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老丁。

在由郭有才的蹿红引来各路“牛鬼蛇神”、“乱舞群魔”于菏泽南站“团建”后,今天有媒体对此发出怒吼:必须割掉危害孩子的这颗全民网红毒瘤!该家媒体颇有些语重心长、苦口婆心意味地说道:“清醒些吧:这一趋势正成为危害孩子成长的毒瘤。家长、学校和社会都应该行动起来,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让孩子们明白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或许是这一怒吼过于激起了大家的共鸣,有关话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的榜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随便翻翻各大网络平台上的短视频,如今这直播遍地甚至有如“蝗虫过境”一般的场景,又哪里只在一个菏泽南站呢?这其中甚至还有不可计数的靠极度卖丑、装疯卖傻博眼球、拼噱头的博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比如下面视频中的这位,一个老大不小的爷们唾沫四溅地嗷嗷喊“妈妈”,活脱脱像个醉汉或者说智障,让人感觉相当不适甚至作呕。在视频评论区里,留言的网民对他也几乎没有好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于此,媒体的这句“必须割掉危害孩子这颗全民网红毒瘤”,的确有某种程度上的醒脑和醍醐灌顶的作用。但问题是,那然后呢?或许有人说要不把网络直播一关了之吧,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今天,还有一个热搜叫做“多地提醒慎入网约车行业”。实际上,这已不是国内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第一次发布类似预警。去年5月,长沙、三亚、深圳、济南、东莞、温州等城市接连发布预警,指当地网约车接单量正在下降,市场运力已经接近饱和,提醒民众“理性做出从业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稍早前的今年2月,有关“外卖行业面临人员饱和”的话题也曾引起过不少的讨论。换言之,当送外卖、开网约车这种曾几何时就业的“避风港”或者说“底线”都已饱和的时候,这是否已足够映射出当下的就业形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能有人会说,这种饱和应归咎于一些人读书期间的不努力,所谓“不苦一阵子,就苦一辈子”。那如今教育的回报率又几何呢?可还记得,那个“十年寒窗苦,月薪五千五;一朝舞‘擦边’,收入秒乘五”的“准00后”律师“小冰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到“小冰心”,得,您看又绕回到直播上了。最近还有一篇刷屏的文章,叫做“小红书已经不能看了,全是离职博主”。您说,这离职或者更直白点说失业的人,怎么“转身”就成博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当今由直播引出的百般丑态,真的是直播这种技术或工具本身的错吗?若真的把网络直播一关了之,社会真的就此清净了,问题就此的就解决了,那些目前主要靠直播讨生活的人,真的就有更好的出路和更光明的未来了?

退一步说,直播至少还能让一些人存有一丝幻想的“泡沫”:说不定因为某一条视频、某一句话,自己就像“一起挖呀挖呀挖”的黄老师,甚至“10元手冲咖啡”的南京阿姨那样,莫名、不莫名地就一夜爆火暴富了呢?不要低估这“梦想”的作用,像是诗人北岛《波兰来客》前半句所写: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如果连这层“泡沫”都被戳破了,那或许就是诗的后半句了——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您说呢?