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资本总是该死的,经济越下行,资本越该死。

✧ 资本的该死也大多以剥削的形式出现,要不就是搜刮(俗称割韭菜)大众的金钱,要不就是剥削大众的劳动力。但该死就该死在,资本大部分时候,是同时剥削:它既要搜刮大众的金钱,还要剥夺大众的劳动力,与此同时它还要你心悦诚服,要和资本共情并换位思考,不可以有怨言也不可以反抗——你看,该死的资本还试图驯化你。而坏消息是,大部分时候它驯化的很成功。

✧ 比如,5月16日,观众等了五年之久的《庆余年2》正式开播,该剧创下腾讯视频开播首日的历史最高记录,也是历史上最快进入爆款俱乐部的剧集。但与此同时,这部剧的广告与收费模式也确实让人恼火:据统计,开播前宣传的品牌就有26个。首更4集平均每集广告数多达9广,开头6个,中间穿插两个,结尾一个,仅次于《繁花》首更的10广。但广告时长却比后者多,在47分52秒的视频中,广告时长高达136秒,且会员无法跳过广告。如果仅仅是广告也就罢了,在《庆余年2》开播首日,平台便同步开启了SVIP,即在常规付费会员的基础上增加费用才能看到更多内容。除了《庆余年2》之外,近期在优酷,由井柏然等人主演的热剧《新生》也使用了SVIP。而“SVIP提前看”的模式被认为是“超前点播”的升级版,五年前,也就是《庆余年》热播时,就曾因“付费超前点播”服务,引发无数观众不满。2021年10月,优酷、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同一时间宣布取消剧集超前点播服务。虽然“超前点播”模式已下线,但诸如“大结局点映礼”、“SVIP提前看”等换汤不换药的把戏,说到底不过就是付费+付费+付费,平台一割到底的方式罢了。

✧比如,据今日澎湃新闻报道,北京8家出版社和上海出版经营管理协会代表上海46家出版单位发出了一份“联合声明告知函”。起因是618期间京东会进行累计8天全品种图书价保2-3折促销,而告知函内指出,“这是扰乱市场的单方面行为。史无前例的电商垄断对图书市场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比如,五一期间百度副总裁、公关部负责人璩静在短视频中表示:“公关这个行业就是需要24小时随时待命。”“我没有违反劳动法”“明明是你脑子有问题”“以你现在这个认知,任何一个大厂你都找不到工作”。

✧付了费也要看广告、付了费还要继续付费、以垄断低价破坏市场秩序、要求员工24小时待命且不可以有怨言——资本的天平,似乎永远在偏向利益,偏向少部分的利益。

✧ 第二次新闻评论公益写作,我们一起骂一骂资本,打不过、气不过,笔杆子上至少不能输,不仅不能输,还需要展现出新闻评论的「监督性」与「建设性」,保持理性,有理有据,用最文明的方式好好“骂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News Commentary.

Be Rational.

2024新闻评论公益练习✶

No.3/有理有据地批判✶

@TuTouSuo ™️

º本周的新闻评论练习就以《庆余年2》播出后的广告、SVIP争议为材料,让我们以「新闻评论」的方式,有理有据的分析资本错在了哪里、会带来什么影响、未来最好要怎么做。

º以下我将进行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演示,黑色正文构成一篇完整的、规范的评论员评论,同时也是一篇最符合新传考 研考场应试逻辑的评论;蓝色部分则是对评论内容的讲解。本篇推文我将从「如何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新闻评论如何避免情绪化」两个角度来讲解。本次练习大家可以继续试着模仿正文的格式规范、框架结构和语言风格,在模仿中不断进步。

º《庆余年2》付费争议:勿让”霸王条款”伤了观众与作品

º中心论点分析该事件核心都是批判平台存在的“过度广告”和“叠加收费”的现象,而这种现象带来的影响无非就是伤害了观众,影响了作品口碑,又破坏了市场秩序。

º两种中心论点的表达视角因此,本篇新闻评论只要围绕这一「批判平台」的视角展开即可,中心论点(标题)既可以是探讨平台资本带来的不良影响,如此「优秀作品不该被平台“霸王条款”拖累」「艺术让位于商业,观众权益何在?」「勿让商业逻辑凌驾于用户之上」;也可以是分析资本平台要如何做,诸如「影视平台还需回归“用户本位”」「只有尊重用户权益,平台才能走的长远」。

五年前大热剧集《庆余年》近期强势回归,一播出便以“霸榜”之势横扫各项数据榜单:不仅以1800万人预约刷新全网电视剧最高预约历史纪录,也在开播当日成为历史首个24小时内进入腾讯视频爆款俱乐部剧集。诚然,第一季的大爆和第二季极高的期待度赋予了《庆余年》无可匹敌的商业价值,但每集平均9个无法跳过的广告、满屏各式各样的弹窗广告以及SVIP付费之后再付费的机制也让《庆余年2》变成了一场资本的狂欢(事件分析)。此等“霸王条款”式的商业逻辑,既伤害了消费者,也让无数的好作品陷入“商业”的漩涡中而惹的一身腥。(中心论点)

*【事件+中心论点】式的开头段写法:过往两次评论我示范的都是「一段事件一段中心论点的两段式写法,由于本次事件较为简单,且容易分析,因此本次我示范了「事件+分析+中心论点」的一段式写法。在第一段中描述事件,并直接引出一句话的精简观点,这种写法比较适合事件较为简单,观点比较容易推导的评论——而本次我示范的就是这种写法,前半段为「事件描述」,将事件关键内容予以简要呈现,后半段为观点呈现,从事件的关键词推导出我的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定性)无论是大篇幅的广告插入,还是SVIP付费+付费的模式,实质上都是为了商业利益而罔顾消费者权益的“霸王条款”式行为。早在2021年10月,“爱奇艺《庆余年》超前点播案”便在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随后包括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在内的三大视频平台在微博发布声明称,将集体取消剧集超前点播服务,也同时取消会员可见的内容宣传贴片。然而“超前点播”虽是取消了,但“结局点映”和“SVIP”又再度出现,“套娃”式付费的逻辑没变,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式”的资本逻辑。诚然,广告与会员付费作为影视作品资金回笼的重要途径,在行业内部有着其合理性,在影视市场低迷的当下,像《庆余年2》这类制作规模宏大、成本高昂的作品中,寻找资金支持无可厚非——但“资金支持”如若变成了过度植入和套娃消费,那么本来的合理也变成了“不合理的霸王条款”了。

(分论点二:影响的浅层分析)诸如《庆余年2》以及其他影视作品的“霸王条款”的存在往小了说损害了消费者一时的利益也破坏了一部剧的口碑,但往大了说则反应了互联网平台垄断之常态,破坏了竞争秩序,也不利于行业良性发展。在整个市场中,平台方作为资源提供者与规则制定者,通过满足用户自身需求创造商业价值,再通过对条款的强制解释来“割韭菜”——这套盈利模式本质上是在侵犯用户的知情权与选择权,将平台与消费者天然放置在了不对等的位置之上,《庆余年2》只是个中缩影,实质上这早已成为整个影视剧行业的潜规则,也正是这层潜规则,始终于无形中不断试探消费者的底线。

不平等的供求关系、过度的广告、长期套娃”式内容付费,一系列操作的背后损害的不仅是用户的信任与二次购买热情,也是在损害“好作品”和“好内容”,更是在互联网盈利模式探索上与公众期待的“平等”“透明”“互惠”等理念背道而驰。平台的商业化与受众需求之间冲突越发深入,当观众注意力分散、情感共鸣削弱时,被反噬的剧集除了服务“金主爸爸”,还能否笼络住辛苦攒下的口碑就成了最大的问号。(分论点三:影响的深层分析)

(结尾,措施与升华)其实,近年出台的诸如《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中都对“中插广告”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但奈何法规的灰色地带仍存,换汤不换药的侥幸心理与巨大的商业价值远远凌驾于对消费者的尊重。因此,未来的影视行业不仅要继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可能消除“规则之漏洞”,还应当积极的探索出更多“合理的”“智慧的”,与“消费者共赢”的广告形式,实施更为精细与巧妙的植入方式,或是严格控制植入数量与时长——如此,才能留住消费者、保住口碑,又稳促行业发展。

以上 就是一篇完整的新闻评论,现在我再一次来梳理这篇新闻评论的框架结构,供大家参考:大家写新闻评论的时候,也可以先写出这样的草稿框架,再不断完善和填充其中的血肉,这样你的新闻评论逻辑和结构就会非常清晰和完整。

º中心论点:“霸王条款”式的商业逻辑,既伤害了消费者,也让无数的好作品陷入“商业”的漩涡中而惹的一身腥;

º分论点一定性:当前影视平台的诸多行为都是“霸王条款”

º分论点二浅层影响:霸王条款破坏秩序,不利于行业发展。

º分论点三深层影响:霸王条款最终会反噬平台本身。

º结尾意见:完善法规,同时平台也要积极探索更合理的盈利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新闻评论需要理性的表达

️ / TuTouSuo Monsters /

º主观,但理性的表达观点

普通新闻写作意味着需要新闻媒体中立的,真实的、客观的去呈现事实,即全面的描述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新闻评论则是站在事实陈述的基础上,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新闻事实带来的影响、以及我们可以如何理解这个新闻事实——是站在媒体立场上,对读者的态度、认知和行为进行引导的文体。

这也就意味着,客观性并非是新闻评论的准则,新闻评论写作是可以「不面面俱到」和「不客观」的,一些「个人观点」和「个人情绪」是可以融入新闻评论的表达中——但这种融入,不是直白的说出「资本该死」,更不是直接的呼吁「资本滚蛋」。

而是应当温和的、理性的、以小见大的说明——我们要如何看到这件事、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件事,我们要如何处理这件事。

而在一篇评论中,理性意味着你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立足点,你将围绕着你的立足点,谈谈你的看法,以此来影响他者——这个立足点就是「新闻评论的立论点」,如果没有确切的观点,那么评论就非常容易变成流于表面的「情绪发泄」,一味的强调「不满和批判」,忽略了「引导和意见」的呈现。 因此,在面对涉及到个人利益、存在一定情绪性讨论,或者政策性评论时,一般建议观点采用「原因分析」「意义分析」或者是「意见分析」。这样的三个论点,都可以让你的情绪逐步回归理性与冷静。

º成为狂欢中的一根倒刺

在明显负面的事件中,如果只是一味地呼吁、高声呐喊,出了让读者看到苍白的情绪和情感,其他毫无用处。评论员的价值与专业性在于,在明显的消极情绪之中引导大众去思考「该怎么办」,而不是跟着说「真讨厌」,做一个合格的T人,而不是F人。

思想上,评论员必须做一根倒刺。在众人陷于狂欢情绪之时理性地呼吁,在冷漠地彼此斥责、用理性当作攻击他人情感的武器时,强调人的情感的价值和重要性。就像我们始终要在资本之中,看到被伤害的消费者的感情,就像我们始终要引导资本重新尊重消费者一样,批判和建设性,始终是评论的两大根基。

☆ 每周一次,笔给你!!

️ / TuTouSuo Monsters /

✧5月21日评论练习:请就近期发生的「《庆余年2》大量广告和SVIP多重收费引争议」为主题,任选角度,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如何参与秃头所新闻评论公益批改:请于5月22日晚8点前将写成的评论文章以「附件(不接受邮件正文形式嗷)」形式提交至「monster_studio11@163.com」(秃头研究所的官方邮箱),负责批改的学长学姐将于本周日之前通过邮箱批改反馈1、3、6、9、12、15、18、21号投稿者的作业(共8名)。

✧下图为上周公益评论批改反馈:秃头所会对抽中的新闻评论进行非常细致的批改,手把手告诉大家「哪里出现了问题」「应该怎么修改」,并「示范正确表达」,期待大家来稿(请各位姐妹知悉:提交即意味着你同意你的新闻评论可能会被在后续推文中或者直播中,以【匿名】的方式作为范文,包括优秀范例或者问题范例来进行批改与讲解,期待你们的评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周新闻评论批改展示

ꕤ⋆⸝⸝Idealism

「逃离轨道 奔向旷野」

秃头所2025届全程班

以实用应试,寻找新的绿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届TTS春日实验企划 」

三门学科基础知识

传播/新闻/网传/理解新传学科

⸝⸝creat new world⸝⸝

「2025届TTS新传公开课 」

让想象力夺权

DON'T CRY!!RES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