渐稳固。

刘邦驾崩后不久,年仅16岁的刘盈继承了皇位。刘盈即位后,基本延续了父亲的政策,并得到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大臣的支持。在位期间,他未经历过大的风波,七年后辞世。

与民休息

刘盈登基后,萧何仍然担任相国职务,然而,汉初仍然延续了秦朝的政策,致力于国家的休养生息,从而保持了相对的安定。在汉惠帝二年,萧何因病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刘盈亲自前往相国府了解后事安排。当询问下一任相国人选时,刘盈提道:“您觉得曹参是否适合?”这个问题让萧何深感感动,他回应说:“陛下若愿让曹参为相,臣死后也可瞑目矣。”随着萧何的辞世,平阳侯曹参接任相国之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参执掌相国之职后,坚决清除那些虚华好大喜功的官员,只保留年长而言辞谨慎的人。他全力维护了由萧何制定的体制和法令,毫不作任何改变。曹参本人则每日沉浸在饮酒和欢乐之中,对政务漠不关心。一些人看不惯这种情况,想要进谏劝告,曹参却会邀请他们一同饮酒,一直持续到对方喝得酩酊大醉,无法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