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三地联合举行签约揭牌发布活动,三地人社部门共同发布了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场景。截至4月底,三地共实现22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6.4万家医疗机构“一卡通结”……京津冀协同发展让三地“越走越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卡通行”拉近三地距离

“拿天津的社保卡在北京就医能实时报销,还能在北京的图书馆借书,社保卡不仅功能越来越强大,在京津冀使用也更加方便了。”邹女士是天津市武清区的一名职工,因从事销售工作,经常在京津冀三地往返。“跨省出差越来越‘无感’”,邹女士说。

推动实现社保卡一卡畅行京津冀,得益于十年来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的基调。去年年底,京津冀三地在石家庄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建设,共同编制京津冀“一卡通”应用的统一目录清单,推动京津冀区域内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实现一卡多用、区域通用

今年1月底,北京市也启动了第三代社保卡试点换发工作,在西城区、石景山区、怀柔区试点换发。与现有社保卡相比,第三代社保卡在技术和安全方面进行了优化升级,增加了国密算法和非接触功能。在保留原有的就医购药、自助查询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第三代社保卡还可作为身份凭证,凭卡办理人力社保领域的各项服务事项。

京津冀三地联合举办的签约揭牌发布活动中,三地人社部门介绍了协同发展的最新成果——截至4月底,京津冀三地共实现22项人社服务事项“一卡通办”、64000家医疗机构“一卡通结”、3909条交通线路“一卡通乘”、193家旅游景区“一卡通游”、23家博物馆“一卡通览”、171家图书馆“一卡通阅”……协同发展步入了加速推进的快车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聚焦6大事项推进协同合作

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是推动工作协调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在今年2月京津冀共同举办的人社协同发展工作推进活动中,三地人社部门负责人表示,将聚焦“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推动区域就业协同共享提质增效”“深化共建共享,推动区域人力资源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互联互通,推动实现社保卡一卡畅行京津冀”等6大事项,不断推动人社协同发展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

全面落实京津冀社保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结合三地市民对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化的需求,以旅游观光、文化体验为重点,持续拓展“一卡通”应用场景,实现持卡进博物馆、进公园。联合开发三地共享的应用场景电子地图,不断优化用卡体验,让社保卡在京津冀从“通用”到“好用”,让京津冀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此外,在社保领域,三地将坚持便捷高效方向,推动区域社保经办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从数据共享、社保转移接续等8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在经办流程上做减法,在服务方式上做加法,实现更多社保业务“同事同标、跨省通办”。有序做好疏解至雄安新区单位的社保经办服务工作,联合开展“一对一”社保专员服务,逐步实现社保经办无差别办理、便捷化服务。

人社协同发展成果丰硕

十年来,三地人社部门在人社部的指导下,深化对接合作,北京市先后在就业、社保、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领域与津冀签署31项合作协议,推动区域人社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让京津冀地区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便利和实惠。

2023年,三地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6场,共享招聘岗位信息30余万个。不断健全跨省劳务协作机制,推动人力资源在京津冀地区高效有序流动。三地推动劳务协作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京津冀鲁苏五省。联合举办京津冀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高管集训营暨京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成立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举办京津冀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发布实施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十年来,三地人社部门持续简化办事流程,方便群众办理社保业务,以社保服务互联互通持续提升京津冀地区群众获得感。三地参保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只需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即可实现。截至去年底,三地间累计转移接续31万人。

日前,京津冀社保部门还共同为协同社保帮办网点揭牌,三地首批推出8个网点,就灵活就业及城乡居民参保登记、享受养老及工商待遇资格认证等11项社保业务达成合作,让办事群众“少跑腿”“省时间”。

来源:北京劳动就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