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6月,杨虎城将军之孙,杨拯民之子杨瀚奉父亲遗命,远渡重洋来到了夏威夷,去看望一位耄耋老人。

这位老人与他的祖父有着深厚的渊源,说两人是战友也不为过,但没想到的是,当他敲开这位老人的大门,满怀期待说明来意以后,迎接他的却是对方冰冷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人只是礼节性的握了握手,然后平静的说“你好你好”,然后再无他言。杨瀚以为,对方只是和自己不熟悉,所以才会这样。

第二年,杨瀚又去拜访了老人,但对方依旧如此,除了礼节性的问候,对自己的祖父只字不提。这样的行为很不符合常理,直到最后杨瀚才想通了各中原由才慢慢释然。

临行前,杨瀚留下了一句话:他对过去不堪回首。

至此,一段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往事缓缓拉开了帷幕。

这位百岁老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国军将领张学良。

1936年,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国内迫切需要团结一致全面抗击外敌,蒋介石为了一己私利,不肯跟共产党合作。

此时,日本侵华的步调越来越快,势力从东北到华北,一路紧逼。

看着我国的疆土一步步被吞并,民族存亡危在旦夕,张学良几次向蒋介石进言,希望他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蒋介石非但不听,还指责他“剿共不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气急败坏的张学良回到了西安,向杨虎城说明事情的经过,杨虎城听后安慰了对方,并献上一计“挟天子以令诸侯”。

张学良听后,最终决定接受杨虎城的建议。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率领部队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目的就是逼他抗日。不仅如此,张学良还向他提出了改组国民政府、释放爱国人士等八项主张。

蒋介石没想到张会强硬至此,即恐惧又愤怒,拒绝实施八项主张,一副任凭处置的态度。

最后,由国共两方人员宋子文和周恩来以及其他各界人士的斡旋中,蒋介石最终答应了这些要求。

蒋介石只是口头答应,并以人格担保承诺的可靠性,就是不愿意在文件上签字。

事情到这里,似乎已经有了一个不错的结果,接下来的事情却让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起争执,以至于后面的结果让人唏嘘。

蒋介石答应以后,留还是放成了一个问题。

杨虎城认为,蒋介石为人毫无诚信,仅凭一个“人格担保”根本不值得相信,应该把他留在西安,直到他真正遵守承诺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认为,蒋介石已经作出承诺,再步步紧逼就说不过去了,毕竟他是国民党领袖,颜面还是要给的。

两人为各自的主张争论不休,最后杨虎城以大局为重,答应放蒋介石,也告诫张学良,千万不要前往南京,以免蒋介石事后报复。

张学良并没有听进去这个劝告,为了显示自己的诚意,亲自护送蒋介石为南京,然而这一送就是几十年。

到达南京以后,蒋介石立马变脸,将张学良抓了起来,先是经由军事法庭审判,然后再将他软禁起来。

杨虎城则被迫解除了军事权力,远走国外,身为一个心系祖国的中国人他依然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动态。

七七事变后,杨虎城秘密回国,想参与抗日活动,没想到却被蒋介石的特务发现,将他逮捕,软禁了12年。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结束之际,蒋介石在退守台湾之前下令将杨虎城一家秘密处决,只有老大杨拯民幸免于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本,张学良也在命令之内,是宋美龄等人的多次劝说下,才活了下来,一直被软禁,直到蒋介石父子全部逝世。

看到故人之孙,张学良或许还在耿耿于怀当年的决定,面对故人的惨死,张学良或许一生都抱着愧疚之情,他曾说:杨虎城是个好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好人,没有死在抗日的战场上,却倒在了政治的阴谋诡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