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大促尚未正式拉开,苹果已在主流手机厂商中率先宣布降价,而且还是号称“史上最大降价”,以价换量意图明显,让不少果粉颇为尴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技边角料日前查询京东、天猫等苹果官方旗舰店发现,包括手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耳机和配件在内的所有产品都参与降价,最高降价幅将达2300元。

其中优惠力度最大的是iPhone,叠加官方立减和天猫券后,iPhone15和iPhone15 Plus起售价下调1400元,iPhone15 Pro起售价下调1900元,1TB版本的优惠力度达2300元,而iPhone15 Pro Max起售价下调了2050元,最高优惠2250元。

不仅是iPhone,苹果其他主要产品也基本都给出了明显的优惠幅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在各种优惠条件下,Apple Watch Series 9起售价降幅达700元,10.9英寸iPad和iPad mini的起售价均下调300元;M2/M3芯片的MacBook Air降价600元起;AirPods系列降价300元起;仍然在售的iPhone14系列和iPhone13系列,则分别降价至少1000元和900元,但近期推出新款iPad Pro等产品并没有参与降价。

眼下苹果的产品创新力提升有限,在中国市场销量不振,借助大促以价换量也是无奈之举。

据IDC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iPhone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近7%,排名从上季度的第一跌到第四,荣耀和华为出货量分别增长13%和110%。再看同期平板市场,在中国市场整体增长6.6%的情况下,iPad在华出货量大幅下滑超10%,而华为平板增长10.6%,连续第二季度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近两年来,苹果多次在中国市场进行降价,包括在节假日、新品发布后等特定时间,苹果均会推出促销活动,如打折、以旧换新补贴等,以刺激销量。

苹果也愈发依赖通过降价提振销量,例如去年618期间,iPhone14系列就曾迎来“史上最大降价”,随后的双十一期间,刚发布的iPhone15系列最高降价超1500元,帮助苹果成为该季度中国手机出货量第一。再比如今年3月,苹果曾短暂将iPhone15系列的起售价下调1000元,受此影响iPhone当月在华销量增长约12%,相比前两月明显反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降价就能提振销量,苹果这招看起来又轻松又管用。但对苹果这种支撑美股的科技公司来说,持续地依赖降价促销,显然是在饮鸩止渴。

观察近两年的消费电子市场,虽然整体经济环境有负面影响,但国产手机厂商还是尽可能地通过创新吸引消费者,生成式AI、美学、影像、卫星通信以及折叠屏等百花齐放的创新,让苹果千篇一律的外观造型和微创新显得没有多大意义。

彭博社日前发文称,苹果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竞赛中措手不及,如果该公司想迎头赶上,就需要改变策略。文章称以篮球比赛类比,制造更好的芯片和设备将帮助苹果锁定上篮和罚球。但如果想真正追上,就必须开始投三分球。这只能来自于以比以往更快的速度发布尖端的AI功能,并对其进行改进。

事实上,尽管手机市场早已成为红海,但只要厂商能拿出差异化的创新,不断解决消费者的痛点,还是能获得市场的青睐,华为Mate60,Pura70,小米14Pro等国产手机就是典型。

对于苹果现状,IDC认为虽不断进行调价促销,且iPhone15 Pro Max在春节期间为最畅销的机型,但是苹果面临竞品的挑战和压力日益增大,亟需从软硬件全方位升级创新来吸引消费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按苹果公司每年发布新款手机的节奏,iPhone 16有望于今年9月下旬发布。

iPhone 16系列是否配备快充,日前仍是未知数,各种爆料依然未提及此事,大概率还是传统的20W,也就是30分钟能够充50%的电。

纵观华为、小米、OPPO、努比亚、一加、realme等一大波国产手机早都配备65W-120W快充,最快8分钟左右就能充满100%电。

苹果1小时充满,和安卓8分钟充满的差距,如同遭遇降维打击,苹果产品力果真衰落到令果粉绝望的地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iPhone在华销售一直承压。苹果最新财报显示,一季度iPhone业务营收为459.63亿美元,同比下降10.46%。一季度苹果大中华区营收为163.7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178.12亿美元相比下降8.08%。

为此不少果粉呼吁苹果得振作起来,不然被市场抛弃之时,连声招呼都不会打,他们可不管苹果现在市值有多高,利润有多厚。

科技边角料发现日前流传出的各种关于iPhone16升级传言,主要围绕在屏幕、处理器、设计、影像系统等领域,如同挤牙膏式更新迭代,能否打动果粉换机潮,仍然是一个大问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花不常开,苹果在中国市场躺赢的好日子已经进入倒计时,逐渐失去吸引力。

市场调研机构TechInsights日前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厂商均为中国品牌,分别为OPPO(一加)、荣耀、华为、vivo、小米,而苹果以13.7%的市场份额跌出了前五名,加入“others”行列。

所以说苹果会慢慢衰落吗?如果从产品力上来看,可能性不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从财务上看,短期内又不太可能,毕竟苹果的利润和市值依然独占鳌头。

然而苹果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逐渐丧失科技竞争力,产品日趋平庸化,这对于以创新安身立命的苹果而言显然不是长期选项。现在财报看起来还算不错,也许更应该感谢竞争对手不够太努力吧。

如果苹果在华乃至全球市场只剩降价一条路,那注定走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